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五祖寺简介! |
[游记]五祖寺简介! |
2007-07-16 5zls.org |
[URL]http://travel.hg.net.cn/wzs.shtm[/URL] 五祖寺又名东山寺。位于黄梅县城东12公里的东山(一名冯茂山)。唐咸亭年间(670--674年)由禅宗五祖大满禅师弘忍创建,故名。明万历年间重建,清咸丰四年(1854年)毁于兵燹后又重修。禅宗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名僧神秀等在此参悟修行。寺内佛殿、佛塔成群,唐宋最盛时,有寺崐院数十栋,房屋千余间,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朝山香客多达十几万人。宋英宗亲书“天下祖庭”四字相赐。寺内现存有“大满天下祖庭五祖真身宝印”汉白玉印一枚和六祖坠腰石一块,石重15公斤,上刻有“龙塑元年,六祖坠腰石”字样。现有麻城殿、大雄宝殿、关圣殿、观音堂、白云阉、崐来圣阉、圣母殿、千佛殿、真身殿,以及方丈、禅堂、寮房、客堂、戒堂等,曲径重门,花荫竹影,相互掩映。 自寺前“一天门”达寺后“白莲峰”,行程长达3公里,遍布名胜古迹。著名的有:释迦多宝如来佛塔、十方佛塔、飞虹桥、大满禅师石塔、讲经台、授法洞、舍身岩、棋盘石、莲花洞等。其中大满禅师石塔为喇嘛塔式,建于石台之上,高5米,苍苔遍布,形制古朴,相传是瘗五祖权忍崐佛骨之所。白莲峰,孤峰突立,峰顶有白莲池,相传为弘忍手植白莲这处,唐宰相裴度曾有诗咏此莲:“更有一般人不见,白莲花向半天开”。在此俯瞰山麓,古寺藏幽,远眺庐山,锦屏乡翠翠,景色悠年。千余年来,来自国内外朝拜的信徒不计其数,文人雅士络绎不绝,各种题咏甚多。崐苏轼题有“流响”刻于石壁,欧阳修写有《游五祖寺》。 飞虹桥在五祖寺出门内侧。传为元代兴建。桥宽5.16米,长33.65米,高8.45米,以青石条构筑,单孔发券,横跨谷涧,状如飞虹,故名。桥面平坦,盖有过路凉厅,纵深六柱七间,粉墙青瓦,色调雅洁,两端以砖砌碑坊式的门楼,分别题有“放下着”、“莫错过”的横额,书体潇洒,崐笔力苍劲,乃清代蕲州名士王万彭手书。桥侧嵌石一方,上刻楚人蓝军恒题“东山突起镇中央,玉带双飘锁凤凰”,概述此山之形胜。桥下泉涧幽曲,其源出于白莲峰前,飞崖挂壁,奔流不息。 十方佛塔又名诸佛塔,或名七佛塔。在五祖寺花桥下侧路旁。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建。用青色砂岩,单件垒砌,八角七层,高6.36米。下设莲瓣束腰须弥座,其上第一层塔身正南面设一佛龛,龛顶上镌刻“十方”二字。龛底下镌刻着一个大佛字,其他7面镌刻七如来的名字,即“南崐无多宝如来”、“宝圣如来”、“妙声色如来”、“广博声如来”、“离怖畏如来”、“甘露玉如来”、“阿弥陀如来”等。二、三、四层的正确刻有佛龛,中置佛像,形制俊俏,结构谨严。 释迦多宝如来佛塔在五祖寺前一天门。据塔身铭记为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建。系用素面灰色砂烂岩石砌成,五层八方,高5.3米,底层高0.8米,围粗3米,以上各层按比例缩小,各层均为整块麻石凿成,下设莲瓣束腰须弥座,束腰八方各设有挺拨劲健的托塔力士一尊。座上置塔身,崐形如立鼓,其南面凿佛龛,内供佛像端坐,龛右镌刻“释迦多宝如来佛塔”8字,左刻募化建塔人姓名。其上为山花焦叶式出檐。每层形制结构基本相同,最上一层设莲瓣宝盖,盖上有覆钵和宝珠顶刹。塔体端庄稳重,雕刻秀雅玲珑。 |
转自:http://5zls.org/ShowPost.asp?ThreadID=1311066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