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云上的日子:虎跳峡

[游记]云上的日子:虎跳峡

2008-06-10    live.com

5月20日

虎跳峡

对于虎跳峡我想到的第一个场景就是背包客在峡谷中的徒步。这个位列于世界十大峡谷之一的虎跳峡,处于被高大的哈巴雪山和玉龙雪山连绵不断的山峰挤压着的金沙江上,最高海拔高差有3900多米,很多年以前就已经是外国驴友热衷的徒步圣地了。而我不甘心象其他游人一样只是在上虎跳看一眼虎跳石就心满意足得算是到过虎跳峡了,我想亲身体验一下在别人游记中反复提到过的张老师小路、天梯,想亲眼看看在中虎跳才能看到的“满天星”、“滑石板”,幸亏我找的这家旅行社专门接待我这样有点“自虐”倾向的游客,去泸沽湖前我向他们表达了想去虎跳峡徒步游的意向,在我回丽江之前,旅行社就传来了好消息,说是已经凑齐了人数,只等着开拨行军了。

早上我和台北男来到旅行社集合,看到我们的旅伴有一对来自青岛的新婚夫妇,一对忘记了是来自哪里的夫妇带着他们刚上高中的女儿,还有一位在香港大学任教的加拿大人,看来象我一样喜欢走路的国人还是大有人在的呀。

人一到齐我们就出发了,我们第一站先到达了拉市海。海就是湖泊,拉市海是地名,但这里的确有一个围绕着湖泊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据说这里是众多鸟类栖息的地方。可是我们来的这个季节这个时间,小鸟一只也没看到,只有几匹供游人骑的马在湿地的滩涂上闲遛着。我们也在湿地上走了走,远处寂寂的山脉和眼前孤单的湖面,还有不知道为什么吹的让人有些寒意的冷风,打消了我们在这里逗留的兴致,于是很快就驱车达到了下一个景点:长江第一弯。

第一弯位于石鼓镇,奔腾而下的长江被江边的山崖阻挡,不得不急转180度,形成一个V形的大弯折向而行。因为要绕路,司机并没有把我们送到观赏的最佳地点,而是在行进途中找一处可以看见第一弯的高地。这样远远望去,只能看见那V形大转弯的一点顶端,可真是大打折扣。

中午时分我们到了桥头虎跳峡镇,在这里吃中饭,准备着进入虎跳峡,上午的行程让人有些失望,我只能期望之后的游程能带来一些新意。

匆匆吃完中饭,我们进入虎跳峡,首先来到了上虎跳峡口。我们背靠着哈巴雪山,江对面的是玉龙雪山,金沙江在这里被两大雪山挟持的只有30米宽,是整个峡谷中最窄的一段,江水怒号着奔腾而下,偏偏又被江心中的一块三角形的巨石阻挡,翻卷起滔天的浪花,发出阵阵虎哮般的轰鸣,形成壮观景象。那雄距的巨石就是大名鼎鼎的虎跳石。其实在上、中、下虎跳峡里都有各自的虎跳石,我们现在看到的也可以说是上虎跳石。

我们没有从上虎跳就开始徒步,而是先驱车到了中虎跳的TINA’S客栈,稍做休憩后就开始了今天的徒步。

从TINA’S我们直接下到了张老师小路,从这里一路都是下山的路程,山体上砾石很多,很容易打滑,幸好我脚上穿的这双上海产的火炬牌运动鞋的抓力很好,让我可以很轻松的向下行进。我们下了1000多米(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这么高,导游说的,但真的下了快1个小时)终于到达了江边,途中有路过一处瀑布,走的已经有些筋疲力尽,满脸通红的我们纷纷在瀑布边纳凉。

在峡谷底的江边,我终于看到了“满天星”。这里的江水相比上虎跳的江水下降了近百米,江中礁石林立,激荡的江水在礁石中左冲右撞,被礁石撞的回奔,形成了江水跳跃倒流的奇特景观。有人说“满天星”是指这江中密布的礁石,我倒认为应该是指在这礁石中反复跳跃的江水形成的景象。江边有一块可以攀登的巨石,站在上面看到的是金沙江夺路狂奔、卷起千层浪的威力。

我们沿着山体上裸露的栈道继续前行,摇弋的栈道只有半米宽,紧贴着哈巴雪山山脉的半山腰,脚外就是狂涛拍岸的金沙江。不过我们都没有惧意,一心想着能快点到达天梯。在栈道的尽头我们回头张望,此时两座雪山看起来挨得是如此的近,以至于只留下一条缝,这就是“一线天”了。

我们从栈道折回了一段路,来到了一个中转站,看到路边的指示牌上标示着这上边就是天梯了。中转站房屋的一面墙壁上贴满了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的游客留下的纸条,这些纸条上有的写着来到者的姓名和对虎跳峡美景的称赞,有的写着对自己或亲朋好友的美好的祝福,有的人甚至就将自己的名片贴在了上面,这满墙的纸片给这个中转站带来了一道奇特的风景。

欣赏过“纸墙”的艺术,我们按照路标来到了天梯。天梯有两条路,一条是依附着山体修建的垂直的铁梯,另一条是石阶很高的山路。选择第一条路可以节省一些时间,但需要很大的胆量,因为这是一段很长的垂直距离;选择第二条路相对是安全了,但因为石阶跨度大,路又沿着山体有弯折,很消耗体力。

来到天梯我当然希望可以能攀爬它,但那似乎一望无际的高度让我有些望而却步。同行的两个导游中有一个皮肤黑黝黝的彝族少年,一直是身手敏捷、精力充沛的状态,只见他来到天梯前,不假思索毫不犹豫的噌噌噌得就爬上去了几米高。我也跃跃欲试,打算爬上去一段体验一下就下来,结果脚一蹬上铁梯上的栏杆就欲罢不能了,索性就一直向上爬,台北男也跟在我后面开始攀爬。谁知爬了十几分钟时候还没有到头,我已经开始手软脚软了,也不敢往下看自己究竟爬了有多高,前面的彝族少年爬的飞快,让我有种没有依靠的安全感,只好不停的叫他慢点慢点,这时我觉得自己的心从来没有跳的这样快过,手脚已经没有感觉了,只是在机械的移动着,脑子里也一片空白,不知道该想些什么。突然,上面的彝族少年没了踪影,我正不知所措的时候,他从不远的高处探出了头来,原来这天梯终于到头了。

爬过了天梯,虽然我对自己的佩服又加深了一层,但我还是没有勇气回头看看自己到底爬了多少高度,就匆匆跟随着彝族少年沿着山路继续向上爬。可能是经过了天梯的考验,我的勇气倍增,好胜心也上来了,什么气喘嘘嘘、脚酸体乏都被我抛在脑后,一门心思就是想第一个爬上山顶。众望所归,我终于第一个到达了山顶,望着对面江岸上环锁的峭壁,看着山上还在移动着的我的团友,我不由得发出感言:“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我的亲朋好友,尤其要感谢的是我脚上的这双火炬牌运动鞋,如果不是有他们的支持,今天,我不会成功的第一个登顶,谢谢大家。”哈哈,纯属解乏的笑谈。

我们爬上来的地方有一处房屋,有两位彝族老妇人住在里面,可能是经常见到有游客狼狈不堪的从山下爬上来,她们见到我们并不吃惊,还好心的招呼我们洗把脸休息一下。当我依着房屋的柱子休息的时候,看到有一个背包的男生走了过了,他停下来向我们问路,得知他是今天早上从上虎跳一直走到现在的,我们告诉他沿着碎石公路走会错过很多东西的,要向我们这样从张老师小路走到天梯才能看到美景,而现在已经是下午6点左右了,我们花了将近5个小时才走完了这段路程,所以我们建议男生先休息一个晚上再走,但男生坚持要继续走下去,表示感谢之后就顺着我们爬上来的路下山了。

人都爬了上来之后,我们沿着碎石公路回TINA’S,路不远也平坦,但我总算知道一个人到达极限是什么感觉了,超量运动之后的综合症已经开始侵袭我的身体,回去的路上,我只能不断得哼着歌来调动自己仅剩的体力,终于坚持到了客栈,我没有力气吃晚饭,嘱咐了导游等人不要来打扰我,就回房间找张床摆放我那不知道还是不是我自己的身体了。

经过了一夜的休息,早上起来的时候我感觉自己体力恢复的差不多了,今天还要徒步5、6个小时。

早上8点从客栈出发向下虎跳走,我们很快就到达了坐落在山坡上的一个小村庄,因为这里房前屋后都种植着粗大的核桃树,所以这个村庄就叫做核桃圆村。山坡上的公路边有一家著名的客栈,现在我已经忘记了客栈的名字,但这个客栈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这里有一个让人称颂的爱情故事:一位外国女游客在虎跳峡旅游的时候住在了这家客栈,客栈老板的细心体贴让她感动不已,结束在虎跳峡的游览后,她并没有离开,而是留了下来做了客栈的老板娘。现在有很多游客会慕名到这家客栈投宿,美名其曰是为了尝尝这里老板娘做的正宗的巧克力蛋糕,实际都是想亲眼看看这段跨国的爱情故事。我们的台北男就对此颇为着迷,看到客栈之后就冲了上去想见见老板娘本人,可惜我们只看到了一些外国游客,客栈的服务员说很不凑巧,老板娘正好到镇上去采购了。

看得到看不到老板娘我们都要继续往下走,事有凑巧,昨天我们在彝族老妇人的房子前遇到的那个男生正好从公路边的一家客栈走了出来,于是我们就邀请他和我们一起徒步。攀谈的时候才知道这个男生也是上海的,青浦人,今年刚刚大学毕业,已经在青浦的一家银行找到了工作,准备在投入社会之前好好游览一些祖国的大好河山,来虎跳峡之前,他已经在四川的四姑娘山那走过一圈了。不过他接下来的话差点让我噎住,他说昨天遇到我们的时候,大概是我因为时间太晚,曾经劝过他不如先找个客栈住一晚,结果他的警惕心让他以为我大概是我们当时所在房屋(客栈)的老板娘,好心的相劝不过是在拉生意。我晕,我承认我当时的样子是有些不堪,但也不过就是头发凌乱,浑身尘土,满脸通红而已,怎么也不至于会被想象成为客栈老板娘吧,我哭笑不得。算了,看他还是小孩子,原谅他了。

在村里我们还遇到一只蛮可爱的小土狗,一看见我们就凑进前来,我好心喂了它一颗从上海带来的来伊份的肉枣,结果它就开始一直跟着我们了。

我们接着走了大约3公里,就看见原来陡峭的山坡上,出现了一大片巨型石板,石板光滑平直的就好象被打磨过一般,从哈巴雪山的半山腰一直延伸到峡底。“滑石板”是这段险路的名称,从这里开始,我们就进入下虎跳了。

下虎跳这里没有象张老师小路这样的道路可以通到峡底的江边,也没有天梯这样考验人胆量和耐力的惊险通道,只有漫长的碎石公路,聊以慰寄的只有两边玉龙和哈巴雪山高插云端的山峰,峡谷里奔腾千里的金沙江,偶尔也会有一群山羊出现在江边的山坡上。

下虎跳应该是虎跳峡三段路程中最长的一段吧,不记得问了导游多少次还有多久才能到,也不记得反复涂了几遍防晒霜,中午12点之后我放弃了问还有多久,坚持吧。这时,我们远远得看到峡谷外云层下有一处高高的平原,也可以看到平原上有很多的房屋,规模应该是一个镇子了。这个镇子离云端是这样的近,不知道能不能算得上是海拔最高的镇呢。我们在这里狠心赶走了一直跟着我们的小土狗,毕竟我们要去的地方不是它的家。

走着走着,导游指示我们可以往峡谷下走了,原来我们已经快到老渡口了,只是下到老渡口也是一段很长的距离,无论如何,我们终于在渡口乘上了渡船。本以为下了船就可以到大具了,结果又是一番上下求索的攀爬,无所谓了,已经走了这么多路,也不在乎这最后的一点艰辛了。

终于终于终于我们到达了漂漂客栈,这里也是大具的客运中心,每天只有两班车往返丽江。在客栈里我们忙着喝水点吃的,虎跳峡的徒步到这里就结束了。

回丽江的路上,我们还去游览了一下玉龙雪山的主蜂半山腰间的高山草甸——牦牛坪。坐了牦牛坪索道上到了海拔3700米的高处,并没有特别的高山反映,听导游说7、8月份的时候,这里会开满漫山遍野的野花,还有成群的牦牛被散放在坪上。我们上得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5点了,天虽然没黑但开始下起晰晰的冷雨,我们沿着坪上修筑的专供游人行走的木栈道走了很久,除了路上的一间藏传寺院之外就没有看到任何能引起我们注意的东西了。这时台北男的幽默细胞开始发挥了,他戏称这个时间牦牛大概已经下班回家了,我们当然就看不到它们了。谁知又走了没多久,就看到几只牦牛零散的分布在栈道边的草地上,台北男又说了,这些不是加班就是上晚班的牦牛。这种阴雨的天气里,即使是在距离玉龙雪山这么近的牦牛坪,也无法一睹雪山的如腾空于高原上的白龙般的奇景,也只有这几只牦牛可以看了。牦牛看见有人来,并无惧意,而是纷纷朝我们凑近,隔着栈道边的栏杆看了看我们,嗅了嗅我们,大概觉得我们也没什么特别的,就又纷纷扭头各自散开,该干吗干吗去了。台北男和高中女孩的老爸又往前走,翻过了一坐山坡想看看有什么其他的东西,回来的时候,他象模象样的说,山坡后面有一棵大树,树上挂有一个考勤钟,那些牦牛正都衔着考勤卡在排队打卡等下班呢。他的这些幽默语言着实让我们开心了很久。

下了牦牛坪,我们又顺道去了也属于玉龙雪山景区的白水台,这里的景象实际上人工的,就是在一个小水库的水面上修建了层递的圆弧型梯田,水顺着这些“梯田”流下来的感觉还真的很美,但仔细想想,这样的“梯田”湖在九寨沟和黄龙景区里多不胜数。晚上回到丽江吃过晚饭后,我们不由自主的又来到了科贡坊,里面的女服务员禁不住我的左请右求,脱下她的纳西族服装的工作服给我穿,披上“披星戴月”的我喜不自给,开心的站在科贡坊门口帮他们叫买小吃,还有游客跑来和我合影。现在想想那时的感觉,真的不是现在在上海这种千篇一律,墨守成规的生活可以比的,大概就是因为这种放松自然的状态,才使得那么多人最后会选择留在丽江吧。

转自:http://marvely.spaces.live.com/blog/cns!E830FA787239F877!835.entry21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