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岩河南岸那万丈高的绝壁上,斜插着一根远远看去像是一根杉木条的物件。据当地老百姓说,那是明朝覃垕王留下的晾衣篙。 覃垕王是土家人心目中的英雄,是茅岩河的神。于是人们每每船过此处,总是翘首远望,向那半崖石壁投去无限的景仰。 茅岩河有一根覃垕留下的晾衣篙——茅岩河的老百姓就这么一代一代的口传着。 到了今天,终于有人不信,不信的理由是:覃垕王是明洪武元年举兵起义的,至今已逾六百年,如是木质的晾衣篙,风吹日晒,早该腐烂了。如是金属的,那么长长一根,少说也有几百斤,又有谁弄得上去呢? 有人查阅了《县志》,《县志》上也没有记载。 翻遍了大庸所有的史料,也没有关于这晾衣篙的文字记载。 于是有人想探个究竟。 80年代初,县里几个编史志的老夫子,从山那边的中湖请来一个采岩耳的年轻后生,计划从壁顶放绳索下去,想看看这晾衣篙的真面目。不料那后生准备不足,没带专用绳索,几个老夫子跑到茅岗一个桥梁工地上借钢缆,工地负责人听老夫子们一说,连说不行不行,说那钢缆笨重而且太硬,岩壁上无法把握,到时候弄出人命来谁也负不了责。老夫子们觉得工地负责人说得有理,便放弃了探险的打算。之后,几个老夫子益发老去,心中渐觉没有了那份雄心,编完史书便各自回家带孙子去了,此事自然不了了之。 到了90年代初,茅岩河岸边七年寨有几个年轻后生,带上绳索,一个个吵着嚷着要放索下去,想看看那晾衣篙究竟是木还是铁。去是太阳红火火的,不料走到石壁边,却忽然乌云笼罩,天上哗啦啦下起雨来,后生们觉得不妙,赶忙回头跑了。 几年后,茅岩河下面鱼潭修电站,筑起了拦河大坝,茅岩河变成了一座绿莹莹的水库。由于水位提高,那晾衣篙似乎看得更清楚一些,越是看得清楚,越是勾起人们想看个究竟的情绪。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七年寨的村支部书记坐在家里同几个年轻人闲聊,聊着聊着又聊到了晾衣篙,共产党员不信邪,支部书记大腿一拍说:“走,找几个胆大的再去看看。”于是,一群后生们带着绳索,牛皮哄哄地又来到了茅岩河边。大家刚结好绳索,你说怪是不怪,晴光光的六月天噼噼叭叭地下起冰雹来。 这帮娃们开始还硬着头皮撑着,想等冰雹过后再下去,不料冰雹越下越大,好几个后生的头上挨了几个,像是人扇的耳光。支部书记撑不住了,浑身一颤,叫一声:“有鬼呀”!拔腿就跑,后生们见书记跑了,便一窝蜂作鸟兽散。 之后,再没有人敢到茅岩河放索看晾衣篙了。 这样也好,就让它永远是个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