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胡雪岩故居游记 |
[游记]胡雪岩故居游记 |
2007-07-16 izy.cn |
胡雪岩故居游记 在一个晴朗的上午,我慕名来到了胡雪岩故居。 记得第一次来杭州是十二年前,那时在杭州的诸多景点里还没有这处所在,据说这座故居是在二○○一年才修复重建完工的,这次来杭州虽逗留时间很短,但经不住朋友的推荐,还是想办法挤出了两个小时来到了故居。 为了不打扰当地接待我们的工作人员,自己在宾馆门口打了辆出租车,拿了份宾馆提供的杭州旅游地图册,就悄悄地出发了。 车行约二十分钟,司机说到了。 远看吴山如黛,屋旁车水马龙,真不敢相信,号称"江南第一豪宅"的胡雪岩故居就隐在这样的闹市之中。 故居座落在元宝街13号,这条街也是杭州市内惟一保存完整的用青石板铺设的街巷。说是街,其实有点夸张,原来不过是一条东西方向的窄窄小巷,长仅100米。 只见左边有一面足有十米高的白墙,这就是胡雪岩故居的围墙。据说这样的墙叫风火墙。杭州旧时的房屋大多是木结构,容易失火,这样高的墙既可防盗,又可防火。围墙中间位置开了一个石库门,这就是故居的大门。 如果不是有备而来,真想不到胡雪岩的大门竞如此朴素,如此毫不起眼,这大概也是中庸之道在建筑上的体现吧。 向左走进去,迎面先是一个轩敞的轿厅,两辆轿子停在左边,据说轿厅和轿子均是用银杏木建造,其珍贵程度由此可见一斑。轿厅上方正中悬挂一匾额,上书"勉善成荣",据说是清同治帝御书。 穿过轿厅,对面是座落在中轴线上的二门和照厅。二门是一座雕刻十分精美的砖雕门楼,正中砖刻"修德延贤"四字。二门平时关闭,只有在红白喜事和贵客临门时才开启。左右有两个对称的小门,从左边进去,发现有个圆形的小门,上书"芝园",于是便信步走了进去。 这就是故居的园林区,也就是胡宅的花园了。只见不大的园子里,亭、台、楼、阁、池、鱼、桥、假山应有尽有,真是深得中国古典园林之妙。那座假山足有十几米高,堆得真是气象万千,很有气势。 园子里游人稀少,于是便闲闲地坐在廊檐下的美人靠上,翻看了会儿书,大致找到了自己的方位,以及对这个园子的介绍。呵呵,自助的感觉真是相当的好啊。 思绪不由飘到了一百多年前,那时的胡雪岩也曾在这里经常流连吧。 向故居右边信步走去,先是看到位于中轴线的一座二层楼的建筑物,正中悬挂一匾额,上书"百狮楼",这就是胡府的正厅。之所以叫"百狮楼",是因为楼上楼下一共用紫檀木雕了大小一百个装饰用的狮子,整座房子尽显庄严富贵。据说二楼居住的是胡母和胡雪岩及原配夫人。 因为突然来了两个满是老年人的旅游团,于是宁静的院落一下热闹了起来,耳边满是听不懂的浙江话。 我是不喜欢热闹的,所以就尽量避开他们走,这一来就不能按照方位图的顺序一一观看了。虽然失去了顺序,却突出了重点。就这样,在空间与时间的交错中,慢慢体味和感受着胡府当年的生活气息。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胡雪岩12个姨太太的住所,得宠的罗斯太太住在全部用金丝楠木做成的四百五十平米的秀楼里,不甚得宠的七房姨太太住在和乐堂里,并排七间房,宛若集体宿舍。 整所宅院看下来,觉得真是构思精巧,用料精良,一派富贵典雅气派,无论是建筑艺术,雕刻艺术还是园林艺术,都让人叹为观止。 据说这所宅子始建于1872年,前后历时3年,耗银不下五十万两,但胡雪岩在里面居住了只有九年就因破产而搬出了这所宅院,最后贫病交加,惊惧而亡。真是诚如**在故居的题词中所说:"古云富不过三代,以红顶商人之老谋深算,竞不过十载,骄奢**,忘乎所以,有以致之,可不戒乎?" 短短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走出胡雪岩故居的那一刻,与许多人的感觉一样,就是:不虚此行! 蔷薇风于2007年5月30日 |
转自:http://www.izy.cn/travel_notes/36a/26582.html20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