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岳麓山游记 |
[游记]岳麓山游记 |
2007-08-03 testforum.cn |
岳麓山游记
借记忆中曾经的零星片段,牵挂出一段仙境神旅。
4月初,我去长沙探亲防友,约定了日子去好友静宜的学校找她,因好久不见太多话要说太多事要聊,便索性住在她的宿舍,中南大学女生宿舍。到晚上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伸出一只手去接雨滴,落在手上是冰冷的。
静宜此时走了过来,看我一脸叹惜,也不问为什么,只是笑着对我说:“我常常爬岳麓山,和同学一块,可欣赏美景,也可锻炼身体。”说完这句话,就和我一同站在阳台,看着在白雾笼罩中的岳麓山。
沿着后山小道一路前行,因为下雨的缘故,小道自然比较泞泥难行,但丝毫不损我愉悦的心情,痛快的呼吸着山林清新湿润的纯粹气息,感觉襟怀也轻松开阔起来。
静宜无疑是一个好向导,我们一路慢走,不知何时已到了岳麓主峰云麓峰,迎面跃入眼帘的是岳麓山云麓宫那幅“四面云山来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的对联,我没有那么高的思想境界,但面对如此苍茫大地,潇湘烟雨,也不由得感概前尘往事的烦扰,沧海一梦的消逝。
我们先绕石穿林,来到峰后幽谷,只见幽谷神秘的隐没在翠竹奇石的环绕之间,亭台古朴典雅的依着斜坡点缀着清幽的山谷;山涧泉水叮咚,经过昨夜雨水的加入,多一份激跃也染了一点浑浊,绕着石川而流。峰回路转,别有洞天。我想若是闲居在此山中,坐在亭台中观书弈棋,人闲花落,鸟鸣山空,真胜却天上人间。
体验一番幽谷如月的清幽,我和静宜又从另一条小道直下碑陵,虽然不免多走些路,但是打定主意要走的,也是越发走得轻快。此时倒是全归功于平时喜爱走路爬山的运动了。静宜就不用说了,既是常来,脚力自然好。
如果说幽谷是月的清幽,那么,碑陵给我的感觉就是日的炽热。幽谷是使人羡慕隐士的超尘脱俗;碑陵则是令人感叹的伟大境界。随着石阶的上下起伏,我来到了这充满豪气的陵墓前,一边听着静宜的介绍,一边用心灵来感受。
从黄兴陵下行不远便是蔡锷将军的陵墓。结构虽与黄兴陵类似,却给人迥然不同的感受,一片参天古木包围在四周,流露出平和庄严的气氛。
离开了碑陵,静宜带我往蔡锷陵前面的山坡走去,由半山亭而上行,来到了闻名已久的古麓山寺,只见寺门前古枫参天浓荫笼盖,而“古麓山寺”四字便镌刻在大门上,两侧则是楹联“汉魏最初名圣,湘湖第一道场。”当时之所以记得如此深刻,是因为静宜极喜欢古诗词,一同上学时,受她影响很是偏爱诗词,所以在游古麓山寺时,我背包里的纸笔记下了不少对联。
站在寺前,看着历经岁月洗涮的古寺,我的心情难以平静,对于寺庙我心里有一种不明的情结,我想大多数也是如此,也不知是否是电视的原因。钟声悠远,青烟袅袅,一盏清灯,绝世红尘。
走进第一个殿内,一派庄严神圣,我充满探索的眼光带着激动好奇又神秘的心情四处打量,只见佛台上供奉着一个大大的弥勒佛像,下面则是许多小佛像,青烟袅袅,散发的轻香萦绕在殿内,四周壁上全是各种各样的雕像。
印象深刻的是在观音阁,也就是藏经阁,前廊柱上镌着一付对联,是杜甫所作,联曰:“寺门高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沙湖”。意思也是说古寺盛极一时的繁荣景象,而堂前两株古罗汉松,枝干拳曲,针叶繁茂,静宜指着其中一株名为“六朝松”的说:“这棵树龄已达1700年以上。”真是让我惊奇。
让我欢喜的是在观音阁内买了一个纪念物,也是一位老人坐在柜台里面,一脸和蔼可亲的笑容。柜台内陈列太多纪念的饰品,我东挑西选最后终于看中一个佛手,正面是观世音像,背面则是如来宽厚的手被,红木雕刻,一根和红木同色的线穿过,我后来一直戴在脖子上。可是还是不小心丢了,没有找着,心疼了好久。
出了寺,回头看着山门上的四个字,留恋在心底。在后来,记得在白鹤泉遇到一个学校组织的踏青团,围着白鹤泉欢声笑语,传说丢下一枚钱币会浮在水面上,但没有见人拿出钱币丢进水池,我走进水池边,看着清澈的泉水底下沉静的白亮亮的几十枚硬币,从口袋掏出一枚硬币,轻轻一放,一声叮咚响溅起几点水花,缓缓的下沉,直到池底,又一位新朋友的加入,然后离开白鹤泉,不理会旁边传来的笑声里有什么意思。只对着静宜会心一笑,便离开了。
数不清的景点,让我无法一一道出来,走过的每一步,步步让我觉得美好,几乎步步是景点。但可惜我还是没有走完岳麓山, 那座落在山脚湖畔有诗为证“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爱晚亭我还没有去,那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亦没有看到,就匆匆离开了。
一段尘世的铃声,打断了行程,尽管是万般无奈万般不舍,我只得和静宜匆匆下了山。
|
转自:http://www.testforum.cn/dispbbs.asp?boardID=10&ID=15005&page=924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