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浙江宁波游记-宁波的早春二月之七:最美是月湖-资讯-西安. |
[游记]浙江宁波游记-宁波的早春二月之七:最美是月湖-资讯-西安. |
2007-07-16 55881.com |
月湖据称开凿于唐贞观年间。当时为日、月两湖。如今旧时日湖不再(据说近年来在别的地方又新建了一个日湖),而月湖已经成为宁波的象征了。南宋绍兴年间,更广筑亭台楼阁,遍植四时花树,形成月湖上十洲胜景。这十洲就是:湖东的竹屿、月岛和菊花洲,湖中的花屿、竹洲、柳汀和芳草洲,湖西的烟屿、雪汀和芙蓉洲。而连接十洲和两岸的还有三堤七桥交相辉映。宋元以来,月湖是浙东学术中心,唐代诗人贺知章、北宋名臣王安石、南宋宰相史浩等风流人物,或隐居,或讲学,或为官,或著书,都在月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痕。 俺们是从月湖的东北角开始逛的,开始看到的是水则碑,此碑是南宋时立下的,近年来考古发现后又将之重立在月湖湖水之中。只见低于路面的湖水中立着一个方正的,四角小亭,亭下有碑,碑上大书“平”字,这是古代月湖的水利设施,古人根据湖水水位高于或低于“平”字,来监测洪涝或干旱,若水位降至“平”字一竖的最底端,说明城市已严重缺水。古代人的智慧常常让人惊叹不已! 没多远,就是高丽使馆遗址。宋代北方战乱,于是高丽要求将使馆建在明州,也就是宁波,两宋时期宁波的海外交往是非常繁荣的,此遗址便是明证。根据史书记载,菊花洲畔的高丽使馆除了接待高丽使节之外,商贾、留学生也是纷至沓来。一时之间,月湖之畔处处可闻异国之音,时时可见外域风情,而域中百姓亦泰然处之,以礼相待,明州域内一片祥和繁华之气。 有关高丽与明州交流史的展览在月湖宝奎巷的明清建筑群内,这里也曾是南宋三朝宰相史浩的宅院,院落和建筑都周正宏阔的,也是免费参观,很是不错。之后俺们穿梭于月湖的芙蓉洲、菊花洲、花屿等景,所见之处,无非小桥流水、亭台花木,来游览的人也不少,不过还没到熙熙攘攘的程度,到底宁波不是热线,后来看报道,西湖可是人山人海呢! 在十洲之一的月岛上有已经被辟为茶文化博物馆的袁宅,袁宅是南宋学者袁燮的后人所建,袁燮开创过南宋四明学派,是宁波杰出的乡贤。在月湖的中心地带就是柳汀,难怪那条横过月湖的大路叫做柳汀街呢。车水马龙路之下是连接南北月湖的尚书桥、陆殿桥。柳汀一个小小的湖中岛上比邻建筑着“贺秘监祠”、“居士林”和“关帝庙”,“贺秘监祠”是纪念贺知章的,贺知章退隐四明山后,自称四明狂客,相传宋绍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郡守莫将在贺知章读书的故地重建“逸老堂”,以祀贺知章和李白。明洪武初年,将祠堂迁至今天的位置上。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重修的。看见门口挂着宁波文联之类的牌子,以为是单位,就没进去。想着贺老的“二月春风似剪刀”,看着对面湖畔的杨柳蒙绿,觉得在这样早春时节行走宁波,真的是很美。 居士林始建于元世祖忽必烈时的1284年,初为家祠,1327年改为驿馆,后又改为玄坛殿(财神殿)。辛亥革命时期,由鄞县文锦大居士捐资将居士林由南门迁至现址,建立大雄宝殿、三圣殿等,后遭毁弃,1989年重修成今貌。里面小巧玲珑的,倒是连着好几个殿,好的一点就是文明进香,到处花团锦簇的,以菊花为最多,没有呛人的香烛烟火。关帝庙在居士林东侧。关帝庙也很小,进门有戏台,地上均铺砌大块青石板, 现在也已算居士林的一部分,中国人,宗教崇拜和民间崇拜从来不冲突,能够和谐共处的。 从居士林往南游月湖走在共青路的对面,从波光鳞鳞的水面看我们挂着红灯笼的李宅,真是很有意境呢。漫步月湖边,过小桥堤岸,观古贤旧居,看白玉兰红梅花开的灿烂,满眼又草色青青,真是一种享受啊。羡慕宁波人可以天天拥有这样的时光,晨夕之变,寒暑之替,四时风光不同,却一直有月湖在眼前。而我,有我所深深依恋的父母在眼前,又何尝不是一种福分? |
转自:http://www.55881.com/viewnews_11967.html56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