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童年的记忆的主画面,离不开汨罗江、屈子祠、京广线、火车站、汨罗一中…… 屈子祠 屈子祠、屈原路、九歌广场、楚雄中学……中学的时候去屈子祠我会带上小本子骑单车去屈子祠独自瞻仰,许多次回来的小本子上总是藏满在屈子祠门口的银杏树下拣来的树叶当书签,当然还认真地抄写了他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渔父》 最多的时候屈子祠是我们小学、中学时代用来野餐、野炊的首选场所,屈子祠内是不准生火,更不用说野炊了,小伙伴们在辨认了一番写在石碑上的离骚的毛笔字体到底属于柳体还是欧体之后,就开始藏猫猫,去找所谓的“桃花洞”,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找到过。记得屈子祠门口有一家餐馆里面的“梅菜扣肉”非常好吃。 托着腮帮,面对着江水,想起当年屈原的尸体被打捞上来之后,脸部被鱼吃掉半边,她的女儿用黄金给他做了半边脸,下葬之后因为担心被盗墓者盯上,在汨罗江沿岸及周边地带包括汨罗江的上源平江地区一共造了72座坟。这就是屈子72坟的传说。 汨罗江 江中的小岛,当地人称之为“洲”,小岛上甚至会生长着树木,雨季来时,树木被淹没只剩下毛草一样稀疏的尖尖。秋季时,整个陆地又出现在江中,在骑单车沿着河堤往屈子祠的路上,不时可以看到江中出现这样的芳草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