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听涛山上,赤子其人(沈从文墓) |
[游记]听涛山上,赤子其人(沈从文墓) |
2008-02-25 xiangxiren.com |
[游记]听涛山上,赤子其人(沈从文墓) 沈从文优美的文字把我召唤到了湘西,那流经凤凰的沱江,那临江的吊角楼,以及小城中青石铺就的街道,多年来,我无法抗拒他们其大的引力. 沿着沱江,踏上青石板路,我们要去拜沈从文的墓. 静静的沱江,流淌着一种远离城市的和谐与静,被人们的脚板打磨的油亮的青石板,纵横交错成为小城的血脉.沈从文的墓就在"圭壁连植,镶美幽丽"的听涛山上.离凤凰老城的北门1500米,坐人力车10元. 从大道向右拾级而上,可见"沈从文先生墓地简介",在此可以了解到先生的生平事迹.右边岩石上有黎元洪提笔的"兴废周知"四字.再向右转弯处,有五尺高碑,这是著名画家黄永玉及夫人为纪念先生而立的,碑文是"一个士兵要不站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如今,游子终于回到了故乡的怀抱.日夜里一枕涛声,四季中满眼翠绿,一个与自然水乳交融的所在,一个与世无争的谦卑墓园,安息着"赤子其人"的灵魂. 由此向右沿小径而上,再左转,眼前既展现出一块有卵石铺就的小坪,中心立一方巨大的五彩天然石,状如云菇,取自山脚下的河床,这便是先生的墓碑.碑石正面,粗粗打磨出一方平面,其上浅浅的刻着先生的字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背面为张允和女士提联: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这是一首藏头诗,"从文让人"四字真真切切的道出了沈从文的性情品格与文章造诣. 先生墓地清幽,四周绿树环抱,墓地上和四周的草坪摆放着无数野花和竹编的蝴蝶,这些都是前来拜访的旅人所留下的.先生的墓碑在四周显眼的题壁之中,静静的隐身在与五彩石相近的山崖旁,毫不张扬地为家乡的山山水水增辉添色.先生的文章与墓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绕碑一圈,前后观而思之,那碑石,不能比拟成任何立体图形,明明有形,却无可言状,有天地早化之神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五彩石代表了先生的多彩的人生,上面的凹凸感表明了先生坎坷的一生,那碑石,如不规则的多棱镜,折射出五颜六色. 看惯了帝王陵寝与文豪大墓的人们,面对沈从文墓,不免觉得寒酸.我想墓地的规模格局,应是先生生前的用心.看墓人说:先生晚年曾回过一次故乡,亲自探看了百年之后的安息之所,选定墓址之后,对其制式格局作了交代.先生的墓地又是那么美,美的沧桑,美的安静,我不知道,世界上能有几个墓地,能这样沐浴人心,给我一片安宁清凉. (摘自<上海一周>) 窗外双樟依玉楼,千年合抱未曾休。
|
转自:http://www.xiangxiren.com/bbs/ShowPost.asp?menu=Previous&ForumID=49&ThreadID=251047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