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南宗孔庙 景区:浙江衢州 回应(2) | 收藏此游记 因为是路过,所以只匆匆选了南孔来瞻仰一番。 哪怕是为了那可爱的小《论语》门票也要买票的,正好午后没什么人,管门的是个青涩的少年,价目表上说学生半票,不知哪来的灵感就开始胡扯:“我是老人了,她总该买半票就可以了吧?” 少年一怔:“她,她是学生吗?” “当然啦,不像吗?” “那她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 同伴已经脸红以及扭捏,俺面不改色:“刚大学1年级。” (当然是1年级,10年前而已嘛) “哦,是哪个大学的?” “浙大呀!” “那有学生证吗?” “没带。” “饭卡或者饭票呢?” 同伴受不了要走,俺还在发神经:“到你们这里玩,怎么会带饭票呢……” 其实是同伴说要在门口等我,小朋友才软化的。她确实很奇怪我的到处寻迹的古怪,已个小庙,有必要在匆匆行程中走长段路来消耗体力吗? “好吧好吧,给你们一张全票一张半票。”阴谋得逞,一如既往自我得意:我怎么会这么坏的呢! 全票是黄色的,半票是红色的,裹着半部《论语》,可惜都是下部,如果要上部就得等这些下部都卖完以后再来,如果一定要,现场还有精装的《四书》卖,25元1套,想半天,没买。 小小的南宗孔庙寂静无声,在深秋的阳光里沉淀着时间。门口是黄色的影壁,上面大大的字写着孔子语录,门楣上还拉着纪念孔子诞辰2558年的大横幅,好象正好迟到了1个月哦?那时候应该是很热闹的吧? 门槛老高,进门的地方其实是偏门,正门遇大事大人方才得开的。院子极其迷你,有两棵银杏对面载着,金色叶片已洒落一地,好象他们也认为庆典已过,该可以休息了。偏殿前的园林同样纤巧雅致,卖票的小朋友主动为我们拍了合影,他还认识我的小R,让人好不激动。 偏殿有一个摄影展览,是在衢州城乡拍的年节风俗,有一张老奶奶的特写特感人,好象就是古城的形象代言人。想象着他们过年的欢欣,不免又想什么时候过年一定要到外面去,我们的城市太忘祖了,也太大了,烟花散在三江两岸就瞬间不见了。 踩着金黄银杏的地毡,仰头还有一片一片地在飘落下来,是旋转着一个圈一个圈地画着下来的,象有只手托着,象有条线牵着,象有自己的灵魂。叶落了,是风的诱惑还是树的不挽留? 大殿鲜红的大门仿佛还有油漆味,两边上的思鲁堂和咏春亭立着“工地”字样的牌子提醒游人免进,怎么是他们在庆典时没来得及整修好吗?还是为应付临时高了一下差强人意现在要重新来过? 殿上香火很是不盛,有个管香的阿姨直打瞌睡,圣像前排着连我都看出来了的假青铜礼器,真品又是被狗日的日本鬼子抢走了。侧殿上用黑色的不知什么石头线刻着这座庙和孔家的历史,原来是南宋小朝廷南迁时整的,看来看去仍是这个多难民族的耻辱史,郁闷。 好在殿前的柏树苍翠美丽,虬曲的姿态像是有岁月的图形,下面一个磨得象不倒翁一样圆润的拴马桩,也许它们一直都在这里,从来没有被征服过。 [收藏此游记]
[添加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