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苍坡村导游词

[游记]苍坡村导游词

2008-05-22    sina.com.cn

苍坡村
苍坡村属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岩头镇,位于岩头镇以北永仙公路西侧。原地名苍墩,因避讳宋光宗(赵墩)而改为苍坡。该村占地146亩,现有人家486户。1991年列为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区。

这个村子是李姓的聚集地。据说李氏祖先是在五代后周显德二年(955年)为躲避闽中的战乱,从福建长溪迁居到永嘉灵山的。他先是被周家招为女婿,后来东迁约一公里,也就是现在苍坡所在的位置上建宅,逐渐繁衍成为一个村落。现存的苍坡村是南宋国师李时日设计的,他依五行风水说在东方建两个池塘,四周开渠引溪水环绕村庄,以水克火。历经千风雨年沧桑,苍坡村虽然在古建筑中新增了几坐“洋楼”,但基本格局还没有太大的变化,仍保留有宋代建筑的寨墙、路道、住宅、亭榭、祠庙、水池以及古柏等。
楠溪江一带传统的“耕读思想”在苍坡的规划和建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耕”指务农,“读”为入仕,因此,李时日在设计苍坡村落的布局时设街为笔,正对着村外的“笔架山”;街边挖有方形的池塘,也就是“砚台”;砚台边还摆有几根巨型石条,是为墨碇;有笔,有墨,有砚台,就剩下书写的事了,而村外的顷顷良田就是最好的纸张,每一次的辛勤耕作就是在这张纸上写下了最好的文章。苍坡李氏已经在这里耕耘数代,如果“写”成的“文章”集结成册的话,那也将是一卷让后人读而不厌的大书。

村落布局:
村中街巷呈八卦形,以方形环状的鼓盘巷为中心,向东南西北四方开八条路,经村寨的八道门通向村外。先后建东西两方池及园堤胜景。同时以"文房四宝"作为规划思想指导其布局,建长306米、宽2米的直街称"笔街",对村西笔架山;以两方池作"砚台";砚台两旁搁置长4.5米、厚0.5米、宽0.3米、端头打斜的条石以为"墨";村四周展开的3000亩平畴以为纸。意在激励后代读书入仕,光宗耀祖。李时日在村寨大门上题联:"四壁青山藏虎豹,双池碧水贮蛟龙",以寓此村为龙腾虎跃、名人辈出之地。这是“耕读”思想在山村规划建设中的充分体现,是宋代社会文化的一大特征。

主要建筑:
望兄亭
苍坡村南寨墙上有一座望兄亭,初建于1128年。站在亭子里往村外的东南方向看,就是苍坡的“同胞村”方巷村了。那里的村头也有一座亭子,名叫送弟阁,两个亭子隔着阡陌纵横的田野遥遥相望,让人们不禁又想起当年那个情深义重的故事来。

传说苍坡李氏第七世祖李秋山和他弟弟李嘉木分家后,兄长迁居对岸的方巷村。然而兄弟俩个感情很好,分家后仍频频往来,每每促膝长谈到深夜,分手的时候还要相送到村口,直到来的一方平安到达对岸,举起手中的灯笼以示平安,兄弟两个才分别转身回家。后来,兄弟俩商定在苍坡村和方巷村各建一座亭阁,阁朝北,亭朝南,两亭之间盈盈一水相隔。这就是送弟阁与望兄厅。
望兄亭有楠溪江古亭中少有的精致,特别是披檐,曲形的弧度放足,檐角飞翘,十分轻柔。两处亭阁四面开敞、八面来风,遥遥相对,情谊绵绵。据说曾经有台湾同胞特地来看这座亭子,一见之下,不禁两泪涟涟,真可谓“双亭隔水频相望,两地同源本弟兄。”

车门
眼前的苍坡大门十分朴实,它的外形分左、中、右三段,人字悬山屋檐,中间高,两边低。明间两柱上前后出四条大插拱,承托着橼檩。整个大门造型奇特,头拱、月梁、大头梁上都可以看出宋代木结构建筑的遗风。据说这道大门和日本“国宝级建筑”奈良东大寺的南大门如出一辙,因此被视为宋代建筑的珍品。
苍坡村正门历来称"车门",是一座规整的礼制建筑,其结构为木造牌楼式,斗拱构件粗壮,两层屋顶各有两层下昂,木柱由下往上向内微倾,为"侧脚"作法。中间向上有五条横梁。"车门"属明清以前的建筑技法,风格可远溯宋代。车门前有块石铺设的"进士坛",从道路到进士坛有3级台阶,叫"三试阶",从进士坛到车门有7级台阶,车门下有4块花岗岩拼成的"太师帽"图案。车门里面有5块石板联成,称为五龙桥,也叫"鼎香"桥。这种种作法都有其确切含义,和当时的科举取士制度紧密关联。

漫步苍坡村中笔直的“笔街”,可以尽情欣赏两边的民宅建筑。它们大多有着雕刻精美的院门,“岁月无声却留痕”,如今,那些砖雕墙缝之中已经长满了枯草,宛如古稀老人。这些民居大多为宋式木建筑,或一进二轩,或二进三进四合院,中间院落宽敞,除了凉晒衣物外,还可以充当一个小型的“打谷场”,里面正晒着五颜六色的谷物和捆捆柴草。
民宅外面的巷道和院墙,都用青一色的鹅卵石垒成,简直是一座石头的城。在村中的小巷中往来穿梭,可以深切地体会到石头在楠溪江村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那些幽深的小巷蜿蜒曲折,两边的石墙壁在粗糙之中见整齐,在天然之中显出人的机巧和智慧。更难得的是那些越过墙头的青青翠竹,天生就应该和这样的石墙相依相傍,因此长得茁壮茂密。大自然就这样被古村的人还原在自己的家门口了。
有些民宅已经被当地政府辟为苍坡的民俗博物馆,游客可以到里面看看那些古老的花轿、苍坡祖先们使用的农耕器具等,相信人们会对古村人的生活有更好的体会。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9010701000a61.html33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