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湖南大围山游记 |
[游记]湖南大围山游记 |
2008-06-25 xinli110.com |
浏阳东北行30公里至东门镇,沿途群山莽莽,水田横布,间有竹林数片。经过几个小镇和村子,从车上望去,敞檐黑瓦,典型的湖湘民居,偶有老妪坐于门前,安详地看身前几个孩童嬉戏,享受着生活的平静和简朴,只是不时经过的车辆扬起一阵阵黄尘,和着路上工地施工的嘈杂声,让人觉着有些躁动不安,山林、老妪和工地构成了真实的生活。 东门至大围山仍有十数里,在山间蜿蜒的道路上,除了有些颠簸的劳苦,沿途尚能移步换景地欣赏沿途的山峦和禾木。随着汽车在山峰间的穿梭,离大围山景区的入口也越来越近,海拔也逐渐升高,民居逐渐稀少,山色越来越苍翠,天空越来越湛蓝。 自景区入口,可沿山间公路坐小吧至山顶,但大凡林壑优美者多在幽僻之处,真正欣赏大围山风光美景,还是走沿山涧溪流开辟的一条山间小道。 沿溪行,逐渐深入山内。因前两天下过雨,溪水颇激,落差大处,遂成瀑布,峰回路转,不绝于眼。 大围山的美就美在溪水和瀑布,水赋予了大围山以灵性,如果说山中的溪流组成了山中的整个乐章,那水落石上的水花和飞溅四射的水珠,便构成了极佳的音符。大围山的瀑布没有落差太大瀑布,落差最大的也不过三十米,但由于溪水发源于山巅,曲曲折折的山涧,足以让溪水任意地跳着各种各样的舞蹈向山下流去,大围山瀑布溪流的灵秀便表现在她的富于变化,水随石转,石因水布,自然的造化和时间的迁易,水流造就了溪流中四处散布棱角已经被磨平的石头,有大有小,有圆有平,有的作中流砥柱,又有的作阻流水闸,组成了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的瀑布石床,或高或低,或高低相成,或宽或窄,或宽窄并流。壁立处,瀑布飞流直下,大有一泻千里之势,落于石上,水花四溅如千瓣莲花盛开,又似珍珠蹦散;平缓处,水流从容流淌,不忘与大石相吻相依,映着溪边石上的青苔和树木,似穿着绿绸少妇风雅独绝,轻轻摆动着身姿。大围山的水清澈见底,清凉柔和,在水流经的己方,细沙铺底,鹅卵石堆叠,有浅处白色石头在碧绿的水中异常显眼,掬水湿面,眼明肌凉,酷暑全消。溪水至柔,但又至刚,不管山石如何阻挡,终究趁其间隙一路欢歌奔流向下,浅则积,满则溢,或婉转回绕,或直击立石,或似洪流奔放,或似细丝纤纤。山石总欲阻其归路,却被消平了脑袋,磨平了棱角,变的十分圆滑,水激处,苔藓不容其生长,卧于溪底的,渐渐被磨的平滑如砥。山间的野花和苔藓,最为明智,近水却不冒犯溪水,选个水不常流却湿润的地方,偷偷地生长,自得其乐,还用一簇簇的花朵形成鄙夷的笑容,讥笑石头的不知趣。花朵和苔藓是不怕石头的,只要有水的馈赠,她总能生活,像个不关世事的女人,生活的怡然自得,有在大石夹缝中悄然扎根,有在丛石杂乱中闲适开放。 沿溪可听山瀑奏出的和美乐章,快近溪瀑,便可听得轰轰的鸣声,没有潺潺小溪流水的柔绢,也没有大瀑一落三千丈发出的磅礴巨声,似海涛声,又似海浪声,但没有海涛有节奏,连绵作响有如春雷轰响,但又没有春雷那么闷,也不像夏日雷声雷霆万钧。近溪,可闻哗哗水声,但还是被轰轰不绝的鸣声所掩盖,而落差大处,便像听千军万马在嘶杀,瀑水落落于深潭,如炮声不绝,落于浅处似士兵呐喊,山风吹来改变了水流的落处,便如鼓声阵阵,炮声、呐喊声、鼓声交织在一起,不分清浊,直贯耳中,而远近大小溪瀑的声音齐作,更让人琢磨不透到底多少兵马埋伏在这山中,但却无紧张的感觉。溪流平缓处,有淙淙声,有汩汩声,有哗哗声,有沥沥声,却一点也不显得喧闹,像一个山林中的隐士在缓缓抚琴,让人心里的烦躁顿时全无,再听着风掠过竹林和树木的沙沙声,好不惬意。溯溪而上,山路随溪流腾挪跌宕,有时需绕过一个山峰,这溪瀑轰轰的声音便隐隐渐小,至林深处,可闻鸟鸣啾啾,衬着远处溪流隐隐的轰鸣声,倒更显山林的清幽。 站或坐于落差稍微大的瀑布前平滑的石上,一边欣赏流瀑,一边享受溪水送来的清凉,你会乐不思归。其实常如人说的瀑布如白练,一泻千里,气势磅礴,规模宏大,我觉倒并不能给人心情的放松,真正的体验那种心无旁挂的闲暇,倒是这钟小瀑布,水肆虐的流流着,就在面前,她能很自然地涤荡人心中种种的喧嚣和尘垢,还调皮地用蹦出的凉凉的水珠挑逗你,让人觉着和自然这么亲近,心情会不自觉地放松。 |
转自:http://www.xinli110.com/luyoi/lyxw/200707/43242.html30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