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清风寨游记 |
[游记]清风寨游记 |
2008-07-22 sohu.com |
搜狐博客 > 莲之悟 > 日志 > 摄影与游记 2008-06-24 | 清风寨游记 标签:清风寨 武义 水浒传
“何须觅得桃源路,清风寨里醉不归” 这是南宋陆游的诗句,武义“清风寨”据说由此而得名。 清风寨景区距武义县城18公里,面积15平方公里。南邻中华第一古村“俞源太极星象村”、北接“十里画廊”的刘秀垄,东与寿仙谷遥相守望。清风寨地势险要、山高水碧,松林竹海、气候宜人。古朴原始的山村土寨和自然生态融而为一,风光秀丽。 宋代以来,清风寨沦为兵家必争之地。明初开国功臣胡大海,明正统十一年宣慈矿工起义军,清太平天国军及土地革命时期红军,都以此为据点,战争遗迹颇多。山寨叫岩坑村,住民为清朝反清复明组织“天地会”的后裔,留传的医术、武功享誉一方。 素有“世外桃源”之称的岩坑清风寨在宋代就已闻名婺处两府,《金华万历府志》记载:“攀援向上,摩石肤以过......石梯齿齿,斗上斗下几百尺,人天盖从此隔也”。景区以山青、林秀、泉甘、岩险、洞多、峰奇、谷幽、湖清,尤以丹霞地貌景观令人惊叹,其壮观的丹霞地貌较之武夷山、方岩犹胜一筹,其中“飞桥六洞”为我国丹霞地貌串洞群之最。 清风寨和梁山好汉 小时候就知道“清风寨”。当然那是在《水浒传》第三十三回“宋江夜看小鳌山、花荣大闹清风寨”—— “话说这清风山离青州不远,只隔得百里来路。这清风寨却在青州三岔路口,地名清风镇。因为这三岔路上,通三处恶山,因此特设这清风寨在这清风镇上。那里也有三五千人家,却离这清风山只有一站多路,当日三位头领自上山去了。 只说宋公明独自一个,背着些包裹,逶迤来到清风镇上,便借问花知寨住处。那镇上人答道:“这清风寨衙门,在镇市中间。南边有个小寨,是文官刘知寨住宅;北边那个小寨,正是武官花知寨住宅。”宋江听罢,谢了那人,便投北寨来。到得门首,见有几个把门军汉,问了姓名,入去通报。只见寨里走出那个少年的军官来,拖住宋江便拜。那人生得如何,但见:齿白唇红双眼俊,两眉入鬓常清,细腰宽膀似猿形。能骑乖劣马,爱放海东青。百步穿杨神臂健,弓开秋月分明,雕翎箭发迸寒星。人称小李广,将种是花荣。出来的年少将军不是别人,正是清风寨武知寨小李广花荣。那花荣怎生打扮,但见:身上战袍金翠绣,腰间玉带嵌山犀。渗青巾帻双环小,文武花靴抹绿低……” 星期天我独自去武义清风寨,可没有宋公明那般际遇——“只见寨里走出那个少年的军官来,拖住宋江便拜”。览山水林谷之胜,也略遇不快。欲知原委且看下回分解—— 单枪匹马独闯清风寨
从武义往南驱车20分钟右拐入多弯险窄的盘山路,不多时便到了清风寨寨门,进得寨门过几道急弯是停车场。管理人员收了5元停车费对我说:门票25元,我有张票,20元给你吧。我付钱拿票就进了岩坑村。 上山有前山和后山两条道,我选了后山。不为别的,只因那条从后山流来实在让我喜欢的山溪。 自山口攀石阶而上,一路飞瀑流泉、悬崖叠障、奇峰林立、翠竹连绵,高一百余米平如石板的丹霞赤壁、深不见底的龙潭……沿途景致自妙不待言。深山幽静再无余人,走走停停,一路美景唯我独赏。前、后山道的交汇处在离金公山顶已不远的绝壁上。山顶有人声,那是从前山上来的游客吧。我大汗如雨口干如火又没带水不想再上啦,就沿着绝壁上的石梯开始从前山下山。 下了石梯便到了古栈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门”和“六桥飞洞”。飞洞间有一约50来米长的隧道,一片黑,只有洞口映进些许微光。对面洞口俩年轻人在高声聊天。我摸索着走出洞口说:“安个灯就好了。” 俩年轻人说:“有灯,没开。”不是本地口音。 “哪里人?”是问我。 “本地。” “就一个人?”“哦。” “这里凉快,别忙走。” 我往前走,没有停。 “怎么?你不象来玩的。急急要走啊?有事啊?” 那语气有些硬,听了怪怪的,让人不舒服。 “走那么快干什么?” “别走啊!” …… 我已经走过了两个洞。靠洞壁有几尊佛象,我边看边走,未停步,也不去理会后面的大呼小叫。 “来这里是要烧香的。”后面的声音骤然提高,口气属命令式。 我讨厌那长长的黑隧道的有灯不开和令人不快的的呼叫,不想理他们。我已走到最后一个飞洞。后面的声音有些急和怒意了: “就这样走了?不给面子啊?” 整个大山除了山顶有几个游客就只有我了。在悬崖绝壁的飞桥六洞,二比一,居明显劣势。我想起了《水浒传》里的赤松林、飞云浦,还莫名其妙地忽然想到黑旋风那对杀人如砍瓜切菜般的大板斧……我跨出了山门,顺坡一路下山。 下了山与村民聊天。村民告诉我:整个景区由村里人承包经营。山上我碰到的俩年轻人是外来的“和尚”,承包了山上的寺庙每年向村里交5万元。我说武义旅游景点很多,管理都不错。山上那俩年轻人对游客不大好,会影响清风寨的名声,村里要跟他们说说。游客多了,村里好、他们也会好。村民们连说“对、对。” 回来品味此事,心想两个清风寨好象不是全无干系。与人聊起,朋友说以后别单闯了。
“七斤潭”,据说以前有好事者放下七斤麻线去才探底。现在换了个俗不可耐的新名字“浴仙潭”
高100多米的丹霞赤壁
惟肖惟妙、双眼如炬的石猿
溪流如琴
丹霞赤壁上部的洞穴
|
转自:http://ykwyz.blog.sohu.com/90957153.html50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