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范蠡湖旅游范蠡湖介绍范蠡湖游记范蠡湖评论范蠡湖. |
[游记]范蠡湖旅游范蠡湖介绍范蠡湖游记范蠡湖评论范蠡湖. |
2008-06-10 luopan.com |
详情 游记 评论 范蠡湖位于嘉兴环城南路,二号桥附近,嘉兴一中的西邻(现嘉兴三中)。原湖面宽阔,有人考证南湖原也为其一角,后因筑城而成为一小湖泊。目前湖长100米,宽15米,占地5351平方米。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范蠡与西施委婉动人的故事,就是吴越春秋的副产品。 西施,姓施,春秋末越国苎萝人(今浙江诸暨人),本名施夷光,也名先施。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欲献美女给吴王,以乱其国政。于是越王便把得到的美女西施,郑旦装扮起来,用时三年教习举止,歌舞,吴国风俗,派范蠡把她们献给吴王,吴王果然被女色迷惑而不顾国事,最终被越国所灭。 据考,越王勾践复国灭吴之后,说西施乃亡国之妇,命人沉于江底。但民间却大量流传西施随范蠡泛游五湖的故事。 范蠡,春秋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字少伯。越国大臣,著名政治家。范蠡侍奉越王勾践,尽其全力和越王一起共商救国之策有二十几年,终于灭吴雪耻,又北上征服齐,晋,使越王勾践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在被封为上将军回返越国之后,范蠡由于深知勾践刻薄寡思,只可共患难,而难以同富贵,于是携家人离开了越国。 范蠡和西施为实现雪耻复国大计,忍辱负重,深入虎穴。去国途中,西施因病暂居 (嘉兴)南湖边。她以身许国的精神感动了百姓,纷纷献上莲心羹为其治病,留下了西施品果学绣的故事。 灭吴复国后,范蠡为避越王迫害,偕西施重来故地,在湖边隐居,西施每日妆后,将脂水倾入湖中,湖水染为胭脂色,湖里螺蛳吃了脂粉水,变成了五彩螺。后范蠡,西施由此发悼,泛游五湖。 后人寄托思念,将此湖叫做范蠡湖,又在湖边建起西施妆台。晨光熹微或月白风清之时,坐在台边向下凝视,似可看到西施色彩斑斓的裾,正随着湖水轻盈地摇曳,浮动。 范蠡湖还有西施冢之称,相传西施死于此,墓葬湖中。湖西北岸筑有水轩一座,即西施妆台,为歇山顶抬梁式建筑,内原有范蠡和西施塑像。妆台北面墙中有“少伯祠”白玉石匾一块,系清光绪八年(1882年)夏立,妆台东侧湖上有西施石雕像及“沉鱼”二字。范蠡湖历史悠久,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状元姚颖匾湖畔,名“景范庐”,明代其地筑有祠宇,称范蠡湖。范蠡湖多石刻,在妆台北立面上,有文徵明手书“浮碧”、两字石刻,外墙上有明车大任所书“放生池”,池郭所书“陶朱公里”等石碑。另外,还有清乾隆时钱陈群所作《重建金明寺碑记》及王蘧常,谭建丞,张振维等名家墨迹。
|
转自:http://www.luopan.com/t/zh_CN/314000L000028.html37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