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阿育王寺记 |
[游记]游阿育王寺记 |
2008-05-22 sina.com.cn |
参加工作后,出外旅游的机会就多了,1987年,局机关组织我们一行二十人左右前往宁波、舟山等地旅游,用了三辆面包车,也算是自驾车旅游吧。 当时,我县通往外地交通很不方便,出县就要三小时左右的时间,我们是沿06省道出发的,车到建德时由于路况实在太差,有一辆车损坏了一点农民地里的庄稼,那还了得,建德的农民就是厉害,他们把我们的车拦下来索赔,争论了约半小时总算达成协议,赔了一点钱才算了事。当天就到宁波,第二天游玩了阿育王寺和天童寺。 位于宁波市区东20公里,始建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是我国禅宗名刹“中华五山”之一。寺内珍藏着一座名闻天下的佛祖舍利宝塔,在中外佛教史上享有盛誉,是国内现存的唯一以印度阿育王命名的千年古刹。 阿育王是印度历史上很重要的一位国王,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君主,是该王朝的创始人旃陀罗笈多之孙。旃陀罗笈多是一位印度军事领袖,他在亚历山大大帝远征后的岁月里,征服了印度北方的大部分地区,由此在印度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主要的帝国。阿育王的生卒年不详,也许是公元前300年。阿育王约在公元前273年登位。起初他沿着祖父的脚步向前行走,企图通过军事力量来扩大自己的领土。他在统治的第八年中,胜利结束了一场对印度东海岸上羯陵伽国的征服之战。但是当他认识到他的胜利使人类惨遭伤亡时,就感到心惊肉跳。有十万人丧失生命,甚至有更多的受伤致残,阿育王在惊愕和忏悔之余,决定不再用暴力来完成对印度的征服,并且放弃一切侵略性的军事行动。他采用佛教作为他的宗教哲学,努力实践“达摩”规范,包括诚实、仁慈和非暴力。阿育王放弃了狩猎,开始食素。更有意义的是他采用了各种人道的政治方针,他建立医院和政治保护区,缓和许多粗暴的法律,建筑公路,兴修水利。他还任命特别的政府官员──达摩官吏──来教导人们要虔诚,要相互促进友好关系。在阿育王的国土上,所有的宗教都允许实行,但是他特别注重发展佛教,因而佛教的声望便自然而然地提高了。佛教的传道团体被派往许多国家,在锡兰获得了很大的成功。阿育王死后不到十五年,孔雀帝国便土崩瓦解,此后从未恢复。但是佛教得到过阿育王的支持,他对世界的长期影响是巨大的。他登极时,佛教只在印度西北的一弹丸之地流行,但在他死去时,它的教徒遍及印度各地,而且迅速传向邻国。除了乔达摩·悉达多本人以外,阿育王对佛教发展成为一种主要的宗教所起的作用比任何其他人都大。他的影响在我们中国也留下了踪迹。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3f72105401000a0o32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