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中台山游记 |
[游记]中台山游记 |
2007-07-28 sina.com.cn |
总是跟驼梁没缘份,好几次不是因为下大雨就是别的原因没去成,这回终于能够如愿。周六早晨大家都在俱乐部集合出发。大飞、tt、大力水手、大脚、第三天,这些都是老朋友也都是老驴了,看见他们就觉得心里有底。凭经验;除了第三天,另外那几个老油条是不会多带什么吃的上山,其实我也一样,就带了两包酸辣粉丝,心想反正有新人,他们吃的少带不了,暗自得意。新兵:老张、小崔,两个眼镜,看着都是文质彬彬的。大家寒暄了一番就坐车上了路。 三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到了大河岸村,村旁有一座小桥,桥下是从驼梁上流下的一条小河。这是一个只有八户人家的小村子。从村旁的公路往上走就可以到驼梁和中台山景区,顺着村后的一条沟又可以到红土坡。按照事先的约定,大家在村长家草草吃了午饭,迫不及待的背上包朝中台山出发了,路过山脚下一个宾馆,里面的人用好奇和羡慕的眼光的看着我们这些奇怪装扮得人,一位大哥还向我们竖起大拇指。走到一个岔口时,向导老裴问我们是去驼梁还是去五岳寨,大飞提议先去五岳寨再去驼梁,老裴看了看我们每个人,然后肯定的说:如果我们两处都去,今晚就到不了驼梁云顶草原扎营,劝我们只走一个路线。大家却都坚持两处都去,大不了天晚了走哪扎哪,老裴一看也没脾气,只好跟着我们上。 前二十分钟倒还轻松,该爬坡了,可能是刚吃过午饭就急行军的原因,没爬一会就觉得很累、不舒服。爬到小山头的一半就开始休息,新人可能更不适应,脸色都有些难看,有点替他们担心。接下来是长时间的上坡路段,大飞、大脚和我走在最前面,tt在最后照顾新兵,水手和第三天夹在中间,队伍拉开了较长的距离。我们三个先爬上了一个山头,卸下背包等后面的朋友,他们离我们还很远,又开始了担心,此时有点相信老裴的话了。我们大声的鼓励着新同志,给他们信心。一会儿功夫后面的朋友就跟了上来。山顶的路好走些,大家度过了第一个疲劳期,迈开步子继续前进。 山顶的湿气很重,刚才还是蓝天白云,转眼变了阴天。刚绕过一个山坡,细细的雨丝就飘了起来。薄薄的云雾包围着我们,我们在云中漫步。风中弥漫着青草的香气——甜甜的味道,偶尔也会有牛粪味掺乎进来。山风扯着云雾迅速的移动,露出了藏在我们身旁的山峰,近在咫尺的山峰因为云雾遮挡我们竟然没有发现,这一瞬间的变化让大家很是兴奋。在云雾里一切都是朦朦胧胧的,山也因此变得神秘、秀丽。绕过了一个山坳,云开雾散。五岳寨主峰就在我们对面,看见目标,脚下轻松了许多,大踏步的往前走着。下到山谷,大片的草甸象地毯一样铺在脚下,整个山谷都是半米高的绿草,数不清的各色野花开在其中,无数棕红色一米高的草穗随风摆动着,山坡上是大片的松树林。各种植物用它们特有的颜色装扮着整个山谷。眼前的景色美的让我有些不知所措,我不知该怎样形容它的美,我只想扔掉背包到草甸中间去打滚,去撒欢,我高兴得乱嚎了几嗓子,当然也是证明自己体力还行,还能叫唤。 到了五岳寨主峰下的小卖部,大家卸下背包放在路边,老裴帮我们看包,我们轻装上五岳寨。不用背包真是很轻松,好像突然获得自由一般。走人工修的台阶让我觉得很别扭。山间行走步子随你迈,自由的感觉,这里只好一级一级上。迎面下来两位游客,很兴奋的样子,看见我们才肯定自己不是最后上山的。转眼到了峰顶,云雾笼罩着一切,只能看见围在崖边的铁栏杆,大家争论着山顶的铁架子是避雷针还是航标。快四点了,还有一半的路要走,匆匆下山。 来到小卖部里坐下歇歇,雨又开始下了,雨点打着篷布顶哗哗地响。老裴又不太想走,小卖部的老板也说我们走到驼梁得七点多。当然我们还是上了路,这会儿的雨比刚才上五岳寨前大了些。又是一个爬坡路段,上衣已经湿透,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因为疲劳也无心欣赏周围的风景,只是一味的低头走路,偶尔看看前面的朋友是否已经停下休息。青草上石头上怎么有许多小白豆在蹦跳,不知谁嚷了一句:“下冰雹了”。仔细看看,果真是下冰雹了,很小,幸好很小。青草上的露水打湿了裤脚,此刻也觉不出难受,只是机械的行走着。大家都到了第二个疲劳期,也没人喊了。队伍渐渐的又拉开了距离,大飞已经被远处的树林淹没,大脚在我前面艰难的移动着脚步,其他人还在山后不见踪影。走进一片林间小路,周围很静,只能听见自己的喘息和心跳,偶尔有一两声鸟鸣。许多不知名的小野花开在路边,它们是那样的不起眼,却开得依然灿烂。人不也是一样吗,你可能平庸普通,重要的是你存在着。穿过树林是一个之字形的上坡路段,走到这里已经到了我的生理极限,走上十几步就要停下喘上一会。真想就坐在地上,可到处都是湿的,也只好站着原地不动的休息一下。好不容易上到坡顶。一块较为平坦的地面因为有大树遮档还算干爽些,大脚已经把背包卸下,我也卸了背包,找一块干净的石头坐下。大脚拿出的一袋饼干三两下就进了我俩的肚子,喝上几口水——舒服呀。歇了会儿,因为补充了能量,又有了力气,背上包继续前进。老裴跟了上来,也喘着粗气,在我俩刚休息的地方坐下。看着我和大脚,用他那略带山西味儿的口音对我们说:“你们真行,比我走得都快,你们还背着包”,虚荣心得到了满足,也因此觉得有了精神,打这以后老裴再也没说过打退堂鼓的话。 眼前是一大片原始针叶松林,我们在林间的道路穿行。落到地面的松针厚厚软软的,踩上去就像走在羊毛地毯上。此刻的柔软舒适算是对刚才山间辛苦行走的补偿吧。两边的松树都很高,遮住了光线。整个树林里显得阴暗诡异,四周静静的,好像童话故事里的黑森林,里面住着小精灵什么的。走着走着前面豁亮起来,我们已经走出了这片林子来到了两山的鞍部。一只突然从旁边草丛里扑棱棱飞进树林的野山鸡吓了我一跳。不,应该是闯入的我们吓着了它,打扰了它的安静生活。我们终究是过客游人,这里不属于我们,它们才是这里的主人。希望我们的出现没有太大的影响周边的生态环境。大飞已经拿出相机拍照了,我和大脚卸下背包欣赏风景。对面山上的小面积红叶点缀在绿色的林间,薄薄的云雾轻轻的铺在上面,红的醉人,绿得惬意,红绿相间很是悦目。山顶草甸已经微微泛黄,深秋了。这个季节的山里是色彩的世界,眼球在此得到了最大的满足和愉悦。四周的山峰也被云雾环抱着,有时只能看见山尖,有时只能看见山腰。山因云秀,云因山媚。暗自庆幸今天是阴雨天,不然哪会有这般美景。所谓“风光时时有,还需游人识”。正陶醉着呢,听见了说话声——后面的朋友已经跟了上来,接下来就是卸包、喝水、胡乱的坐下歇着。歇够了,把沉沉的背包上肩,再上路。 穿过一片不算密的树林我们终于来到了驼梁顶的木栅栏处,看看表才六点多,但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大步奔向宿营地——云顶草原。一阵忙碌,五六分钟的时间,八顶帐篷已经支好。开火做饭,头顶的星星已经若隐若现,打开头灯照明。驼顶管理处养的狗看见我们汪汪的直叫,估计它们也没见过这花花绿绿的帐篷和这么闹腾的一帮人。饿了感觉什么都好吃,几包方便面和鱼罐头、火腿肠就让大家很满足。小崔、大飞、老张、大脚还喝了一瓶白酒。酒足饭饱后该是传统项目了——大家钻进旁边的蒙古包里开始“杀人”游戏。蒙古包里不时传出开心的笑声和“我是猪”的叫喊声,外边的狗也跟着汪汪的起哄。人声犬吠玩到尽兴,煮了一锅热热的咖啡,咖啡里还有一点方便面的味儿(锅没涮干净),也顾了这些,喝下感觉挺好。各钻各的帐篷,终于能好好歇歇了。一会儿功夫,这两个帐篷还在说着话呢,那边帐篷的呼噜声已经响起。三季睡袋此时显得薄了些,我冷得睡不着,真想我那条羽绒睡袋。不知谁的帐篷拉链声响个不停,唉!今晚又睡不好了。 半梦半醒的过了一夜,迷迷糊糊中听到几声怪叫,接着又是一阵犬吠。“快看哪,好美的月亮,五点了,起床吧”,又是tt,可恨。被吵醒,睡不着,帐篷有些透亮,拉开拉链,天边微微泛白。那边帐篷里又传来大飞的声音:“看日出的早点起噢”,没人响应,赖在睡袋里都不愿起。磨蹭了一会,哆哆嗦嗦的起来。还得穿昨天打湿没干的裤子,痛苦。又是一阵忙碌;咖啡、早餐、收帐篷。打起背囊朝驼顶进发,走到一个下山返程和上山的岔口处放下背包空身上驼顶。踩着石头铺成小路轻松登顶。登高望远,风光无限,昨天爬上的五岳寨主峰就在远处矗立。正奇怪周围的山为何都比立石碑的驼顶高时,山顶小吃店的老板告诉我们这里已经跨入了山西界,这边立碑处只是石家庄的最高峰。信步来到山西这边,百草坨就在山谷对面。小吃店老板告诉我们最远处在云中若隐若现的那个山峰就是五台山北台顶——叶斗峰。果然是佛教名山,仙云缭绕,清静世界。就这样,下次的出行计划在此刻出台了——五台山五台连穿、驼梁百草驼穿越。留过合影,下山。已经有游客陆续上山了,看见我们从山上下来才知道自己不是第一批上山。 走了一段昨天的回头路,中间又稍作休息,补充了些能量,当然也是为了减负。在一个岔口处告别了昨天来时的路。沿着山腰我们下到一处有着大片草甸的山谷里,草有近一米高,我们深一脚浅一脚的在草丛中前行。循着哗哗的水声发现有条小溪流过。一处山崖下有老乡遗弃的房子,这里可是扎营的好地方。说话间又有五六只野山鸡在草丛中飞过,崖壁上一只匆匆闪过的小松鼠也带给了我们一份快乐,我想古人理想的隐居场所就是这样吧。顺着小溪向下走,山沟越来越深。我们在一侧山崖下停下来。往下看沟底是一处垂直断崖,小溪在这里变成了飞泻的瀑布。前面一小段山腰栈道还是有几分的险,倒也多了些许乐趣。下到沟底我们来到了瀑布脚下,看着飘洒的瀑布、清澈的溪水,大家都不想走了,于是戏水玩耍。坐在溪边的大石头上,几个人脱掉鞋和袜子在小溪里洗洗疲惫的双脚,不知是谁在下游洗了脸,又是谁跑到上游洗了脚,一阵阵开心的笑声荡漾在山谷里。玩够了,顺着山路我们很快下到了中台山村,稍作休息,告别了老裴,我们很快走到了大路上。李师傅接上我们,一路欢笑、一路昏睡回到市里。快乐!又一次难忘的旅行。 此次旅行,中台山的景色美的出乎我意料,感觉中台山的风光要好过驼梁许多。只是听老裴说明年这里就要被开发,心中有些郁闷,可能是我自私了吧。只希望以后的游人不要破坏这里的环境。 ---转朋友游记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11de32010002tr40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