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江南第一家导游词 |
[游记]江南第一家导游词 |
2008-05-22 163.com |
居住于此的郑氏家族,以孝义治家名冠天下。而始建于北宋时间的“郑氏宗祠”,明朝有过一次大规模修缮,是“江南第一家”景区的核心景点。郑氏族谱记载,其先祖为春秋战国时期郑桓公的后代,北宋年间郑氏后裔郑淮为避战乱,迁来浦江居住。郑宅郑氏世代孝义治家,尊师重教,崇尚勤俭,诚实守信,痛恨虚情假意,以孝悌为荣,其家族子弟恪守祖训,从南宋到明代中叶,历宋、元、明三代,在360多年中15世一直同居共食,和睦相处,鼎盛时有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时称义门郑氏,故名“郑义门”。浦江郑氏家族如此义居,屡受朝廷旌表,洪武十八年(1385年)明太祖朱元璋赐封其为“江南第一家”。 和其它江南古镇不同的是,它不是一味的妩媚飘逸,在小桥流水之间,在花草树木之内,在白墙青瓦之上,在人们言谈举止之中,它处处显示出自己特有的庄严。源于玄麓山的白麟溪从古镇中横穿而过,载着镇上人修炼了近千年的庄严流向远方。这份庄严是由这样的方法修炼而成:以德正心、以礼修身、以法齐家、以义济世。 孝道是郑宅镇流传下来的古风俗,镇里每年都要评选“孝义之家”、“孝顺儿女”,每年都涌现出大批这方面的典型。一些发家致富了的人,每年都要拿出一大笔钱用于镇上的老人福利事业,有资助老人上老年大学的,有组织老人外出旅游的。如果谁有不孝的行为,那他就要遭到全镇人的鄙视,八百多年来一直如此。 郑宅镇人重义气。在这里,富裕起来的人主动借钱给贫困的邻居,不需借据,不要利息,帮助邻居办厂致富,一直到把邻居扶持起来为止。郑宅镇现有人口一万多,其中95%为郑姓,但郑姓人却从不把外姓人当外人看。改革开放以来,郑宅镇因旅游和制锁而出名,各地的游人和客商纷至沓来,他们在镇里受到了文明的礼遇,从未发生过争执与纠纷,宾主相处得十分融洽。镇内企业吸引了2万余外来务工者来此打工,在这里,外来务工者受到的是同城待遇。 镇里人好读书,成了一种代代相传的风气。当年郑氏的祖先郑绮在牛角上挂着《春秋》,一边耕作一边苦读的事迹,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人们。在镇上随便走走,随处可见手不释卷的人,在桥边,在树下,在院里,在灶旁,甚至是行走当中,也有人在边走边看。不论男女,也不论老少,整个小镇宛若一个校园。 祖先的那幅“耕读图”成了绵延八百多年的长卷。镇里人好学成风,每年镇政府要拿出一大笔钱投入到教育上来,高考升学率在全省各乡镇中名列前茅。考不上大学的,家长并不要求他们马上就业,而是拿出钱来让他们去各个大学的业余班自费读书。令人称奇的是,镇政府还专门拿出一笔钱办了金华老年大学郑宅分校,使老有所学在小镇里也能成为现实。
|
转自:http://ouyangqingchen.blog.163.com/blog/static/26759295200793010471904163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