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张谷英村游记 |
[游记]张谷英村游记 |
2008-03-16 mipang.com |
1194755556_0.52435900s 踏着脚下坚实的石板,平整的石块给我的脚掌以一股真实的强劲的力量,我甚至觉得脚下的路是会呼吸的,它的脉搏撼动着我的灵魂。每走一步,我都对自己说--你现在走的是将近六百年的古道,六百年啊-——多少沧桑就这样滑过了古镇的街角,滑过了那深深的院井,。 村头的广场小却开阔,淡淡的青色砖石铺就,正中点缀出一条小道用碎石块拼成一个个福字,宽度约容一人行走,从广场的西端延伸向“当大门”(家族祠堂)的门前,走进祠堂,有一种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只见黑底蓝字的对联和匾静静的向我们展示着古屋的文化底蕴。在神秘气息颇浓的弄堂过道里走着,岁月在这些房子里面留下了无数的痕迹,木头开始变得黝黑,落满灰尘。从天井里直射下来的光也象是历经风雨般的沧桑,朦胧的笼罩着古老的院落,好似舞台的聚光灯悠悠的照耀着这古镇昨日的辉煌与今日的寂寞。看居民家那雕着或人物花鸟或传说或有吉祥寓意的图案花纹的木窗和木门已觉惊讶,没想到连偶尔出现的石柱子的底座居然也是雕得异常精细的花纹,而墙也明显的具有一种特别的味道,是古朴是沧桑?难以说清——据导游介绍,砌这墙首先将砖四面磨平,再将糥米汤与石灰搅拌后粘上,这样做成的砖墙,灰路极小,不超过2毫米,砖缝相对,钉子都难以钉进去。而且大屋经历将近六百年的风雨,墙体没有丝毫倾斜的迹象,在我国建筑史上堪称一绝。巷道的防火功能也是一绝,大屋内共有长短巷道60多条,总长1459米,巷道的两面高墙直抵屋顶,如遇火灾,只要将瓦撒开,就能立即截断火路,使之不能蔓延开来。现在,大屋的墙上随处可见一些防火的警示,比如——穷柴弯富水缸,预防火灾记心上!防火重任,重于泰山``````` 走出沉寂的屋子,一条清冷却婉约的渭溪河,延绵不绝的浅唱着,几百年如是。挨着溪,有一条建于清顺治十二年的廊,张村人给它取了一个简单却宛转动听的名字——畔溪走廊,它和渭溪河就象是相依相偎的情人抑或老友,溪水轻吟浅唱,走廊依水静默,两情依依!! 群居在四面的张村人安闲的生活着,不受外界的干扰,与世无争者比比皆是,惟有少数不甘寂寞的人家,为景区游客提供着食宿,见有客人进村便热情引路。也有在自家门口摆上个小摊卖些家中多余的干菜,小孩玩具,各种小饰品之类的 绕了一圈又回到了村口,豆腐坊的老人仍旧不知疲倦的伺候着豆腐——这是家传的手艺啊,豆腐脑悠久的香味就这样在张村飘了五百多年!
|
转自:http://www.mipang.com/blog/6091.50d.htm40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