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游详细全过程大暴露(之二) 出发 千等万等,终于等到5月2日出发的这一天,一早起床洗洗刷刷,早饭都没吃,就是怕迟到,早到总归比迟到好吧!于是从浦东打的到集合地,天哪!人还真是多啊,本来说好最多30人的岱山游,眼前少说也有40开外的人吧!都到这关头,也顾不了那么多了,赶快找根本不认识的点名人在一张白皮纸上在自己的大名下划个弯勾,意为我交了钱,我是岱山游的一名,上了大巴,一路颠簸来到港口,这时不知从哪里冒出几十人,最为扎眼的是“头戴绿帽子,身穿以前在电视里才见过的女特务装”,搽搽眼睛,以为一向以视力(左眼2.0右眼1.5)为骄傲的自己花眼了,细看,没错啊!是“绿帽子加特务装”啊!都说我们这些学艺术的人时尚、前卫、另类,今天可是给我狠狠地上了一课(后来椐观察和了解,此人不是同路),谁说学艺术的人怎么怎么了,应该来看看她,不是周围人现代都市的打扮,我还真怀疑自己到了什么战场呢?现代人啊!真是看不懂,难道这也算一门行为艺术——让我们看看女特务为何样。这样想想还真倒有点感谢她了呢!在这里也为我此后甚至到现在都习惯称呼她“绿帽子”而有那么点不故意。等啊等,终于等到游船,还算干净美观,这无疑为我们岱山游起了个好头,唯一让人不满的是本来说的30人,现在怎么说也有70人(实际72人),通过第一次碰头会我确认自己的数学还可以,这么大一支队伍,组织者能应付得过来吗?想必实力不简单,可这里还在想不简单,很快问题就出现了,这么大个队伍竟然没有带头的,满眼看不到象旅行团里举的小旗子,后来总算有人提意见,这才让我们看到一个黑黑的说话脸红的一个男孩子举了块现在已经忘记写什么的小旗子了,现在想想,我们这些岱山游的兄弟姐妹们就是好啊,没有人带领,就互相跟着,即便有牢骚,也尽量报着宽容的心态,昏昏沉沉好不容易到了岱山港码头,浩浩荡荡的队伍往前走,在热日下我们站在水泥广场上,等待组织者的安排,举旗男孩很快点完名,接下来让我们自由组成10人一队,我和朋友早已累及,站在一边,很快就成了海马队一员。这时我和朋友已经开始对组织者有点失去信心,于是我们决定自由脱队,于是找举旗男孩商量费用问题,人家一句憨厚的“我不是组织者,我是帮忙的”让我闷了,你不是组织者,你举什么旗子啊?看他那样,知道问不出什么,只能问谁是组织者,还是含含糊糊说不清,总算最后帮忙告诉我们那个“绿帽子”的管财会(心中暗笑,没有想到这人和我一样,称呼那人为‘绿帽子’,知音啊,于是对其意见也就少了些),于是直接找“绿帽子”,没有想到人家更语出惊人“谁告诉你我是管财会的,我和你们一样,我是游客”,哑然,根据以往经验和我的一贯做人原则,自任倒霉,绝对不会告诉她谁告诉我她是管财会的。看来这回要遭遇“进门容易出门难”了。 也罢,想想已是中午,海鲜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于是上了一辆反正我的概念理解叫破的中巴车,终于来到一家怎么看都高档不起来的饭店,唯一亮点就是看到一队新人在此举办婚礼…… 搞笑的午餐 在桌边坐下来,相信大部分兄弟姐妹都和我一样的感受,等着海鲜上桌,可是一上来,我们就傻眼了,天哪,土豆,最让我和朋友的大跌眼睛的是黄豆牙炒芹菜,还真是第一次吃这种组合的菜,这么长的路途下来,难免要口渴,男孩更想来点啤酒,于是就问小姐有啤酒吗?回答是:“不提供的,如果想喝,要自己买。”也罢,我们改要茶水,先要一次性杯子,小姐很快拿来,再要茶水,小姐拎来一大学里常用的“热水瓶”,全桌人傻眼,问小姐,我们要的是茶——水,小姐好无辜地看着我们,桌上暴笑之后一男孩实在忍不住,就给小姐当了一回老师,细心解释什么叫茶水,小姐总算搞明白了,一脸“原来如此”的模样,还没等我们阻止就拎跑了“热水瓶”,不一会,就拿来一个一次性杯子,里面装着一些茶叶,没有水的,还就一只,我们海马队全桌绝倒,那刚才做老师的哥们直叫失败……照这情形下去,要海马队每人都能喝上茶水看来是可能性不大了,于是我们改叫自费啤酒,更让人忍俊不酸的是问小姐这里有什么啤酒的时候,小姐竟然大言不惭地说,不知道,让她去问问,真让人怀疑,这些服务员小姐难道是临时被拉来的?一顿午餐折腾下来,实在不爽不爽,先别说没有什么海鲜了,就象“火球”所写一样,说得好听的是便餐,说得难听点就是民工餐,按我看来民工还会嫌弃我们这样的午餐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