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长沙游记一:重游岳麓山 |
[游记]长沙游记一:重游岳麓山 |
2007-09-15 sina.com.cn |
已经不是第一次来长沙了,也不是第一次爬岳麓山了。 内有加班熬夜对身心的侵蚀警示,外有清新的山林想象诱惑,终于决定重游岳麓山,抖落一下疲惫,亲近一下自然。 主意既定,做了简单的准备后,晨起乘车,直奔此山。吸取了前次来时的教训,在桃子湖的前一站下了车——昨天才从网上得知桃子湖便是有名的堕落街所在,不过口腹之欲并不是我此行的主要目的,于是不做他想。 步行十几分钟来到岳麓风景区,却意外的不得其门而入。恍然想起,上次是从书院进入的岳麓山,这次既然不打算重游书院,就只能另觅他路了。 摸索了几分钟,尝试了几条路,终于在一位好心服务员的带领下找到一条山路,据她说此处上山无须门票,但是如果从大门出去可能会遇到查票,到时随机应变即可。我十分感激她的好心,至于门票嘛,能省是侥幸,不行就补票,为健康买单还是值得的:) 山路尽处横亘一条蜿蜒上行的公路,跨过公路则是继续相仿的山路。沿着公路下行约几分钟来到一片平地,晨练的老太太们娴熟的操练着太极剑,后面则是一座新亭。根据我的记忆,这里应该就是爱晚亭了。迫而察之,果不其然。 从这里开始,应该算是正式登山了。这回选择了右面的一条路,走出不远,便是清风泉。其实,是在远处先看到三三两两围泉取水的人,好奇上前一探,旁边的石头上刻有清风泉——岳麓第二芳润。水源被石头砌成井状,泉水清而浅,取水的人用塑料筒系上绳子作为工具。不知这里的泉水是否有什么神奇的养生功能,甚至不知道这里的水是不是真正的泉水,但我想来取水的人心里,至少都抱着注重健康、贴近自然的心,这种心思本身就已经是有益身心了,如此看来,水是什么样的水,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继续前行,路旁石碑上有刻着麓山寺的指示标记,于是便顺着箭头方向一路拾级而上。不知是因为工作日游人稀少的缘故,还是这条路不是上山主干道的缘故,一路上行人难得一见。倒是在这一路上,有不少近代湖南籍志士的墓碑,作为历史的遗迹。 与大名鼎鼎的黄兴墓、蔡锷墓不同,这里埋冢者的名声没那么如雷贯耳。除了在历史课本上读到过的著有《猛回头》《警示钟》的陈天华、在毛主席诗词中提到“前面了捉了张辉瓒”的张辉瓒外,其余的名字都不曾出现在我的记忆中。而一路行来,在每个墓碑前读一下逝者生平,敬仰肃穆的确发自内心: 从墓碑记录的文字看,这些革命者绝大多数都出生于十九世纪末,卒于二十世纪初。在那个国运衰落、民生多艰的年代,凭借一腔热血,抱定改变国家命运,追求自由民主的信仰。有的人,悲愤蹈水以赴死,有的人,起义失败而捐躯,还有的人,壮志未酬却英年早逝。二三十岁的年纪,多少今人在庸碌度日,还没有找到人目标和信仰,而他们就已经为自己的信仰奋力一搏,不惜拼尽一生。这些墓碑规模有大有小,碑文记载有多有少,有的碑文已经被磨平,平生事迹不复可读;有的墓碑上镌刻的是职务,并没有完整的姓名。但这些,并不有损于他们的光辉,有此一生,便不虚度。 潇湘之骄,英灵辈出。岳麓何幸,遍埋忠骨! 沿路经过熟悉的禹王碑,再前行不远便到了山顶。这一路走来,潮湿的空气已经令人大汗淋漓,而山顶更是雾气缭绕,俨然是天然的空气加湿器。由于山顶景观不多,且尽是些人造的休闲场所,因此稍适逗留,便开始了下山的行程。途经蔡锷、黄兴墓,走马观花式的游览了仰云亭、麓山寺、半山亭、白鹤泉、笑啼岩、二南石刻等,在舍利塔处驻足,默念了一遍心经,最后回到了爱晚亭。 依然寻找来时路出山,那里已经有人负责看守,可见这里也是需要门票进入的,只是我来的早了些,此处卖票人还没有上班。幸运的是,他并未询问我,于是顺利的出了岳麓山。 本次游山完美落幕,岳麓山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山林之美,更在于它蕴含的浓厚人文特质,引人追思遐想。我想,下次再游历这些景点,我会放慢脚步,细细品味、享受……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e32f02501000axe20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