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梅铺猿人洞旅游 梅铺猿人洞游记 梅铺猿人洞评论 梅铺猿人洞周边酒店. |
[游记]梅铺猿人洞旅游 梅铺猿人洞游记 梅铺猿人洞评论 梅铺猿人洞周边酒店. |
2008-07-22 luopan.com |
(匿名) 郧县梅铺镇——于我来说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她到底有何奇山秀水和历史遗迹呢?去梅铺之前,我的脑海中还是一片空白。临行时,匆匆在网上输入“郧县梅铺镇”五个字搜索了一下,在显示的475项搜索结果中,“猿人洞”和“恐龙化石”两个条目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 “追根溯源、寻古探幽” 也许是人固有的一种天性吧。怀着对远古遗存的好奇,伴着初夏纷纷的细雨,我行程500多公里,来到郧县县城。在县长途车站,一打听,才得知梅铺镇距离县城还有86公里的山路。 转乘从县城到梅铺镇的班车。 汽车沿崎岖颠簸的盘山道一路北行,雨滴模糊了车窗。极目远眺,那蜿蜒的山路呈“之”字形起伏着,两畔层峦叠嶂云遮雾绕、青山黄麦绵延不绝,“好一幅如梦如幻的水粉画”。不由使人想起“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诗句来。 “小伙子,梅铺到了”——司机大哥的一声吆喝,把我从陶醉中唤醒。下得车来,一阵清风带着淡淡的麦香拂面而来。我放眼打量着这个鄂豫两省交界的山区小镇:一条明净的小河依偎在小镇西面,临河的正街干干净净,零零星星开着的几个小店铺,整个小镇既无车水马龙的嘈杂,也无人声鼎沸的喧闹。“好清静啊!”此时我心中只有“清静”二字。 镇政府接待我的是一位与我同姓的黄龙芬大姐,虽然我们是初次见面,却感觉很亲切。在黄大姐的带领下,我冒雨来到了离镇政府不远的西沟口村。 著名的“猿人洞”就在村口公路边的缓坡上,洞子不大,一人多高,一个铁栅栏门锁着,一位精神矍铄的白胡子老人正在洞口等着我们。黄大姐介绍说,老人名叫杜世钦,72岁,看守这个洞30多年了。杜老爷子开了锁,拿着旧手电筒,引着我们进了洞。在他的指引下,我可以看到这个洞里面都是化石,不用怎么找,随手在洞壁上一抠就是。杜老爷子说:“这个洞原先叫龙骨洞,1975年,发现化石后就保护了起来,当地政府安排他来管理,开始还有点象征性的工资。后来,因为文化部门经费困难,就什么补贴也没有了。”话虽如此,不过我能看出来,老人并没有多少抱怨。他说,自己很乐意干这个不挣钱的活,也很明白这个洞的重要性,平时没政府同意,谁也不能进。 说起这个洞,杜老爷子滔滔不绝。他告诉我,当初发现猿人化石的经过很有戏剧性:由于龙骨可以入药,杜老爷子和村子里的人,30几年前就开始从这洞里挖龙骨到中药铺换钱,收入归集体,按交钱多少记“工分”,参加年终分配。当时龙骨每斤一毛九,牙齿是每斤一块九毛九,大部分都卖给了邻近的河南淅川县。可能是因为日本也有龙骨入药的习惯,“精明”的河南人就把收去的梅铺龙骨,经天津外贸口岸销往日本。1975年,日本在检查进口的龙骨时,发现其中有一颗猿人牙齿化石。于是,此事成为他们蔑视和嘲讽中国的笑柄,说中国科技落后,无法鉴定,只好鱼龙混杂“把祖宗的骨头当药卖钱”。我国的外交人员得到这个信息后,汇报给周恩来总理。总理立即责成中国科学院组织科考队赴鄂豫两省调查,后来就找到了梅铺镇的“龙骨洞”。 摸索在“猿人洞”里,我仿佛进入了时空的隧道,耳畔回响着远古祖先夯实的足音。据梅铺镇的相关档案记载:在洞里共发掘了17颗猿人牙齿化石,并且出土了大批有人工打击痕迹的石器,以及豹、熊、弥猴、大熊猫等二十多种动物化石。古人类专家认为,“郧县梅铺猿人”生活在距今大约五十万至一百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是继北京猿人、陕西蓝田猿人和云南元谋猿人之后,又一重大发现。它的发现,不仅扩大了我国猿人化石分布点的研究范围,还为研究人类的起源,特别是我国古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靠资料,具有重大的科学历史价值。 中国的鄂西北,乃为人类神圣的故乡! 其实,除了猿人化石以外,梅铺镇还是“恐龙故里”:在1997年8月,该镇李家沟村境内发现了距今约为9000万年前的“鸟脚类恐龙”骨骼化石群,这是全国少有的集恐龙、恐龙蛋于一地的奇观,引得考古学家蜂拥而至。通过地质勘测证明,今天梅铺的所在地,远古时曾是一片沼泽,亿万年的沧海桑田,使史前古沼泽如今变成了突兀的山峦。
|
转自:http://www.luopan.com/travel/review_detail/3103950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