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贵州旅游全攻略----湄潭水源洞介绍-北京邮电国旅(国贸营业部) |
[游记]贵州旅游全攻略----湄潭水源洞介绍-北京邮电国旅(国贸营业部) |
2008-04-13 51766.com |
湄潭水源洞于湄潭县城西8公里处的官吉乡文家场五里坡半山,是湄潭八景之一,人称“水源洞天”。水源洞中有水流出,经断崖落下而成为一条弯弯典曲的小溪,蜿蜒流经文家场大坝而去,此溪的源头在洞内,故称该洞为“水源洞”,溪流名曰“桃花江”。 水源洞洞口面南,洞旁有棵高大的漆树,山上长着丛丛灌木,拨开丛莽,才见洞口。洞口高仅1.5m,洞口高仅1.5m,洞内曲折幽深,道路险滑,上下左右钟乳石千姿百态,似人状物,惟妙惟肖,并且多数石钟乳呈乳白色、半透明,在灯光下晶莹闪烁,琳琅满目,构成一个神奇的世界。洞中时而宽大,洞厅可容数千游人;时而狭窄,游人需鱼贯而行。徐徐下行约百米,则可见两泓淙淙流淌的清溪汇于洞中,并注入洞中深潭内。潭底有洞隙,洞内之水由潭底泄出,至洞外断崖跌下,形成三叠瀑布。瀑高约百米,宽约15米,飞泉跌下,声若巨雷,水雾弥漫,如棉如絮。明末曹柱诗“波翻碧涧潮声急,日挂冰帘树影疏”是对瀑布最好的写照。著名科学家,原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住湄潭期间曾游水源洞,他在日记中赞道:“往观瀑布,颇类庐山三叠泉。但可以走近到瀑布下,是其佳处”。在湄潭,有不少赞颂湄潭水源洞的诗歌,其一曰: 水源洞天 五里山间半壁天,洞中泻出水涓涓。崖藏龙象源头远,树绕烟霞石径连。瀑布疑倾霄汉外,渔郎讶人武陵边。游人竟说飞云胜,惜未探奇到义泉。 湄潭水源洞的大错和尚钱帮芑曾写下著名的《水源洞记》,收入《大错遗集》和《红楼佛影》等书中,《水源洞记》中对该洞有详细描述:“……其洞之广,可容数千人。其顶石乳流注,四周上下凝结,有如人物、花草、器用之,不可名状。其洞口转入之路极险,一失足即颠仆,其下尤深,幕测其底。……中有潭甚深,其水涌沸,冬夏不息……。” 现在,已在湄潭水源洞外瀑布之上断崖处,筑了一道长堤,高5m,宽20m,泄水口宽5m,堤内蓄水成潭,有铁管将水引入电站,用以发电。
|
转自: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686639.html78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