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陶公庙游记 |
[游记]陶公庙游记 |
2007-12-07 sina.com.cn |
对于寺庙,我有一种特别的感觉,那里古朴的建筑、参天的古树、庭间若即若离的“法香”营造着一种缥缈而深远的意境,让人不觉心清气明。来长沙县生活也有几年了,经常听人说起陶公庙,却一直未能一睹其容,今年初春,我与家人一起参观了陶公庙。 陶公庙处于长沙县lang(朗+木)梨镇,说起该镇,我觉得它有三个不凡之处,一是名字不凡,我用万能五笔居然打不出来,可见生僻,新华字典内关于这个字的解释是“ 穿过闹市,来到了陶公庙前,庙建于一座小山上,山不高,却自有一种气势,这里自然环境独特,踞山傍水,浏阳河从其侧蜿蜒而过,又地处城乡之郊,真是一个闹中取静的好处去。 从山门进庙,旁边有一座戏楼,这是庙中整座建筑群之精华,这座戏楼已不知始建于何年,据说因历史原因,庙内设施,戏楼、雕塑、绘画被破坏迨尽,后经过地方人士呼吁,才恢复原来面貌,戏楼是每年庙会演戏酬神之处,据说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和八月十七(两个陶公菩萨生日),都要举办盛大的庙会,每次10天左右,前来赶庙会的、朝拜的成千上万,长沙城里的戏曲名角都来登台演出。庙会,想必那曾是乡下小孩一年中最憧憬的时候,想象一千多年前人们就这样围在戏楼下,名角儿在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听戏的如醉如痴,有小孩子骑在父亲脖子上,似懂非懂,只为看着五彩戏服的人、听着锣鼓声就无限欢喜;有未嫁的姑娘远远的观望,她的脸蛋被灯火照得红扑扑的,或许是被戏里某一句话打动了心,或是人群中有她中意的人,她的心思却不在那戏里;而年老的围在楼台下,对熟悉的曲目不由得摇头晃脑,跟着哼唱,在这一方不足一百平米的楼台上,不知曾演绎过多少故事,那是多么热闹的场面和令人难忘的时光!如今只剩下空空的楼台,当年唱戏的与看戏的都消散在历史的烟云里,我望着那方戏台,细细地搜寻,努力想发现点什么,结果倒是戏台两边的对联引起我注意:“凡事莫当前看戏何如听戏好,为人须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通俗易懂,放到此处,更耐人寻味。 远远地看见两株古树,虽然主干因年岁已久,呈空洞之态,却枝繁茂盛,一片苍翠葱茏,站在它的面前,你能感受到一种生命之美,尽管其躯干扭曲,却呈现出一种顽强的力量,这种力量深深地打动着我,在老百姓的心里,这种力量可慢慢演绎成各种神秘的传说,记得小时候家乡也有一株古松,村里的老人总爱和我们说古树成精的故事,害得我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一个人靠近古树,生怕里面会突然伸出一只手,将人抓了进去,想着,不觉莞尔,古树若真能成精,我倒愿在月下听她说说,这一千多年来陶公庙的几度兴衰沉浮,想必几天几夜也听不完。 挽着父母拾级而上,女儿此时早就蹦蹦跳跳跑前面去了,来到正殿,庙中来了不少善男信女,三三两两穿梭于大厅中,都有着虔诚的表情,有些正跪拜神像前,喃喃地诉说自己的心愿。许多来此的人都会向神灵祈求财富、官运、或婚姻、健康,这些构筑了普通人一生的追求与梦想,有些幸运的人可能很轻易地拥有它们,但更多的人每天面对的是生活中琐琐碎碎的烦恼,甚至是困苦、灾难。妈妈这些年来身体状况一直不好,吃了多少药也不见效,虽说我从小在无神论的观点中长大,但到了观音菩萨像前还是还是不由自主的上了一柱香,希望家人在新的一年安康。其实在中国老百姓的生活里,到处充满神的影子,大到过年过节各种祭祀的礼仪,小到各家炉火都得小心看待,因为那里有灶公先生呢,在寺庙里就更是经常看到一些被生活困苦折磨的脸,他们在神像面前默诉自己的遭际,将苦痛与希望一并交给神灵,小人物碰到生活中许多无能为力之事,这未尝不是种解脱。人生需要一种信仰,尘世中的万物都有逃不掉生与死的轮回,人也如此,人总是没有选择地来到这世界,一落世他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将成就什么样的理想事业,会遭受何种经历,成功或许失败,困苦挫折在打击我们心灵的同时,也不断在雕塑我们的心灵,要做到这一点,靠的是一种心灵的信仰来支撑。 一路走过前后殿,发现陶公庙内除了供奉陶公叔侄、杜公真人,还供奉有文财神、关圣帝,观音菩萨、道教主神,可见很有包容心,这也是陶公庙的可爱之处吧。在诸神中我还是对陶公叔侄、杜公真人最感兴趣,他们的淡泊名利,让人不觉心怀开阔,在物欲风日盛的今日,只有在淡泊宁静的心境中,我们才能谙知心灵,清晰自己,才不会随波逐流。 这就是我眼中神秘又丰厚的陶公庙!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dd2168d01000ct544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