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普光禅寺游记攻略之寻禅记普光禅寺 |
[游记]普光禅寺游记攻略之寻禅记普光禅寺 |
2008-06-10 yiqilai.com.cn |
普光禅寺属佛门五宗之临济宗,原管辖本境80余座佛寺,200余僧侣,常住僧侣达50多人。1919-1943年,曾先后六次在这里举行龙华大会,湘、鄂、川、黔数省近千名教徒在这里摩顶受戒,故有江南名刹之誉。 大山门上方有四个烫金大字“普光禅寺”,据说是乾隆皇帝的御笔,左右两边耳门上方分别题着“慈云普护”、“觉路光明”,按佛教的理解是佛法无边,庇护众生;慈悲为怀,普渡众生;一旦觉悟便前途光明。正殿大门上方有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大雄宝殿”金字巨匾,殿前檐柱上雕有两条金色盘龙,叱咤风云,栩栩如生。在大殿门扇上刻着许多人物故事,如唐僧取经、鉴真东渡、顺治皇帝出家、李自成爱将野佛到天门山修行、怀素写蕉和释迦牟尼从出生到成佛的全过程的浮雕,这些是其它寺院不能比拟的。大雄宝殿供奉着三世佛,在大雄宝殿东西墙壁有两块水磨石碑,磨制精细,光滑如镜,每当明月当空,石碑反射月光照影,大殿一片银辉,故有“月点灯”之说。又因设计诡奇,常有清风拂地,一年四季大殿地面吹得干干净净,“风扫地”由此得名。“月点灯”与“风扫地”是普光禅寺引人入胜的奇景之一,它体现了古代工匠对光学、建筑学的深刻领悟和科学应用。罗汉殿的建筑有其独到之处,最大特点是“曲柱弯梁屋不斜”。殿堂的立柱、横梁等 43个主要构件全用歪材。斗拱全由木铆衔接,不用一颗铁钉,而且牢固非常,天衣无缝,实为建筑中一大奇观。罗汉殿的上层是“圆音楼”,曾经是存放经书的地方。楼中藻井与罗汉殿相通,信徒在殿内焚香烧纸的烟气袅袅上升,飘散楼上,既防虫蛀又防潮气。保护经书真是别出心裁。圆音楼实为罗汉殿向北凸出的一座抱厦,纯木结构,其造型精美,结构复杂,与罗汉殿构成两层重檐歇山顶,正视一顶,斜看则出现三层飞檐。上层瓦面的水汇流到二层山尖,在交接处各设计一个开口木龙头,龙口置吊珠。雨水排注时,吊珠前后自然弹动,如同真龙戏水,既调节了注水流量,起一定缓冲作用,又避免山尖受到冲洗,其欣赏价值与实用价值兼备,堪称一绝。《湖南省建筑志》曾把这里的歪材、斗拱、梁柱、驼峰、工艺等作为古代建筑成就的范例进行了介绍;著名古建筑学家陈从周教授称赞普光禅寺是中国古代第一流的建筑。 与佛教寺院相邻的是道教场所。道教是我国汉民族固有的宗教,尊先秦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为教祖,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主要建筑有玉皇阁和高贞观。玉皇阁建于明朝晚期,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重修。三层重檐歇山顶,高14.6米。下层供奉的是五岳神和道德祖师,上层是玉皇大帝及金童玉女。高贞观是普光禅寺最早的建筑,建于宋末元初,它的特点是单檐歇山顶,全用大斗拱托梁,枋下垫特大雕花角背,殿内有两根象征方土方术的全栓;殿后两根檐柱与柱础之间承垫了一块厚约3公分的饼状木质,它可以散发上升的潮气,降低木桩直接受潮的系数,沿袭了唐宋建筑的特征,有较高的科学价值。高贞观属正一道。道者不必出家,只逢神圣节日,集中到观礼拜一次,供奉道教崇拜的最高神--三清神,平日里佛门弟子便“一视同神”拜敬香火,久而久之,佛门僧众相沿成习,香火十分旺盛,佛道相安无事,和睦共处,成了一大特色。这里还有两座牌坊,分别为嘉庆道光年间建造。牌坊上刻着“朱买臣负薪读书”、“李密牛角挂书”、“匡衡凿壁偷光”、“车胤囊萤奋读”等我国古代圣贤勤奋攻读的故事,宣统元年又修了文昌祠,这个道教建筑巧妙地将牌坊空隙作大门,后牌坊空门填石成为道教场所的前墙。 |
转自:http://www.yiqilai.com.cn/bin/view/travel/%E6%99%AE%E5%85%89%E7%A6%85%E5%AF%BA%E6%B8%B8%E8%AE%B0%E6%94%BB%E7%95%A5%E4%B9%8B%E5%AF%BB%E7%A6%85%E8%AE%B039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