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浙西三游[二]-冰壶洞和朝真洞-游记华东地区-游记线路功略 |
[游记]浙西三游[二]-冰壶洞和朝真洞-游记华东地区-游记线路功略 |
2007-09-05 tuuke.com |
金华山素以林海莽原、奇异洞景、道教名山著称于世。层峦叠嶂,山泉长流,经水流长期冲刷、溶蚀明显的“喀斯特”地貌鬼斧神工地造就了千奇百怪的50多个溶洞。山泉通过溶洞形成飞瀑和暗流,组成了一幅幅罕见的水石奇观,早在宋代即有“天下名山”之誉。旧时金华山就有“五洞十景”,其中尤以“小舟穿岩洞,琳琅景物多”的双龙洞、“一瀑垂空下、洞中冰雪飞”的冰壶洞、“千寻通地脉、一线透天门”的朝真洞、“眼前逢壁疑无路,跌宕前登别有天”的桃源洞最为著名。唐朝婺州别使袁吉在《登金华山》诗中写道:“金华山色与天齐,一径盘纡尽石梯。步步前登青汉近,时时回首白云低”,而合称为“金华三洞”的双龙、冰壶、朝真三洞被誉为道教第三十六洞天。三洞之奇引人入胜,不仅因为“洞幽、水趣、瀑奇、石美”的自然景观,更因为亲历“卧舟”、“观瀑”、“赏石”、“探险”四种特殊的游览方式,崎岖曲折中自有永志难忘的盎然奇趣。 冰壶洞以“一瀑垂空下,洞中冰雪飞”的洞中瀑布闻名于世。位于双龙洞上方约百米处,洞口海拔约580米,掩隐在郁郁森林中,因洞口朝天,垂直而下,口小、肚大、身长,形似冰壶而得名。冰壶洞口至洞底深有80多米,由洞口朝下望去, 几米以下,即一片漆黑,深奥莫测。从洞口至洞底筑有石阶260 余级,盘曲通达洞底。徐霞客游历金华山时,曾经考证双龙洞和冰壶洞的地下河是一水同源。由双龙洞进来不久,就可以听见哗哗的水声。原来双龙洞中的河水源头真是在这儿。顺着洞中山道而上,水声愈来愈大,能闻其声而不能见其形,令人心痒难搔。踩着湿漉漉的石阶奋起直上,阵阵细雨凌空直下,湿了衣衫,淋了头发,那就是瀑布溅落的飞雾水沫。在踏上一个平台之后,一转身,终于得见庐山真面目。只见洞中奔腾着一挂飞瀑,银瓶乍破般从石壁中喷射而出,飞瀑宽达3米,高达20多米。瀑下无潭,瀑布落地后和洞中大岩石猛烈撞击,发出轰然巨响,水花象珍珠般飞溅,濯骨寒气逼人,“一瀑垂空下,洞中冰雪飞”的“风雾奇观”动人心魄。原本昏暗的山洞似乎因为瀑布的喷珠溅玉而泛银透亮,洞中遍布的石笋、钟乳石更见千姿百态,或如“百鸟朝凤”,或如“莲花映塔”,或如“金华佛手”,自成别具一格的胜景。面对如此奇景,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赞之曰“一瀑从空下坠,冰花玉屑,从黑暗处耀成洁采,”,而当代的学界泰斗郭沫若则赋诗称赞:“银河倒泻入冰壶,道是龙宫信是诬;满壁珠玑飞作雨,一天星斗化为无;瞬看新月轮轮饱,常有惊雷阵阵呼;压倒双龙何足异,嵚崎此景域中孤。” 出冰壶洞由东转西而上约1 公里,即到朝真洞。朝真洞,又名真人洞, 据传洞内曾有石真人。洞处海拔887 米,洞口向西,前临深壑,背依青峰,洞前眺望。四周芙蓉、鹿田诸峰挺立,宛若百僧朝圣求真,因而得名。朝真洞洞曲折而深长,崎岖而高旷,洞中有洞。洞内有一线天、螺蛳洞、石花瓶、石弄堂、石棋盘诸景。漫步洞中,左右巨崖壁立,形成地下峡谷,宛如瞿塘滟滪,雄峻险峙。洞顶更有巨大的石梁,粗近20米,长有100多米横跨在峻峭的石壁上,煞是壮观。300多米长的幽洞,静谧中充满奇异,怪石嶙峋,钟乳参差,自成天然佳境。洞的上方有一“天窗”,到洞底约有50多米,于幽暗中泻下一线天光,予人以无限的想象和遐思,堪称“洞天奇绝”。 360多年前的中国大旅游家徐霞客曾四次游历金华山,他对各有特色的金华三洞曾作过公允的评价:“朝真以一隙天光为奇,冰壶以万斛珠玑为异,而双龙则外有二门,中悬重幄,水陆兼奇,幽明凑异者矣”,相信每一个游过金华三洞的人都会有相同的感受。 金华三洞,值得一游。
|
转自:http://www.tuuke.com/default/outdoor_outdoorlinecon_27_391.html23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