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相约虹桥沟重走红军路(共享一篇旧游记,那以后就没出行过)

[游记]相约虹桥沟重走红军路(共享一篇旧游记,那以后就没出行过)

2007-07-18    

同每次临近黄金周时一样,离着国庆节还有一阵子,同事和朋友一见面就会问,“去哪里?”

自打劳什子“黄金周”这码子事儿降临人间之后,“去哪里”就成了该周前夕的一种流行问候语,其频率仅次于多年以前的“吃了吗?”彷佛你要不去个什么地方,就跟没饭吃一样丢人。

您瞧,黄金周要出门旅行的观念,已然都时尚成这样儿了,俺要是还在家呆着,那还对得起谁啊?特别是对俺这个曾经给人民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的老驴子来说,在家呆着那就更是逆历史潮流而动了。所以,俺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以免让群众误以为俺像个愤青一样喜欢反潮流,人言可畏啊,俺丢不起这个人。

当然,俺是不屑跟那种打小旗儿的旅行社走,所以喜欢上了驴行,俺这老胳膊老腿已经驴行了五、六年了。那时驴行还不像现在这样普及,说来俺大小也算个“先驱”了。后来开上了自己的私家车,叛变到自驾游行列,这才算歇歇疲惫的身心,没有背包驴行已经很久了。

但今年国庆不同,俺在严峻的现实下不得不重操旧业。今年五一已经举家自驾去过贵州和广西,花了一大笔钱,又加上俺家领导节日要去单位值班,所以继续自驾出游的阴谋终于未能得逞。俺家领导恩准俺一个人去驴行。于是,俺上了久违的驴友公社论坛。

熟悉俺的驴友们都知道俺是个孤独的自由主义分子——俺从来都没有固定的驴友组织,每次都是随便找个路线就出发,一不留神认识了很多人(那些固定队伍的驴友,所结识的也就是常在一起走的几个人)。这次也是一样“只认路线不认人”,在驴友宿营论坛第一页上草草浏览,很多队伍都宣布满员了,忽然发现了旗鱼的帖子,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小金虹桥沟,这种地方正和俺意,而且竟然还没有满员!

俺其实灰常讨厌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出门旅游的日子里去人多的地方。就在国庆几天前还有人约我一起开车去稻城,去这么“经典”的地方,也想得出来,经典旅游区里的人比天上的星星还多,脑袋不挤扁了才怪。看看那些很快就满员的队伍,其实大多是那个线路被人所熟知的,很多人去过了,当然就名声大噪。而俺偏偏喜欢没有多少人去过的地方,在天津时就喜欢和捷豹俱乐部的朋友一起去“探路”(如“石洞沟”,据说现在已经是经典穿越训练线路,而当年我们用了两天时间才找到出口)。

●D1(10月2日)——关键词:塞车

我们的目的地是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的两河口乡,第一天的车行路线为重庆——成都——卧龙——日隆,在日隆镇上的旅舍休息一晚。

车一进入阿坝,从一过卧龙开始就连连遭遇堵车。一来因为阿坝的旅游经典很多,去阿坝的车辆实在是多;二来当地的路也太窄,而且还时常有些路段在修路。好在我们是2日出发,堵车已经不算太严重,虽然遭遇塞车次数多,但是时间都不长,可以忍受。

一天的车程,坐得腰酸背痛。大家彼此也不十分熟悉,话不多,整个旅途乏善可陈,无甚可表。

●D2(10月3日)——关键词:红军

早上从日隆出发,继续向目的地前进。

日隆境内有座著名的山——四姑娘山。所以日隆镇上的马匹很多,一清早就看见很多当地人赶着大群的马出去做生意了。前面俺曾经说过,不喜欢人太多的地方,这就是俺即使路过日隆也对四姑娘山毫无兴趣的原因,因为它太有名。果然,在路过四姑娘山的双桥沟入口时,远远望去,排队的人群黑压压一片,让俺倒吸一口冷气,庆幸自己远离经典。虽然虹桥沟这条线路早在几年前就被驴友发掘出来了,但由于交通不便,一直未成为“经典”。

中午时分,到达小金县城以北70公里处的两河口乡(因地处抚边河与虹桥沟交汇处,故称两河口)。两河口曾经是红军首脑召开政治局会议的地方,公路入口处矗立着一座毛主席像。1935年6月12日,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两大主力在懋功达维地区会师,26日就在两河口召开了著名的“两河口会议”(它在红军史上的重要意义仅次于遵义会议),正是在这次会议上确定了红军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如今,当初开会的那个关帝庙,已经成了当地一个重要的红色遗址。那庙重修过,很新,当然是托了红军的福,关老爷既没这本事也没这福气。

吃过中饭后,一干人等从两河口向虹桥沟进发。虹桥山也是一座有着红色背景的山——红军在长征途中曾经翻越过八座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大雪山,其中就包括虹桥山。山间的虹桥沟是当年红四方面军南下的通道,当年毛泽东、周恩来率领的红一方面军几千名官兵曾在沟边苦苦等待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到来。

26人的装备由当地马夫牵着七匹马驮上山去,我们轻装徒步约三小时,到达当天的宿营地,开始扎营、做饭。

晚上点起了篝火,但并没有任何游戏和节目。这个队伍的人似乎比我从前接触过的那些人更显得内向,不大喜欢凑热闹;另外出双入对的情侣较多,更喜欢享受两人世界,对大集体生活稍有排斥,再加上天气也比较冷,所以基本上都早早回帐篷休息了。

晚上的明月很亮(6日就是中秋,月亮接近满月),甚至可以不用头灯。

半夜开始下雨,此行中晴朗的天气从此结束。

●D3(10月4日)——关键词:海子

早上拔营后继续向更高处的虹桥沟前行,我们的目的是去看海子。

虹桥沟中有鱼海子、大海子、黄崖海子等。据说很漂亮的鱼海子在另一个方向,由于时间原因在昨天已经被放弃了。剩下的大海子和黄崖海子如果都看完,时间也显然不允许。

从营地出发,上升的山路走了2个小时后,开始分别选择去大海子或黄崖海子。大海子位置更高,地点更远,单程要三个小时;黄崖海子相对较低也较近,单程要两个小时。9人选择了去看大海子,由秋风带队上山,其余17人由老狼带队,先到达当日营地卸下装备,再带着马前往黄崖海子。

大概因为喝了冷水,俺的胃口有些不舒服,又加上一路停下拍照,于是在去黄崖海子的路上掉了队,走在最后。路上曾经问过当地人“还有多远”,对方斩钉截铁的伸出三个手指说,“30分钟!”,结果俺走了两个30分钟,也没看见队友的影子,怀疑自己走错了路。终于又碰见一个当地人再次询问,竟被告知“还有1小时”,俺的信心大大受挫,一屁股坐在地上。想来想去,严重怀疑当地人计时的准确性,于是硬着头皮爬起来继续走。

终于遇见了正往回走的队友,问还有多久,第一个人告诉我“还有5分钟”,走了5分钟后遇见快快,又告诉我说“还有10分钟”,此时俺已经快疯了——原来计算时间的误差不光当地人有,俺们城里人也有!后来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俺终于想起了小马过河的故事,这才想明白,每个人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看见了黄崖海子,俺大失所望,原来这就是所谓“海子”啊,俺原来以为“海子”是一大片水面,而眼前不过是几条小溪流嘛!当地人说,这种一条一条的叫花海子,跟大海子是有区别的,何况现在不是丰水期,所以水面比较小。不过海子周围植物的颜色还算丰富,很漂亮,这才使俺疲惫不堪的身心得到了一丝抚慰。和俺多年来驴行的感受一样,往往一座山越往高处走,景色就越好看,所以才有这么多人拼了老命往山上爬。

在雪山下照了几张相,往回走时已经16点多了。一个牵马的老乡(大概是马夫的负责人)怕俺再落下,天黑以前回不去,就鼓励俺上马走。那匹马既没有马鞍也没有马镫,俺好不容易爬上去揪住马鬃,马一晃动俺就摔了下来。于是俺不敢再骑马,坚持自己走。马夫牵着马在后面跟着我,其实是催着俺(马四条腿走得多快啊),俺只有两条腿,只好三步并作两步走。走到一半,忽然开始下雪,求生的本能让俺一下子飞奔起来,两步并作一步跑,就听马铃在俺身后哗啷哗啷一阵乱响,俺回到营地时,快快他们也不过刚到没多久。看来人都不是无能的,只要是把潜能发挥出来,那比红军还红军。当年红军能有那么大毅力,那就是因为后面有追兵,跑慢了就没命了。

下了大雪,气温骤降。营地的地面也不够平,于是大家决定在老乡的窝棚里凑合一宿,26个人分别在四五个窝棚里度过了一个漫漫长夜。俺和另外5个队友挤在一个窝棚里,那“床”比俺的身长短很多,于是俺席地而眠。俺当时想,甭管哪里睡,累了的时候,只要能把腿伸直躺下,那就是幸福。

然而虽然腿伸直了,幸福却一直都没有降临,因为耗子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出来骚扰俺。如果不是耗子在俺上方的一个台子上老是弄出声响,俺是不打算跟这种小东西一般见识的。然而讨厌的是,它总在我们的气罐和水壶之间钻来钻去,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还两次把筷子弄到俺的脸上,俺不得不勃然大怒。不过最后的结果是,俺根本就抓不住它,俺一起身它就不见了,俺一睡下它就出来活动——俺怀疑它一定偷偷啃过《论持久战》,还懂得“敌进我退”,害得俺一宿都在跟这小东西斗智斗勇,直到东方露出了鱼肚白,俺也没真正睡着过。

●D4(10月5日)——关键词:暴走

夜里下了一场大雪,大地一片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今天的路程是一直走回两河口。这个地方是分别用两天上来的,而要一天下去,将近20公里山路哦!尽管下山的路比较好走,那也架不住距离远啊,俺大约走了5个小时才走完,这对于俺来说就算是暴走了。雪和雨一直下着,号称是防水的鞋子也不知怎么进了水(大概是有些泥泞的地方很深,过了鞋子的防水线),越走越痛苦。不过这点路对当年“万水千山只等闲”的红军来说一定算不了什么,也就相当于红旗河沟到两路口的距离吧(大家把“两河口”和“虹桥沟”风趣地说成重庆地名“两路口”和“红旗河沟”)。

暴走还不是让俺最郁闷的地方,毕竟锻炼身体也是驴行的目的之一。让俺最郁闷的是山上的雪景非常美,而俺这一天行军却没有随身带相机,而是把相机收进了登山包跟着马匹一起驮走了,没法拍照,这才是让俺感到遗憾的事。

为什么会这样呢?前几天一直把相机放在腰包里,可那20D单反相机机身770克,24-70mm的镜头950克,加在一起就是1720克,约三斤半的大铁疙瘩,就算俺的老腰像水桶,也禁不住这样的折磨啊!再者,雪对于俺这个北方汉子来说并不新鲜,于是就打消了拍雪景的念头……谁成想那雪落在川西红叶上的景色却是另一种迷人的风味,唉,看着那美景擦肩而过,俺急得差点老泪纵横……

为了尽快摆脱美景的刺激,腰上又少了三斤半成功肩负,于是俺的步伐很快,一鼓作气就下了山,跟前一天的掉队判若两人,一不留神就进了前三名。

俺从9时30分走到14时30分,用了整整5个小时。在两河口吃“中午饭”时,大家累得胃口都没了,3日那天抢着吃的同样饭菜,今天竟然剩下好多。

吃完饭集体登车,返程开始了。

车子并没有返回日隆,而是继续向北行至马尔康,再往东经米亚罗到达理县的古尔沟,晚上约10时在古尔沟住下。无独有偶,我们住的那家店正是2004年春节走孟屯时经过这里住的那一家,俺还记得当时在二楼的沙发上跟一群队友玩过“杀人”游戏。

●D5(10月6日)——关键词:期盼

和出来第一天一样,今天要坐一整天的车,而且需要马不停蹄地赶路,因为这一天是中秋节。当然,企图赏月的阴谋是注定要流产的,因为从10月3日看见最后一眼月亮以来,天气一直持续糟糕着,还时不时地下起雨来。

因为急着赶路,于是路上产生了许多期盼,总之每个人都各怀鬼胎。

中午没有停下吃饭,于是很多人一下午都期盼着吃饭。

路上有厕所的加油站很少,于是内急的人期盼着厕所。

俺答应老婆孩子回家过中秋节,于是期盼着快点到家。

虽然我们这车人并没有像自怀回来那次一路游戏一路歌声一路欢笑,却也乐趣不少。最有趣的就是在大家饥肠辘辘时议论美食的声音此起彼伏,从烤鸭到大闸蟹,从红酒到二锅头,从火锅到自助餐……这样的讨论既滑稽,又有点残酷。

俺说得最多的是宋记烤鸭,虽然俺放进嘴里的是压缩饼干。住在江北的队友也纷纷响应,遂决定下周的FB聚餐就在宋记烤鸭举行。

原始链接:http://www.youran.cc/bbs/read.php?tid-18604-page-e-fpage-1.html
转自:62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