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道上松柏长 ——川陕道(三月二十四、二十五日) 离开昭化时,雨还潇潇下着。我坐车到了宝轮镇,然后转乘去剑门的车。 宝轮镇由于铁路和国道的便利,成为昭化地区的新治所,随着人口的涌入,高楼的建造,已是个相当繁华的城市。另一方面,享有嘉陵江、白龙江水运之利的昭化,已不复蜀道重镇的旧颜,只能作为今人凭古怀旧的遗址。 这是屡见不鲜的时代选择。 车从宝轮开出不久,雨终于停了。堆积在天空的云团,不知何时消融,云间露出了淡灰色的天空。天空渐渐明亮了起来,万物栩栩生辉,田野里的油菜花泛起金黄色的波浪,沾满雨露的绿叶闪烁发光。 过了三江沟,道路进入山谷地带。春天的剑河在布满碎石的河床中间流淌,水在岩石上起伏跳跃,飞溅起象雪一样秀美的浪花。两岸峰峦叠翠,剑河在峡谷之间绕来绕去行向远方,流水之美令人百看不厌。 车开了将近一个小时,峡谷越来越窄,路边随处可见打出“剑门豆腐”招牌的饭馆。不多久,高耸的剑门关一如预料中浮现在眼前。 我在距离剑门关一里的剑门关镇下了车,在下榻的剑门关宾馆里放下多余的行囊。见天色未晚,便按计划在镇上搭车前往十公里外的翠云廊。 这个小镇也是个新兴的产物,房屋几乎都是黑色的瓦顶,白色的墙面。排列得整整齐齐的房子,显得质朴但又缺乏个性。 因为是清明前的旅游淡季,翠云廊里没有游客,这样我可以自由自在地在这片茂密的原始林中悠闲散步。 这里除了树叶的绿色之外,几乎没有其他颜色。此时早已是雨过天晴,然而翠云廊里高达数丈的柏树遮天蔽日,将它的伞下笼罩在一片绿色的阴暗之中。雨水濡湿的绿叶呈现出明暗各异的姿态,一阵风吹过,凝集在枝叶上的水珠纷纷滚落下来,象一阵雨似地轻弹在我的身上。 就连那些生长在树身和泥土上的青苔,也在春雨洗刷之后,清晰地显露出碧绿鲜活的本色。水珠掉落在漂满浮萍的绿色池塘,绽开了一圈圈的波纹。 在这个绿色帘幕里,旅人的脸也映成了青碧色了。假如小睡片刻,梦境也一定是绿趣盎然的世界吧! 漫步在翠云廊的古驿道,无意中忽见一棵柏树旁孤零零地拴着一匹褐色的马,大概是供游客留影的。当我取出照相机想要拍摄的时候,不知是害羞还是厌恶人类,它轻轻地转身,藏身于树干之后。 登上五层高的翠云楼,俯瞰绵延了整个山峦的那一片绿海森森。古老的驿道从高处望去更象是两条林间小径。然而在整个封建时代,它是要承担北至昭化,南抵阆中、梓潼的来往通道。驿道植柏的历史往前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而后象蜀汉名将张飞、张绍父子,明代名吏李璧,建立了筑路植柏的赫赫功绩而名垂青史。追思古人植柏的用心,不由想到,在我们的身边,象这样造福后人、功在万世的远见卓识几乎已荡然无存。 回到剑门关镇,已是薄暮时分。米仓诸岭尽染上浓浓的紫色。 次日清早起来,先到镇口游览了姜维墓,然后去剑门关。剑门关扼川北咽喉,自古以来屡遭毁坏,又屡次修复,现在的关楼是一九九二年为避开川陕公路,从公路另一侧迁址而建。 剑门关是历史悠久之地,地底下到处埋藏着历史的碎片。秦惠文王遣司马错灭蜀置郡,正式将蜀纳入华夏版图。从三国时代蜀相诸葛亮最初建造了这座被称为“剑门天下险”的关隘开始,剑门关见证了历代无数的割据和讨伐。走在剑门关上,就是走在历史里面,我无法怀着轻松的心情踏上这座险峻巍峨的雄关。 迎着徐徐的清风,我登上最高楼,倚在墙垛上观看风景。雄关两侧的山崖刀削一般陡峭,向着关楼挤压过来。剑河从关楼之下穿行而过,发出“叮叮咚咚”的愉悦声音,河流的远方是连绵的山丘和梯田。 那种壮美的风景令我满足而归。 (记于04年6月28日) 作者:sadrosed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根据您的意见给予其他的处理。 阅读 6 次, 发表于 11点58分, 推荐给好友 hgb123去过的地方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