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胡雪岩故居 |
[游记]游胡雪岩故居 |
2007-07-18 17u.com |
游胡雪岩故居 因为孩子要写些有关古代建筑的文章,所以午睡后,就和孩子商量去鼓楼。鼓楼就在和坊街旁边,到了鼓楼,看到穿过马路就是胡雪岩的故居,孩子提议去胡雪岩故居,我们在鼓楼四周逛了一圈就直奔胡雪岩的故居。 胡雪岩故居位于杭州市河坊街、大井巷的东面,占地面积约有十余亩左右。从远处望去它是典型的明清式建筑风格,白墙黑瓦的古老院落,除了那四周的墙体特别高大,有八九米高,没有门窗以外,其他与同时代的建筑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穿过一条幽深的小巷,那路面全是用大块的青石板铺就的,仿佛走进徐志摩笔下的《雨巷》,可惜没有下雨,也没有油纸伞。 进入门内,里面是别有洞天,据导游介绍这是胡雪岩在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共耗资10万两白银在现在的元宝街建起的巨宅,宅内有十三楼、芝园、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明廊暗弄,建筑构思巧妙,砖雕、木雕、石雕、灰雕无品不精。其中芝园假山为国内现存最大的人工溶洞。宅内选用了大量的紫檀、酸枝、楠木、银杏、南洋杉、中国榉等高档木材,用材之考究,堪称清末中国巨商第一宅。 到此游览的我就向进入一个大迷宫,很快就迷失了方向,分不请东西南北。院内那富丽堂皇的建筑,和院内的人工装饰,真是一步一景、移步换景,让我赞叹古代工匠精湛的工艺同时,更会让我感受到什么是荣华富贵。 游览胡雪岩的故居,反差最大的是外墙没有窗,可到里面的建筑一看,每幢楼都有通体的做工精致的门窗,简直是窗的博览会,我想四周那高大的墙体挡住了部分的光线,那它就必须利用现有的光线,主要是为了弥补采光的不足吧。特别是胡雪岩母亲的住处,四面全部开窗,而且是落地式的窗体,左右两扇落地窗不对称的手法,左面是四方形的,而右面的落地窗则是棱形的,建筑上采用西方的设计理念,真是中西合璧。那四面开窗,还可以八面来风,除了采光,还有通风纳凉的作用。 胡雪岩的故居给我留下另一个深刻的印象是家族内森严的等级,胡雪岩清末富甲一时的红顶商人,作为官商,脑中那森严的等级观念依然浓厚。家中有专门供下人行走的通道,一般家里的人是不走的,一来是为了避免冲突,更主要是体现出等级吧。但是他却在下人每天经过的通道建了一个地窖,用于储藏珍贵物品和宝藏,他大概认为最危险的地方也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小妾的住处和游玩的地方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随便乱走,简直就像《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所说的一样“不可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走一步路。”从这些方面来体现他的家长、商人、官员集于一身的权威和地位。 荣华富贵都已成过眼云烟,这古老院落,依然在诉说着曾经的喧嚣与繁华,也诉说着其中的成败与兴衰。 |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39575.html24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