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镇海招宝山之行 |
[游记]镇海招宝山之行 |
2008-04-17 tharkar.net |
这应该是“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的趣味吧,在出发之前到过掩映在绿荫丛中的镇海中学,水旁,桥边,楼底,草在花的怀抱中,花在树的环绕里。但那绿色未免单调,招宝山拥有更丰富的绿吧,即使没有,登高一望,也可以有些补充的。 到招宝山底花园一看,真比镇海中学开阔许多,却不见得是绿意盎然,草更稀疏。往山上看,有些树还没有从冬天的阴影中走出,光秃着枝丫,高高地刺向天穹。而底下的一些小灌木丛,虽未得阳光之先,却抢先显出葱葱的绿。 山不高,没花多少时间,稍稍使些脚力,就到了山顶。最先遇到威远城,其实就是一段城墙。从墙门走进,大概就是所说的威远城了吧。经过一段碑石路,就是前后相连的两座寺庙,前面一座,里面的弥勒佛塑像刚刚开光,金光耀眼。后面的似乎香火更盛,经过时见里面有人礼佛。而更后面,是寺庙的工程在开工。 到了山顶,往下一看,才知招宝山是背江面城的。江上一座招宝山大桥耸然雄立,而引桥更是穿山而过,在招宝山的另一侧,就可看到连续疾驶的汽车在开阔的公路上穿行,公路两侧搭起铁护栏。沿江朝东一望,就可看到高耸的炼油架,一座座巨大的乳白色的储油罐,那估计是著名的镇海炼化。 朝东朝西朝南朝北四面望,原来招宝山是被林立的工厂包围的,这是孤独的一块绿地,如果不是这里有历史文化遗迹(镇海海防口遗址),恐怕是该被夷为平地的。招宝山是镇海的招牌,是镇城之宝,然后,它真是如此的孤绝。处在这里,又是如此的不协调。也许,它应该更高些,以遮蔽它四面楚歌的绝境。
|
转自:http://www.tharkar.net/?uid-1-action-viewspace-itemid-13435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