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武汉第二日——省博物馆,东湖,武昌城,夜汉口 |
[游记]武汉第二日——省博物馆,东湖,武昌城,夜汉口 |
2008-06-27 sina.com.cn |
这次预计半个月的长途旅行中,我会尽量坚持每天上传一些照片,并随意写一些文字记录,随时记录下足迹和心情。旅行结束后,有更多时间的时候,会做一些专题,并更深入细致的写一些旅行感受。 在武汉的第二日。 本想早晨起来后去“户部巷”过早,也许这几天是太累了,昨夜睡得很香,根本没听到闹钟,睁开眼已经8点半,这不是我在旅行中一向极度亢奋的作风啊。不过这次旅行的战线很长,还是要充分休息,以备打持久战。 此刻窗外的江汉路已经是熙熙攘攘,赶紧整理好自己准备出门。 这是酒店走廊里的公共上网区,每天路过,很适合对镜子自恋哈~~ 不准备专门去户部巷了,但不能放弃每一天在武汉过早的机会,往往最平民的小巷里,能找到最真实的味道。发现武汉这个城市有个特点,城市的各种侧面之间相隔很近,切换很快,走出现代时尚的江汉路步行街,很快就是生活气息浓郁的市井小巷。 跟着当地居民排队等待即将出锅的豆皮,偏偏到我这里所剩无几,只好咽了咽口水离开。转到旁边阿姨的小摊上,买了一个糯米卷油条,1.5/根,比户部巷更便宜。阿姨推荐我吃甜味儿的,并很配合的让我拍照。糯米我是喜欢的,只是油条有点儿硬。 天气很闷热,也是武汉的特点之一,趁此感受一下大汗淋漓吧。也没有计划好去哪里,就随便上了个去武昌的公交车,反正大部分景点都在那边。又转了个去省博物馆的车,竟然迷迷糊糊的在车上睡着了,司机用“标准的武汉话”叫了我两次,俺这才大梦初醒,感谢我所遇到的武汉人对我这个独自行走的旅行者的照顾。 湖北省博物馆非常值得一去,并不仅仅因为它是免费开放的国家级博物馆。这里再现了荆楚大地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之精粹,收藏了20多万件历史文物,稀有珍品众多,馆藏的郧县人头骨化石、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元青花四爱图瓶梅举世闻名。 这里绝对可以用上一天甚至更多的时间细细品来,建议特别感兴趣的朋友,租个讲解机,边听边看。 炎炎夏日里,这里还是个避暑的好地方。。。各种主题展览和艺术珍藏绝对让你惊叹,连我这个“没有浓厚历史情结和素养”的人,也至少能觉得,咱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实在是太深邃、太璀璨了。 虽然我看不太深入,但这里的每一件珍品都让我忍不住按下快门。 以我有限的知识和记忆,下面这四种珍品分别是——秦汉时期的木制漆器、梁庄王墓出土的金花丝镶宝石带、战国时期的青铜器、@#&*白陶器??俺也忘了。。。 这个就是最著名的曾侯乙编钟了。看到它的第一眼,我很想用壮观来形容它。 这张照片,在我的“指导”下,那个小保安给我拍了N回,才勉强清晰。他一定被我搞得不耐烦了,但还是非常配合,非常感谢。 博物馆内出售一些纪念品,一些有关馆内藏品和文化研究的书籍值得收藏,还有编钟演奏的CD也很有收藏意义,但因发行量较少,价格小贵。 省博物馆就位于东湖风景区。逛到中午时分出来后,正是最热的时候。如果真的赶上那种烟雨蒙蒙的凉爽天气,真想沿着东湖岸边,悠闲的走走,拍拍照片。今天,就只能坐车转转了,既然只能是匆匆过客,只好直奔主题——磨山风景区。 附近有植物园、梅园、磨山风景区公园等几个景点。如果春花灿烂的日子里,去公园里也许是好选择。可我实在不喜欢顶着大太阳去看那些人造的景观。发现公园外有些当地农民经营的小船,于是,租了条小船(价格要狠侃,千万别心软),大爷“开”船(电瓶船),我拍照,就算湖面泛舟了:) 正是中午时分,也不是节假日,湖面上人很少,很宁静,偶尔有快艇飞驰而过,搅乱一方宁静和本小姐的美梦。。。 大爷的摄影技术,还不错哈~~~ 在靠近磨山的这片湖面,基本上可以看到磨山的几个“著名景点”。要说东湖,比起我没去过的杭州西湖、扬州瘦西湖那些美女,也许就算相貌平平吧。不过那些美女们我也没亲见,此刻俺眼里的东湖,已经足够让我心旷神怡了。要不是大爷非常热情而健谈的和我聊天,我一定会带着美梦,沉睡不愿醒了。。。只是,大爷带着十分浓厚地方口音的普通话,我只能一直“嗯、嗯”故作同意似的点头,有如和老美说话时,听不懂时,就一个劲儿的“yeah,yeah。。。” 另一侧的湖面上,有这种更为传统的木船,有点“一叶小舟湖中飘”的感觉。但从风光上来讲,这边也许逊色几分。 最近迷恋写意派的拍照风格,好像还是不太得要领。 上了岸,拍拍照,近下午三点了。只有早晨那根糯米包油条垫底儿的肚子发出了严重的抗议,磨山公园门口没什么吃的,唯一的一家商店兼餐馆,墙上挂着快餐店千篇一律的炒菜米饭的菜单,两间蒸笼似的小屋,让人相当没心情,赶紧撤。 磨山公园门口有“旅游专线车”,其实还是公交车,回城中心不过2块钱,非常方便。晕晕乎乎的我,在车上又睡着了。到阅马场下车,打算去首义园找东西吃。 首义园也是一些旅游攻略书上推荐过的小吃一条街。本来很饿,对这里给予了极大的希望。也许不是饭时又不是节假日,一进来就觉得异常冷清,吃饭者寥寥。走了两圈,各个摊主都无精打采的样子,锅碗瓢盆大多是冷的,全然没有户部巷的热闹和红火,竟然还要像商场美食广场一样买卡消费,看来早已经失去原味。尽管我很饿,但还是“摸了摸肚子,不带走一块豆腐……”走人!还是奔去户部巷。 离开让我失望的首义园,又遇黄鹤楼,到底是武汉的标志。 其实黄鹤楼在其周边的各个角落,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它的风采。当然,登楼远望,应该别有洞天。本来我是计划一定要去黄鹤楼的,以完成游历江南三大名楼的夙愿。都说不登此楼不算到过武汉,不过,似乎很多人对这个翻修的著名建筑,没大兴趣。登不登楼,看我的心情了,50大元门票,真有点儿心疼。 黄鹤楼外,也可见老城的市井生活,竖立起宣传画的公路,正是31号奥运圣火传递的一段路。之前还在抱怨航空公司取消了我之前预定的30号的飞机,没想到恰好让我在武汉和圣火不期而遇,哈,兴奋极了。31号,我一定要来感受圣火。武汉的大街小巷,年轻人都在准备小旗子和印有奥运标志的T-shirt,我也做好了感受激情传递的准备。 我一直很不谦虚的认为,自己还是具有一定的独自行走的能力的,除了勇气之外,方向感尚可。于是,我在黄鹤楼的指引下,很快就找到了户部巷。 户部巷是那种让爱美食的人,一进去就觉得自己胃口太小的地方。就算我待在武汉这几天每顿饭都到那里,也不一定能吃得全。不过,把喜欢的,都留在相机里啦,找几样非吃不可的尝尝,就过瘾了。 北京的大街小巷都卖鸭脖子,不过,这精武路第一家的鸭脖子,怎能视而不见呢。买了锁骨和鸭脖子(吃哪补哪儿哈~~),售货小姐很贴心的立刻把手套递给了我,这么诱人的美味,哪能不赶紧尝尝?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d2b4101009f64.html104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