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以色列游记——哭墙前的祈祷 |
[游记]以色列游记——哭墙前的祈祷 |
2007-07-16 |
以色列之八—Jerusalem In General 发点以色列概貌了,零零散散的,整个人也并不舒畅,有点无形的压力,也很拘束。加上天气的炎热干燥,实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所以图片其实也很沉闷,许是因为这条本就是苦路,本就带着一种浓重的心态上路。 Olive Mountain上的一颗古橄榄树,已有2000年的历史了。这看起来像片废墟的保护地内有三四棵2000年历史的橄榄树。 在橄榄上的一个角度一览整个耶路撒冷老城,全貌凭我的相机是拍不下来了。一不小心拍下了导游先生毛茸茸的手,回来之后才发现,我晕~~~当纪念我就留下来这手吧!附近有卖全景图的,开价10 Nis,后来在城内我们同样的图开价仅5 Nis,恐怕一番bargin之后还可以更便宜呢,景区就是如此。这边图画的下半幅是一片墓地,正统的犹太人死后都葬在这里。 图片压缩到很小,房子越来越看不清了,呵呵,不过中间那个黄顶的清真寺还是可见哦,这个就是The Dome of the Rock,还算是比较雄伟吧。 耶路撒冷老城一共有6个门,我们从这个门进入老城。我想也许很大程度上,因为导游是一位犹太人的缘故吧,进入这里便是犹太区。这面墙上的印迹不是其他,而是子弹的痕迹,犹太人为了争夺自己的地盘也好,为了保卫自己的地盘也好,一切都有过的争斗历史都留在墙面上了。也许是石头起来的建筑的好处就是能够保持印迹的清晰。尤其是踩在通向这头门前的一条小路上时,脚底下感觉到的光滑,更是让我有种惊心的感觉...似乎脑海里浮现出很多的打斗血腥场面!上帝到底会做些什么呢? 这里从犹太区通向穆斯林区,导游将它叫成brige,因为从左右护栏上往下看,可以看见的墙深度有60米,以前的地基保存完好。也就是说这里不断的被摧毁,不断地被建起,现在的耶路撒冷已经高于古耶路撒冷60米。似乎那种精神也真的只有犹太人才具备,赶不散杀不绝,回到故土再建家园。 苦路上的一段,下次再发Jesus在苦路上走过的14个站点的某几个,因为我们没有参观到全部。事实上,这条路也并不是Jesus当初走过的路,原理同上,因为这里经过反复重建已经比原来那条路高出了很多,所有虔诚的教徒都深信那种spirit still exists。我对此也深信不疑,因为我们的宗教本身就是一种意识上的东西,而许多的故事只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很多的故事不可否认的存在人为润色的可能性,故而我们知道有“神话”、“传说”两个词。当然,我是没有资格论圣经故事的真伪的,解释清楚这一点很重要。 走过老城,又是在车上草草观察了一下耶路撒冷新城,经过法院、国防部、财政部、国家电力局、博物馆等等等等。这个横幅挂于总理办公楼前,同样的横幅大大小小排满了周围一圈,还有很多人看守,是为Demostration。导游解释道,绿色文字从右到左依次是以色列总理、国防部长和军事部长的名字,红色文字是“resign”的意思。呵呵,那几个名字我不愿意关心,尽管新闻报道中出现频率很高,可是我还是说不上来。不过他们都“滚”了的话,若真能出现一位领导人能平息这里的一切,倒算的上是上帝派来的使者,这片土地上的福音...... 这里一片又是从背面看连成了片的国家各政治机构。我们绕了一圈就该走回头路了!耶路撒冷的房子90都是石头堆成的,这些政府大楼统统都不例外,而且外面的颜色还是岩石的自然色,仅是白的程度有点区别,但每幢楼又会是相对统一的一个色调。一开始我还傻乎乎的崇拜他们造楼房的工程浩大,因为要挑相似颜色的石头。问了导游才知道,原来这里的岩山,在同一个地方开采就会是几近同一个色彩,于是一幢楼的岩石也必定就是从同一片岩山中开采得来的啦!呵呵,又傻了一会! 相关链接: 以色列之十—The way back |
原始链接:http://www.blogcn.com//user15/sailingfog21/blog/41829082.html |
转自:38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