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之武汉归元寺、黄鹤楼

[游记]游记之武汉归元寺、黄鹤楼

2008-06-10    hexun.com

【游记之 武汉-归元寺、黄鹤楼】 [原创 2008-05-26 23:28:51]

游记中断了好久,一个天灾,搞的全中国都不得安宁,老天爷这次,真不知道想要干啥,弄的这么惨,尤其好多可爱的小孩子,都好无辜...心情沉重好久...

转回游记

我是25号下午的火车从西安出发,26号早晨就到了汉口。就在到武汉之前查询火车车次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武汉是由三个地方组合而成的,分别是汉口、武昌和汉阳。汉口比较繁华,武昌学校比较多,尤其是武大就在武昌,汉口相对来说,工业比较发达一点。

话说,还记得在火车上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让我记忆比较深刻的事情。在我们大概再十多分钟就到汉口站的时候,火车一直是临时停车的状态。忽然,就有一个中年男子跑到我们这边去问列车员(因为我的座位是靠近列车员休息的地方)可不可以开车门让他下去,说他上厕所的时候把钱包给掉下去了,,他也算是比较强的,这都可以掉的下去==,想当然尔,列车员是肯定不能开车门的,第一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开车,第二,万一出事,她负不起这个责任。可是这个男子非常着急,说主要很多的证件都在里边之类的,又去找了另外的一个列车员,当然也是同样的结果。

结果这个男的,一不做二不休的,拿着行礼,就从车厢中部可以打开的车窗爬了出去==,我们一整个无语状态。火车呢,就一直停在那个地方没有动过。过了一会,发现那个地方有骚动,结果就看到内爬下车的男人,又拿着行礼,被人拉了上来==

只能说,这个人,还不是一般的强,运气也不是一般的好,居然车还米开,然后还真的把钱包拣了回来。

其实,去武汉玩,主要是为了见两个关系很好的网友,嘿嘿,大家都是56fan,而且聊的很开心。26号的早晨,就是其中之一的fan去车站接的我,直接杀去宾馆梳洗了下就出门了。

大家都知道,武汉最最有名的小吃就是鸭脖子,名不虚传呐,绝对的好吃。我们买了周黑鸭的,味道很够,还被朋友带着去吃了其他的小吃。感觉不错的说,尤其对于我这种爱吃的人来说,绝对的好地方啊~

中午吃过东西之后,我们就去了归元寺和另外的一个朋友碰头了。虽然我碰到寺庙还是会烧香,不过,嗯,有人信基督的,所以我就只是走马观花的看了下,据说,归元寺在武汉,算是比较有名的,而且,去的人都会比较多,尤其是到了特定的日子,呃,具体的我给忘记了,汗,MS初四好像...

归元寺是清顺治十五年(1658)浙江僧人白光、主峰来此创建的。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地全国重点佛教寺院。现为湖北省佛教协会和武汉市佛教协会的所在地。这里古树参天,花木繁茂,泉清水绿,曲径通幽,是汉西一境,取归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门的佛偈而命名。归元寺由北院、中院和南院三个各具特色的庭院组成,拥有藏经阁、大雄宝殿、罗汉堂三组主要建筑,占地面积17500多平方米。

北院的主要建筑是藏经楼,是一座两侧五开间的楼阁式建筑,高约25米,顶为大脊,鱼角搬爪,飞栱飞檐,古朴玲珑;当面为四柱通天,双凤朝阳,五龙戏珠。整个建筑精巧壮观,金碧辉煌。这里藏有许多佛教文物,除藏经外,还有佛像、法物、石雕、书画碑帖及外文典籍,是国内收藏佛像较多的一个佛寺。1935年太虚法师出访缅甸时,仰光的佛教徒赠他一尊1吨多重的玉石雕成的释迦牟尼佛像,就供奉在这里。这种佛像在我国只有三尊,其他二尊分别列供于北京和上海。藏经阁里收藏的佛经有:清代《龙藏》一部,宋代影印本《碛砂藏》一部,清末民初上海印《频伽藏》一部。另外还有两件珍品:一是清光绪元年(1875),湖南衡山69岁老人李舜千书写的佛字。佛字是在长宽不超过6寸的纸上,由《金刚经》和《心经》原文共5424个字组成。每个字只有芝麻大,肉眼分辨不清。用30倍放大镜看,笔力挺秀,是书法珍品。另一件是武昌僧人妙荣和尚刺血调和金粉抄成的《华严经》和《法华经》,字体娟秀,堪称精品。

中院的主体建筑是大雄宝殿。该殿初建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后经多次维修。现大雄宝殿是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重修。大殿正中供奉着释迦牟尼坐像,两侧为其弟子阿难和迦叶像。释迦偏袒左肩,结跏趺坐,庄严静穆。佛像后背是用樟木雕刻而成的五龙捧圣的图案。佛像前还有韦驮、弥勒、地藏像。佛像后是一组海岛观音像。只见海岛观音赤足站立,左右侍立着一龙女和童子,背后是一面高达八尺的泥塑悬崖峭壁,足下碧波万顷,怒涛汹涌。整个塑像向前倾覆。人们仰视上去,只见观音衣袖似在飘动,正在汹涌的波涛上迎面向你走来,增加了宗教艺术的感染力。佛像前的供桌,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木刻珍品。供桌高4丈8尺,横阔1丈2尺,深宽2.5尺,前嵌垂栏,宽1.5尺,高0.6尺,其间分为五格,深画镂空。图案描绘的是唐玄奘取经回长安时,君民夹道欢迎的场面: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西游记》人物,有李世民以下文武百官、侍卫、庶民百姓;有亭院殿墙,车马山水,幢幡宝盖,香炉蜡台等一应俱全。综观全图,繁复活泼,盛况空前。垂栏下沿为五龙云彩,周围匝绕,以四虎腿支地,生动有力。相传这一樟木雕刻由十人历时一年才完成。

南院的主体建筑是罗汉堂,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咸丰二年(1852)毁于兵灾,光绪二十一年(1895)重建,1902年完成,至今有二百年历史。民间有句谚语:上有宝光(成都),下有西园(苏州),北有碧云(北京),中有归元(武汉)。是说这四个寺院的五百罗汉堂是最具代表性的,是佛教塑像的精华。中国汉地佛教供奉五百罗汉是从五代时开始的。当时,吴越王钱氏在天台山方广寺造五百铜罗汉。五百罗汉的名号,最早见于五代的《复斋碑录》,惜今已不存。另有南宋绍兴四年(1134),高道素所录《江阴军乾明院罗汉尊号碑》,将五百罗汉一一起名造姓。归元寺的罗汉堂布局成田字型。四个小天井给庞大深邃的殿堂提供了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罗汉依田字排列,殿堂里尽管安放了五百多尊塑像,却没有拥挤之感。这种建筑格局既巧妙又合理。这里的五百罗汉是湖北黄陂县王代父子用九年时间塑成的。黄陂至今是湖北的雕塑之乡,有悠久的泥塑传统,技艺娴熟,艺人辈出。据《归元丛林罗汉碑记》,归元寺的五百罗汉,是以南岳衡山祝圣寺的五百罗汉石刻拓本为依据,进行加工提炼,创造而成的。工艺上采用脱胎漆塑,又称金身托沙塑像。先用泥胎塑成模型,然后用葛布生漆逐渐沾巾套塑,称为漆布空塑,最后饰以金粉。它的特点是抗潮湿,防虫蛀,经久不变。两百年间罗汉堂几次受水灾侵袭,但水退后罗汉仍完好无损。

因为有禁忌,就没有怎么拍归元寺的照片。

看了有点让人恶心的乌龟==
这个池子里,好多的乌龟,还有鱼...

归元寺的门票10元/人次;假日如五一三天十一七天等20元/人次,春节三天40元/人次。

看完归元寺我们直接坐车去看了黄鹤楼。

到武汉玩,咱最主要的就是要到这黄鹤楼一游,从小到大,耳边总有李大诗人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总想要见识一下,这黄鹤楼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

历史沿革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之称,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筑城为守,建楼以瞭望。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

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矾头,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使不少江夏名士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

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飞檐5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登楼远眺,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三镇风光尽收眼底。

黄鹤楼的形制自创建以来,各朝皆不相同,但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与岳阳楼、滕王阁相比,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这些数字透露出古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和伦理表意功能。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整座楼的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

元代的黄鹤楼模型

明代黄鹤楼模型

转自:http://nie56sx.blog.hexun.com/19543319_d.html62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