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长沙岳麓书院

[游记]游长沙岳麓书院

2008-05-22    163.com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游长沙《岳麓书院》(原创)

游长沙《岳麓书院》

2007年10月27日下午,我交通大学机制34班的全体同学,在同窗学友国防科大校长温熙森夫人刘女士陪同下来到岳麓山下,游览、参观了闻名于世的湖湘文化摇篮—长沙《岳麓书院》。这里,可谓是中华文化南方版的活化石,他的一草一木,一石一砖、一景一屋、一字一画都深深吸引着我们。作为一个工程师、医师、教师的我更为它那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于斯为盛“的授教氛围所感动。

自古以来,岳麓山名扬天下。它的出名,不仅是由于山峰秀丽,清泉淙淙,以及近年来开辟的空中索道、吊篮等设施方便了旅客的游玩,而是山上古迹众多,名胜诱人。更重要的还在于在岳麓山下巍然挺立着一座饮誉干秋的《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世界上最早的高等学府。它始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宋祥府八年(公元1015),真宗皇帝召见书院周式山长( 院长),颁发了经书,并御笔亲书”岳麓书院“四个大字。从此“书院之称闻名于世,鼓笋登堂之人络绎不绝”。其时,受业门徒(学生)多达数百之众。

宋代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各地讲学之风盛行。当时全国拥有“四大书院”,即:湖南《岳麓书院》,河南《嵩阳书院》、《应天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缘于变迁、战乱、火灾 等原因,后三个书院早已湮没于世。而《岳麓书院》则从宋开宝九年建院到现在,已经超越10个世纪时空。这中间虽然书院屋舍毁建多次,但办学一直未停。从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起,书院更名为高等学堂,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千年学府。比起国际上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诸如:牛津(英),剑桥(英),巴黎大学(法),莫斯科
大学(俄)来,《岳麓书院》的创建和持续时间都是手屈一指的。

《岳麓书院》现存的屋舍、景观,大部分为清代遗留。80年代中,按原貌进行了修茸。书院的大门两边,挂着“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楹联,二门闾上,则书有“纳于大麓,藏之名山”的门联。现存的遗迹有:讲堂(当年朱嘉等著名学者为门徒讲学授业之地)、文昌阁、御书楼、六君子堂、湘水校经 堂,十彝器堂,崇道祠,赚溪祠,四箴言亭,半学斋,教学斋,文庙,赫曦台等十多处。较为重要的文物有:颜真卿、朱元章、司马光、朱熹等诸多名人手书石刻,欧
阳正焕(清乾隆御史)、王阎运(清著名学者)等人的遗墨板纸。讲堂厅上悬挂的金字木匾,大书为“道南正脉”,为清乾隆时所制。

《岳麓书院》现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亦是湖南大学所属中国古典文化研究学院。每年都要接待来自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观光客及大批旅游者。《岳麓书院》对湖湘文化的形成、崛起有着巨大的影响,《岳麓书院》可以说是湖湘文化的发祥地。

近代的湖湘文化与古代的湖湘学之间既有一定联系又有批判的继承。湖湘学是宋至清代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学派。它的主要倡导者、发展者周敦颐、胡安国、朱熹 等,都先后在《岳麓书院》讲学任教。从明末到近代,《岳麓书院》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重要历史人物,诸如王船山、魏源、曾国 藩、左宗棠、郭嵩轰、杨昌济等。书院在晚清改为学堂后,大批爱国志士如:唐才常、黄兴、陈天华等、革命先烈如:邓中夏、蔡和森等,都先后在此求过学。毛泽东同志在1916 年暑期曾寄居于《岳麓书院》,以后还多次寓居于此主编《湘江评论》、《新湖南》等进步刊物。这些仁人志士可以说是在湖湘文化和华夏文化的共同哺育下成长起来的。
他们成材后,各自又在政治、外交、教育、哲学、艺术、文学等领域内,业绩卓著,建树良多。他们的功绩和著述反过去又丰富和发展了湖湘文化及华夏文化。因此《岳麓书院》不愧为近代湖湘文化的摇篮,不愧为中华文明的见证。

转自:http://wenbo227290.blog.163.com/blog/static/4294918200710170374887833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