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徒步中虎跳 |
[游记]徒步中虎跳 |
2008-06-27 sina.com.cn |
D7(JUN.28) 德钦——中甸——松赞林寺——桥头——中虎跳——丽江 小李他们原订计划是出发的当天,也就是六月二十三日徒步中虎跳以及参观松赞林寺。由于当天下雨,徒步中虎跳会有危险,只好把上述两项行程改到今天进行。按来时的里程算,自德钦到中甸要开车六到七个小时,加上徒步三小时,参观松赞林寺一小时,时间不抓紧的话,我们无法完成全部行程。 中虎跳和松赞林寺早已列入我行程的计划之内,我同样因故仍未履行计划,能否将计划一一付诸实施,就看今天是否顺利了。 未到早上七点,我把行李拿到楼下大堂,等待人齐了出发。这时,大门上的铁链挂着锁,四周除我之外空无一人。等了好一会儿,其他人方珊珊来迟,旅店的工作人员睡眼惺忪地为我们打开大门,我们终于随着小杨师傅的车子出发了。 阳光照耀在我们前进的方向,今天的天气真好,好的天气给予我好的心情,并为我们行游顺利提供保证。 途经茶马古道重镇奔子栏的时候,我们停车吃早饭。四周转了一圈,我没能在一堆现代化的建筑当中发现能够显示当年茶马古道重镇的标志,只好把一农机站的牌子拍下来,以资记念。 澜沧江几乎与鹅卵石路同时出现的,路面颠簸产生的恍忽使澜沧江越发金光闪闪,令浑黄的江水顿觉滔滔,苍茫的雪山遥遥地若即若离地与我们相随着,仿佛,不忍与我们别离。 将近中甸,路旁多了一些艳丽的颜色。蓝的天,白的云,黄的油菜花,粉的紫的野花与高高耸立着的青稞架竞相斗艳,令我们忍不住叫停车子,不听小李的劝告越过木栅栏,闯进藏民的私人领地;走进田野,在田间来回奔跑,把美景拍下带走。 中午十二点多钟,我们抵达松赞林寺。 松赞林寺又称归化寺,位于中甸以北5公里的佛屏山下,是公元1679年五世达赖和清康熙皇帝敕建“十三林”之一。它不仅是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群落,还是川滇一带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被誉为“小布达拉宫”。 远处望去,松赞林寺有点布达拉宫的感觉,寺旁是喇嘛们居住的房屋,依山而建,层层叠叠,气势宏伟。红白黄相间的建筑依偎在大山的怀抱,左边的山上还用汉语和藏文书写着巨大的“松赞林寺”四个大字。阳光投射在建筑群上,金色的装饰反射出夺目的光芒,以至于让我产生了那就是佛光的幻觉,同时也令我感觉到自己的卑微。 在主殿内,我按照一个喇嘛的指引,自右向左在殿内轻轻地绕一个圈。四个像是一家人的男女藏民风尘赴赴地走进来,未及走近神龛他们已四体投地,一动不动地伏在地上,久久方起。大殿左右各有一排楼梯,我从左边的楼梯上去二楼。二楼供着三尊大佛,一个个栩栩如生,我把身上所有的零钱分别投进大佛面前的香油钱箱内,然后从右边楼梯离开。 在主殿入口处附近,我看到一个门上挂着“女士匆进”的小木牌,感觉很是纳闷。后来,我才了解到那是厨房重地,在喇嘛眼里,女人是脏的,不能玷污他们圣洁的厨房。在大力提倡男女平等的今天仍有这种情况出现,真是无稽之谈。 刚到中甸的时候,听说由于当成藏民与政府之间在松赞林寺门票收入方面有冲突,暂时不对外开放的消息,过了没几天,当我重返中甸的时候,松赞林寺的门票由十元上升为三十元。也许是这个原因,我所到的每一个殿堂都静幽幽的人迹难觅,就连喇嘛也见不到几个。我是喜静之人,安静的松赞林寺给我肃穆的感受,寺内壁画和酥油花强烈的色彩对比又呈现出一种喜庆的气氛。 离开松赞林寺,还没来得及吃午饭,我们又驱车匆匆赶往虎跳峡。 由于小李事先已经约好车子,在桥头镇换乘小面的以后,我们随着那辆车进入虎跳峡。开面的的师傅是本地人,他把小面的的窗户全部贴上深色的胶纸,我们一行六人无需买票就从售票处的工作人员面前溜进去了。路边有几处提醒行人注意塌方的标志,我也看见标志附近堆放着不少自山上滚落下来的石块。听说,前些天因下雨塌方,虎跳峡一度停止游人徒步。恰逢雨季,我们有缘一睹虎跳峡的风采已属万幸。 小面的在张老师客栈前停下来,小李称不舒服要留下来休息,让小和带我们四人徒步中虎跳。 自加入这个团队以后,小李小和小杨三个当地人轮换着生病,不是感冒发烧就是胃痛,我们为自己准备的感冒药几乎被他们吃光了,我们这几个外地人都身体好好的什么事也没有,这种现象真是很奇怪。也许是玩得正在兴头上,身份方面的不适也被我们忽略了。 离开张老师客栈不远,一大妈拦住我们,收取每人十元的过路费。她说,小路是张老师开辟并维护的,所以要收费。我曾经在网上多次看到游记中发泄对张老师坐地收取游客的钱的不满的报道,要徒步中虎跳,只能走这一条小路,除非在张老师家客栈住宿,否则,十元的买路钱是免不了的。为人师表的张老师拦路收钱,再怎么解释也有损其为人师表的形象,什么理由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小路很窄,除几处陡峭处用铁链子拦起来以外,基本没怎么大的修缉。在一些曾经塌方过的地方,有标志牌提醒。连续走了几天的山路,每走一步,我都感觉来自脚和腿的酸痛,在一些稍为陡峭的地方,我不得不手脚并用,样子真的很难看。想到这将是此行最后一次徒步的经历,再艰难也得咬牙坚持。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随父母从下面往上行走,在我们的称赞声中,女孩的速度加快了。小孩子都能走上来的路,成人的我更容易应付,我又抖搂精神继续向前行进。 顺着小和指引的方向,我又一次看到几年前曾经见到过的玉龙雪山。过度开发的雪山现在已经没有皑皑的白雪,只留下黝黑的山体以及绿色的植物覆盖在山的表面,空留“雪山”的称号给人们以无限的遐想。 山底下的金沙江水泛着浓浓的黄,波涛汹涌的江水不停地涮洗着江中一块巨石,小和告诉我们,那就是虎跳石。我曾经记得在网上看到过游人从上虎跳拍下的也称为虎跳石的巨石,很明显,此石非彼石,我不清楚哪一块才是真的。说是虎跳,观其如一只随时向前跳跃的青蛙形态,我感觉倒不如说是蛙跳石更为形象。 我们行进的左上方有一条洁白的小溪流飞速向江边坠落,如一条细长而又洁白的哈达自天上漫妙婀娜地向下飘洒,汇入浑浊的金沙江不见影踪。溪水冰凉清澈,我猜想应该是雪水融化而成。极目远眺,雪山不见,何来这冰凉清冽的溪水呢?我不禁好生纳闷,百思不得其解。 走到金沙江边,伫立在岸边的礁石上,不尽江水滚滚向前,令我感受到金沙江水的澎湃,同时也感觉到自己渺小。 在江边休息了一会儿,小和催促我们沿原路返回。网上不是说途步中虎跳要路过天梯吗?不是说有著名的TINA‘S和HALF 由于没吃午饭,我们把午饭和晚饭合在一起吃了。小李带我们到桥头镇农贸集市内的饭店吃烧鲤鱼。鲤鱼做好后用脸盆盛出来,除了鱼之外,脸盆里还有很面的土豆。诺大的一盆鱼很快被我们吃光,味道真不错。 在返回丽江的路上,我们一遍又一遍合唱拉萨酒吧和卓玛,仿佛,我们再一次行走在雨崩清新翠绿的森林间、山道上。 车子在黑暗的路上行驶许久,忽然,我们眼前一亮,一片红红绿绿的灯光在我们前方闪烁,大有在灯火栅阑处惊回首的意外。那是美丽的丽江在向我们招唤。 肩背沉重的行囊,我们跟随小李在丽江古城的石板街上穿行。已过晚间十点,街上的灯正红酒正绿人正旺。在车上,我们四个人已经定下来到小李的亲戚开的百岁坊客栈居住。然而,当我们抵达客栈才被告知只剩一间房间。我和华不得不被他们带到附近的阳光客栈住宿。 与百岁坊客栈一样,阳光客栈是一座典型的纳西小院。后者比前者要大,我不免庆幸幸而那边客满。开阔的空间总会为我带来舒适的感受。 上述两家客栈都有电脑上网,在百岁坊看过华拍的片片之后,我返回阳光客栈上网与多日未联系的朋友聊天。由于忘记带DC和数码伴侣的数据线,我拍的片片质量如何无从考究,为我带来一些遗憾。 阳光客栈的客房铺了木地板,尽管小了一些,居住环境还算安静,弥补了空间的不足。 小李的亲戚已经帮我预订了明天前往泸沽湖的来回车票,据说通往泸沽湖的路不太好走,为避免晕车,我上网的时间不长就回房休息去了。 丽江是热闹的,我却在闹市中的僻静之处安然入睡。 友情提示: 1、我曾经听藏地的人说,找当地的藏民可带人逃票进松赞林寺。 2、从桥头镇包小面的可逃票进虎跳峡,每一部车80元,可搭载6-8人。 3、丽江古城内的客栈很多,套房价格多是50元,除非长假,不必为住宿担忧。 4、在桥头拍风情时,切忌不要随便拍彝族人,他们非但不合作,还会漫天要价。我只拍到一个彝族妇女的背影,她发觉后与同伴大声嚷嚷着向我讨钱,至今我仍记得当时她双眼露出的凶光。在云南我遇到不少少数民族,无论是当地人还是外地人都不喜欢彝族人,原因是什么不说也能猜到。 消费: 可乐 3元 住宿 50元 泸沽湖往返车票 120元 共173元 传说中的茶马重镇——奔子栏。 曾经以为油茶花仅仅灿烂在春季,我未曾想到夏季也会有。那触目惊心的黄色吸引着我不顾向导的告诫,越过栅栏,向油菜花零距离地接触。 蓝的天,白的云,青的山,黄的粉的白的花,还有那高耸的青稞架,哦,这就是香格里拉。 松赞林寺的这一道坡度陡的梯级在许多初抵中甸刚刚有过高反的人眼里还是有一定的攀登难度,由于有了雨崩徒步的经历,这数十极石梯于我已是易如反掌轻而易举了。 拾级而上,右边有几座神殿。 似曾相识的帘幕,这是藏寺院常见的。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86d4f01000765.html31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