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两河口" |
[游记]"两河口" |
2008-05-22 sina.com.cn |
发现中国新美景之---“两河口” 2007-05-01 09:15:15 大中小 景区简介 历史背景 6月24日,毛泽东同志和中央来到懋功(小金县)的两河口后,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红军主力达到10万人,士气高涨。中央决定抓住这有利时机北上,促进全国抗日运动高涨。但张国焘站在右倾机会主义立场上,夸大北上困难,反对中央北上方针,认为现在是“总退却”阶段,向青海、新疆、川康退却,“卷起苏维埃旗帜”,苟安一隅,逃避斗争。 为了解决会师后的战略方针问题,中央于1935年6月26日在懋功的两河口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会上批评了张国焘的错误:一、批评张国焘在鄂豫皖第四次反“围剿”和擅自撤离鄂豫皖根据地的错误;二、批评张国焘不执行中央南下佯攻重庆、配合中央红军渡长江和放弃川陕根据地的错误;三、批评张国焘在茂县擅自成立所谓“西北特委”,内设政治局和成立所谓“西北联邦政府”,自封“主席”的错误。同时,中央政治局作出决议,即《中央政治局决定》:一、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党的战略方针是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在运动中消灭敌人,创建川陕甘根据地;……四、大小金川流域在政治、经济、军事条件上均不利于红军的活动与发展;五、坚决反对和避免战争退却逃跑,以及保守偷安停止不动的倾向。指出右倾机会主义的动摇是目前创造新苏区斗争中的主要危险。为了贯彻中央政治局两河口会议精神,中央军委制定了“松潘战役计划”。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f63f280100089m.html45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