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操作系统

[游记]操作系统

2007-07-16    in9.cn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阿育王寺位于浙江省鄞县阿育王山,是中国佛教“中华五山”之一,创建于西晋太康三年。阿育王寺所处之地,山秀林茂、翠岗蜿蜒,群陵起伏,是以珍藏释迦牟尼真身台利享誉中外的佛教胜地。
相传印度孔雀王朝国王阿育王统治时期(前2世纪),在波吒利费城举行了佛教史上规模最大的第三次结集,编纂整理经、律、论三藏经典,并派遣僧侣四方传播佛教,使佛教成为世界性宗教。他还取出王舍城大宝塔阿阇世王分得的佛陀台利,分成八万四千份,“今羽飞鬼,各随一光尽处,安立一塔。”在中国,共建造了19座舍利塔。这19座舍利塔中,唯一保存下来的就是西晋会稽邹县塔,即今浙江鄞县娜山阿育王寺的舍利宝塔。
修行,一直是阿肓王寺的僧众最注重的事。刚刚于2003年1月升为阿育乇寺方丈的界源大和尚也侧重谈到了这点。他认为,人们之所以会有各种各样错误的行为,还是因为“五毒”使我们的心染顽疾,产生了错误的思想见解。因而,从“心病”上下手,才是修行的根本。勇于承认自己心灵上的疾病,进而发现“贪。嗔、痴、慢、疑”这“五毒”之所在,开加以克服,这就是修心。修行就要修心,修心就要静心。自界源大和尚接管阿育王寺以来,取消了很多寺内的商业活动,以便僧众专心致志的修行。大和尚感慨道:历来,高僧大德只有经过修行的磨练才能流传千古。在阿育五寺,注重修行的传统定会沿承下去。
阿育王寺周围胜景颇多,出寺东行,曲径数折,登哪峰有望海亭,临亭眺海,风烟浩渺,为天下奇观;峰畔有东塔院.是相传阿育工台利塔涌出之处;离塔几百步,有佛迹崖,崖上有“佛迹”,入石2寸多,现建佛迹亭;再行数步有金沙井,民间传说井底有金鳗,每逢天早,涛之辄雨。
在幽静的阿育王寺,偌大的一个古寺少有人迹,听高昂。悠长的佛号,看僧人清苦的修行生活,让人有所感悟。

天童寺位于鄞县天童乡太白山麓,号称“东南佛国”,为我国“五大丛林”之一。始建于西晋永康元年(300年)。它从义兴结庐至今近1700年。天童寺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建成殿屋999间,规模宏伟,建筑华丽,佛像高大,为国内罕见。

相传,西晋僧人义兴和尚云游到此,开山搭庐,潜心苦修。渺无人烟的山中有一小孩每天给他送斋送水,最后寺院建成。一天,小孩向义兴和尚告辞:“我是太白金星,玉皇大帝见你精进虔诚,派我变作童子照顾你,现大功告成,我去了。”说完腾云而去,后人便以太白名山,以天童名寺。

天童寺寺院殿堂顺着山势,由低渐高,从寺前的六塔到天王殿到佛殿到法堂再到罗汉堂,整个建筑梯级布局,错落有致。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外万工池、七塔苑、内万工池、照壁、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先觉堂、罗汉堂,均重檐歇山顶,筒瓦骑缝,并饰以鸱尾脊兽。天王殿、钟楼、东禅堂等重建于1936年。

寺内佛殿前有清顺治帝书“敬佛碑、康熙帝书”名香清梵“匾、雍正帝书“慈云密布”匾,及宋、元、明、清碑刻30余方。

天童寺四周群山环抱,重嶂叠翠,古松参天,有“深径回松”、“凤岗修竹”、“双池印景”、“西涧分钟”、“平台铺月”、“玲珑天凿”、“太白生云”等十大胜景。宋王安石在鄞县任县令时;曾留下描绘天童的名句:“山山桑枯绿浮空,春日莺啼谷口风。二十里松行欲尽,青山捧出梵王宫。”十分贴切。同时,天童禅风远播海外,在日本和东南亚有相当影响。

转自:http://www.in9.cn/read-htm-tid-108689.html30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