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兰亭游记

[游记]兰亭游记

2008-01-03    sh.cn

兰亭游记
作者:高二(3)班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73 文章录入:200603

绍兴之游当天下午,我们来到了翠竹翳翳,绿树郁郁的会稽山。我情不自禁打开车窗,一股清新宜人的轻风扑面而来,全身似沐浴涂粉后夜半出来纳凉,无比舒坦。

到了兰亭,此地虽小,但曲径通幽,看着兰亭的山水亭阁,这些个远离现代化的东西,让人有“云深不知处”之感。诗情画意的很。

径通幽处,兰亭草木深。走进修竹深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鹅池,前方一亭中立有石碑,上书“鹅池”两字,相传是父子合作,“鹅池”现在依然有群白鹅昂头天歌。鹅池不是墨黑色,我看到的是清者自清的恬静,王羲之在此留下了永远的勤奋和高洁。

绕过鹅池,在修竹林的边上,秀雅的石岸之间,有一弘清泉,正缓缓流淌,这里就是著名的曲水流觞之地。当年王羲之与四十一贤人骚客在此地,“流觞曲水,列坐其次”,飘一杯清酒,随性吟诗欢饮,“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却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兰亭集序》。而今水依然是那么清,从古时流到今天,可是酒杯哪里去了呢,还有那些文人雅客何处去寻呢?我呆坐良久,只见惠风和畅,竹叶籁籁,手撩清水,怡然忘情。

稍走几步,就是“太”字和墨缸了,何故一个“太”字如此特殊,这里还有个小故事:当年年幼的王献之写个“大”字,王羲之看了没说什么,就在底下加了一点。王献之拿着给母亲看,母亲却说:“吾儿写尽三缸水,只有一点像羲之”。后来王献之苦练成为父亲的书法继承人,与父亲一道被史称为“二王”。在“太”字碑边上,是清代康熙和乾隆祖孙两位皇帝的御碑亭。正面是康熙手书的《兰亭集序》全文,背面是乾隆的《兰亭即事》诗文,诗曰:“向慕山阴镜里行,清游得胜惬平生。风华自昔称佳地,觞咏于今纪胜名。”碑后,又新建了兰亭书法博物馆,展出古今书法精品。近年许多书法家每年三月初三,都奔赴此地怀古续胜,举行追慕先贤的兰亭书会。

是啊,到此地来的人,谁不景仰书圣的“天下第一行书”,景仰书圣的为人,景仰兰亭这一文化源地!

时至傍晚,之游接近尾声。在开往宾馆的车上,我仍心系书圣飞扬的笔法。

转自:http://www.nygz.xhedu.sh.cn/shaoxing2007/ArticleShow.asp?ArticleID=45622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