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湘西之行 神秘的腊尔山赶场 |
[游记]湘西之行 神秘的腊尔山赶场 |
2008-05-22 sina.com.cn |
在腊尔山乡政府宾馆安顿下来后,我们一直在企盼---为的是一睹苗族同胞神秘的赶场,还有那神奇的艳遇! 苗族称之为“赶场”用我们俗话说叫赶集。到苗族不去赶场不算是真正到过,不光各种农贸产品丰富,价格便宜,而且还有各种难得一见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苗镇赶场还是苗族少女争奇斗艳的场所,一眼望去各种民族盛装,五颜六色,绚丽多彩。凤凰乡镇赶集,五天一集,几乎每天都有。腊尔山、禾库、山江者是苗族场,不光附近几个苗寨来此赶集,并且花垣、吉首、泸溪、麻阳、贵州松桃、铜仁、重庆秀山的商贩也常来此交易。可谓“三省赶一场”,物品之多,价格之便宜,民族手工品的精湛都是所有集场中数一数二的。我们见过几个苗族老乡,听他们说都是在前一天晚上就往这里来,翻山越岭,不比长征苦。说到这里,顺便介绍一下他们的日常生活:由于多山,加上交通不便,特别是有的人住在山顶,往往有的人一个月甚或几个月才下山一次,山上没水就更惨了,一个月不洗澡也不奇怪。 再转到赶场: 集镇中最醒目的当属身着盛装,脚穿花鞋,三五成群的苗家姑娘,这些苗家女子,眉似弯月,眼含秋波、笑靥迷人。衣服、裤脚皆缝有花边刺绣,腰上系有手编花带,图案新奇,色彩鲜艳,头上还扎着一大坨丝帕,真是好功夫!身上的项圈,手镯、耳环、牙钎、裙链和银花都是银制品,既是盛装饰品,也是家境财富的显示。由于听了上面的故事,我们心虽痒,但又不敢造次,生怕被困在这里一辈子出不去,所以有姑娘给我们香蕉吃都不敢接,只是对人家傻笑一下。 银制品在这里太普通了,在腊尔山市场右边有个特殊的集市,除了成群结队,一窝窝的人群外没有任何摆滩的,苗人大都背着背篓或包麸,或头顶着银器,见到外乡(来)人就问:“真的哩,要不要,不信我试给你看。” 要说这里最便宜的就是烟叶了,一担,也就是人挑的两筐烟叶,1块钱,我的那个和我曾用牛粪烤红薯的兄弟,这位烟民兄弟,极度兴奋,无奈山高路远,只是称了两个烟丝带了回去。 说到吃饭,非常容易,随便走到一户人家,递根烟,买几个菜,跟主人家套套近乎,一顿丰盛的火锅就摆在了你的面前。我们10号人找了一户人家,饱吃了一顿,主人家收了我们10块钱,当时我们很不好意思,这连米饭钱都不够啊,但多给他也不收。也有户人家不收钱的,当时我们到附近写生,不觉饿了,便随意走进一户人家说明来意,主人家特别好客,捉了两只鸡便弄了两个菜,不过那鸡太纯了,只有鸡,呵呵,后来我们拿了20块钱给主人,他却不要,是我们硬塞到他手里的。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b9aa992010008b120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