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丽江古城会合了之前联系的Z,马上赶往桥头镇(即后来改称为虎跳峡镇的)。简单的午餐后13:30踏上路程。 Z据说此行目的就是为验证自己是否已成为合乎资格的真正的“驴”,他的主要任务是要到德钦,瞻仰“日照金山”,徒步经四川的稻城,到真正的“香格里拉”亚丁去。虎跳峡的徒步只是他的热身而已了。 拒绝了小巴的引诱------通常会告诉你还有很远的路才能上山,呵呵!咱是干什么来的,就为踩路来的,不尽量多的把咱的脚印烙在虎跳峡的路上,又怎么能甘心?统一了意见,我们马不停蹄的向前奔去。 幸运的买到了优惠票。路上碰上了两位归家的老乡,很朴实的老农,肩上跳着行李,方言很重,但是尚能沟通。17公里的山路从此开始。沿路经过的民居看来简陋、陈旧,Z好奇的问,家里有电话没有?老农咧嘴笑了,露出缺失的门齿,答道“有手机了”。呵呵!看来是我们多虑了,旅游带动经济,当地老乡的生活原来也并不如看上去的贫苦。 告别了老乡,我们继续前行。乡村小学简陋的篮球架下,有三个小朋友在投篮。Z据说是篮球高手,手痒痒了。走近了才知道那球是漏气的,篮球架也是为小朋友们特制的,Z缠着我要帮他照张站着“挂篮”的照片,呵呵!完了,还意兴阑珊的领着小朋友们踢起了篮球。 穿越了村庄,真真正正的走上了“哈巴小道”,开始看到了写在路边石头上的第一条红色路标“HALFWAY****M”。 云南十八怪之一,山路。真正的领悟就是实实在在的走在云南的山路上。上坡,拐个弯,还是上坡,再拐个弯,也还是上坡,好象永远都在走上坡的路。呼吸开始急促了,双腿越来越沉重了,汗流浃背了,原来的欢声笑语简化到了偶尔的一两声互相鼓励“加油”、“坚持”。“驴”就是需要这样的考验,可是我并没雄心壮志要做“驴”的呀!但看着前面的身影,也只能咬咬牙继续前进。 Z体贴的带了在玉龙雪山脚买的登山杖,据说是特为我准备的。我毫不客气的拽了过来,啊!真幸福啊!三条腿走山路原来这么轻松呢!我爱你啊,登山杖!你使我有足够的勇气拒绝了路上那些可爱的云南小马。 最最艰难的时候终于过去了,我们终于在五点到达了“28道拐”。在“虎跳峡”的牌子前留影。自高而下,看到了最壮观的虎跳峡,山水撞击间,峡谷的风吹卷了我们的身体,吹卷了我们的心灵。体会大自然的最神奇的力量,我们陶醉了,醉在这山水画中了。 天色越来越黑,也许是离雪山更近了,山间的雾气更浓了,甚至间或下起了小雨。Z拿出了他的头灯和手电,痛苦的发现头灯没电了,备用电池也没带。 唯一的手电拿在我的手里,我们深一步浅一步的继续前行,夜色朦胧了前路,也隐藏了我们的路标。好艰难的等待后又见到可爱的路标了,红色路标“HALFWAY前行250米”。紧张了好久的心情终于可以开始放松了,250米,呵呵!要怎样来冲刺呢? 走过了泥泞,走过了碎石堆,我们借着月光沿着曲径摸索着。半小时过去了,这250米怎么还没走完呢?终于前面山回路转转出了一排民居,其中一间挂着很显眼的红灯笼。一定就是HALFWAY了!我兴奋的叫了起来。Z还拿出数码照了,说,可惜太黑了。 抖擞精神,我们向前飞奔。15分钟过去了,怎么前路还是黑乎乎的,没有一点建筑物的痕迹。倒是在路面下的山腰处有灯火,甚至还有红灯。难道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HALFWAY?虽然距离很远,但怎么看怎么象村庄。而且方向也不对,怎么可能跑到我们一直走的路面下了?该怎么办?继续往前走?已经是晚上的八点了,再往前走,前面会是什么地方?要走到什么时候才会再有人家?“HALFWAY你在哪里?”Z的回音在山谷中荡漾。我们迷茫的呆在了路边。 突然发现山腰那灯火阑珊处有手电的闪烁,Z兴奋的奔起来,“这是国际通用的拯救信号,一定是HALFWAY的人。”他镇定的闪烁着我们的手电。手电的闪烁越来越多,从远处慢慢向我们的方向聚集。多么美妙的时刻,温暖着我们的,只是那小小的手电的闪烁,有这么多的热心的人关心我们呢!感谢仁慈! 有一个手电的闪烁离我们越来越近,甚至听到了救援者的声音,乡音很重,“你们不要走开,这路不好走,我要费点工夫才能爬上来。”看来是当地的老乡,我们还是错了。“不麻烦您这么辛苦爬上来了。请问这是HALFWAY吗?我们要到那去,还要走多久?”Z问。隐隐约约的回答没能听清楚,只能等她上来了。 果然是当地的老乡,她告诉我们HALFWAY还在前头,但不远了,她可以领我们去。我们还怎好意思要麻烦老乡呢,刚才我们的求救声已经惊动了他们村的很多人。 婉谢了老乡的盛情带路,我们继续前行。路边有两父子,气喘吁吁的等我们,父亲坚持要让小孩为我们带路。明知道他是故意把路说得特别难走,我们还是明确了一下他的要求-----方便的话给小孩1-2元的带路费。 农家的小孩有问必答,家里小孩多,姐姐已经辍学在家了,他的目标也就是小学毕业。我们都是在学校工作的,感触特别深,山里的孩子真苦,连最基本的9年义务教育都不能享受。Z掏出10元,看看我,我点头。 千呼万唤始出来,这就是我们的天堂客栈“HALFWAY”了,从窗户往里看去,昏暗的灯光下有几个小妹在烧火、洗菜,再普通不过的农家。“这真是HALFWAY吗?”我们迟疑着,“进来吧。”有个结实的小伙招呼着我们,“这就是HALFWAY。”小妹打开门。 真的就是了。有几个先行者在烤火,转出庭院里,很热闹的围坐着一伙老外,房内有几张方桌,有三三两两的随意的进餐。时间是晚上八点半,真正的感觉到了累,还有饿。 邻桌的俩东北小伙和俩台湾姑娘,是在中甸机场碰到的,他们从中虎跳走下来,方向刚好和我们相反,据说是“国产驴”喜欢的路。而我们走的是“老外驴”喜欢的,因为上坡路为主,特别累。我蹬了蹬麻木的双腿,唉!我怎么就摊上个要摆资格的“新驴”了呢?不过,看来我是经受住考验了,虽然我没有什么宏伟目标,但是至少我没被这“驴”落下呢!好值得骄傲啊!哈哈! 早上看到了网上著名的“天下第一厕”,推开简陋的木门,迎面扑来的就是雪山的清新,它就那样自然的展现在我的眼前,没有任何的矫作,不加修饰,令人心旷神怡,真爽! 1小时后我们到了大路上,没有正确的路标,居然往下虎跳走了,当地的老乡冷眼相向,只因为我们拒绝了他们带路的要求。我们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走了3小时仍找不到“虎跳石”后,被虎跳峡的阳光晒得头晕的我们好容易才截了辆小巴,以30元的价钱回桥头。路上看到了我们苦苦寻觅的“张老师小道”的招牌。 第一次告别了虎跳峡,带着遗憾。 在回丽江的车上,Z很兴奋,终于拍到了云南的彩云。 车很颠,最厉害的一次重重的把Z抛物线的摔到前面,睡的昏昏沉沉的我下意识的拉住了他的衣服,恍惚间看见地毯上的灰尘都浮起来了,弥漫整个车厢。 ------------ 我爱蓝天白云, 我爱碧水银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