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天水游记:梦回の天水路

[游记]天水游记:梦回の天水路

2008-07-22    17u.com

天水介绍

天水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水麦积山石窟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风景名胜区。天水市先后被国家和省上列为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城市、全国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重点城市、国家科教兴市、国家卫生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技术创新多项改革的试点城市,为扩大改革开放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进行了有益探索。旅游资源丰富。天水因“天河注水”的传说而得名,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1992 年,江泽民同志为天水题词“羲皇故里”。大地湾新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的发掘证明,早在8300年前天水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伏羲演绎八卦、秦人屯兵牧马、唐僧天竺取经,皆有境内三阳川的卦台山、牧马滩的秦汉墓、马跑泉的渗经寺为历史见证。境内古石窟、古建筑、古遗址、古墓群、古石刻、古战场等众多,有风景小区47个、风景点228个,被列为国家、省、县级文物保护的多达198处。
在横亘百余里的秦岭山峦中,由陇地林泉峰峦之冠麦积山、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素有“小黄山”之称的石门和可与九寨沟媲美的曲溪,组成了集北雄南秀风光于一体的国家级“麦积山风景名胜区”。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馆”。天水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伏羲文化、大地湾原始部落文化、秦国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和三国古战场文化等五大历史文化,构成了天水丰富的历史文化渊源。天水美丽的自然资源风光、众多的人文景观、独特的民情风俗,是海内外宾客寻根祭祖,旅游观光的胜地。
天水自古为陇东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物流中心。陇海铁路横贯天水全境,宝兰二线建设进展顺利, 天兰段344公里 2线于去年12月31日全线开通,兰州至天水的伏羲号双层列车试运行,国道主干线45线牛北段,天谗高等级汽车专用公路和国道316线天江段相继建成通车,现代通讯国内外联网,市区水、电、气供应比较充足,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制造业已经成为天水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甘肃乃至西部都占有较大比重。天水是全国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基础较为雄厚。目前,全市制造业共有1143个,在国家标准中,制造业又分30个小类,天水市全都有,天水工业产品达到400多个系列、3200多个品种,其中长城电器、星火机床、风动工具、集成电路、春风绒线、天水雕漆、丝毯等200多种产品获国优、部优、省优称号,60余种产品远销亚洲、欧美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77种产品进入陇货精品和全省名牌产品行列,被誉为西北“电器电子城”和“轻纺城”;在制造业中,各类机械制造业又独具特色,普通机械、专用机械、交通机械、电器机械、电子通讯机械、仪器仪表机械和其他机械样样生产,天水市以全国六大“电器生产基地”而闻名全国。

景点介绍:

麦积山石窟、植物园: “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岗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块石,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农家积麦之状,故有此名”。它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火车站东南约35公里的秦岭山脉之中。周围山奇林郁,溪石联映,风景优美,有小江南之称,素有“秦地林泉之冠”之美誉。 麦积山石质皆为紫褐色之水成岩,其山势陡然起独峰,最初有许多天然之岩洞。它的海拔1742米,山顶距地面142米,现存佛教窟龛194个,泥塑石雕、石胎泥塑七千二百余身,壁画一千三百余平方米,全部窟龛开凿在山崖峭壁之上,分布于东、西两崖。东崖现存54个洞窟,西崖现存140个洞窟。由于麦积山山体为第三纪沙砾岩,石质结构松散,不易精雕细镂,故以精美的泥塑著称于世,绝大部分泥塑彩妆。被雕塑家刘开渠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它的开凿年代,大部分学者认为始于后秦,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不断地开凿和修缮,现存造像中以北朝造像原作居多。

详情请登录http://www.maijishan.com.cn/

仙人崖风景区:)。仙人崖景区山巍、水秀、崖俊、林密,自然风景秀丽;人文景观仅次于麦积山景区,寺观、庙宇、窟龛多建于高耸的峰顶或凸凹的 飞崖间。自南北朝以来,历代在这里均有建筑和雕塑造像,遗憾的是多被损毁,遗存甚少。据1953年中央文化部勘察团鉴定,这里现存的寺宇是经唐、宋、明、清等朝代建筑和重新修缮的,部分泥塑为北魏晚期作品。长期以来,这里是释、道、儒三家共存的风景胜地。
仙人崖 。距麦积山石窟15公里,由三崖、五峰、六寺所组成。翠峰高耸于崖顶,寺观修建于峰顶或飞崖之间,颇有雅趣。三崖,依其方位,名曰东崖、西崖、南崖。五峰即玉皇峰、宝盖峰、献珠峰、东崖峰和西崖峰。六寺为木莲寺、石莲寺、铁莲寺、花莲寺、水莲寺和灵应寺。“五峰”和罗汉沟群峰众相参差罗列,姿态万千,若揖拜“玉皇峰”,人称“十八罗汉朝玉帝”。
仙人崖的寺宇总名叫华严寺,到明永乐十四年,明成祖朱棣把华严寺改名灵应寺,主要是把仙人崖的庙宇,划拨给韩开府(明韩王朱松的府第),变成了韩开府朱家私人家庙了。故一般人把仙人崖和灵应寺往往互称。
“仙人送灯”为秦州十景之一。古时,南崖脚下,依崖修建了燃灯阁,是仙人崖的主建筑之一。每当夏秋深夜,天然磷光与阁中的油灯和烛光浮动辉映,人传是神仙携灯往来,故有“仙人送灯”之说。
仙人崖的人文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如西崖寺宇是经唐、宋、明、清等朝代建筑和修缮的,大佛殿内西北角一个小斜梁架,据专家鉴定,是唐代屋架遗品。东崖有罗汉堂一幢,供大佛及十八罗汉,系明代建筑和塑像。南崖燃灯阁虽于清道光年间毁于火灾,但仍残存北魏晚期塑像。石岩洞为明末肃王朱炽宏(韩王朱松第十五代世孙,世袭与肃王)、大剑侠汪士墉、大书法家王了望隐居论道之处。玉皇阁东南侧下的壁岩间,有石窟佛龛,内存唐代壁画。

伏羲庙:伏羲庙本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在甘肃省天水市城区西关伏羲路。一九六三年人民政府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06月25日,伏羲庙作为明、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间(1483——1484年),前后历经九次重修,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年)第九次重修后,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现存面积6600多平方米。
伏羲庙临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览厅等共6座。新旧建筑共计76间。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而朝房、碑廊沿横轴线对称分布,规整划一,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风格。由于伏羲是古史传说中的第一代帝王,因此建筑群呈宫殿式建筑模式,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伏羲祭祀建筑群。又因有伏羲庙,民国以前小西关城又叫伏羲城。
先天殿又称正殿、大殿,在中院后部正中,是伏羲庙的主体建筑,巍然屹立于院子正北高1.7米的砖筑月台上。其高大雄伟的殿内,有伏羲彩塑巨像一尊。藻井顶棚正中绘太极河洛八卦图,四周等分为六十四格,内刻绘六十四卦图。先天殿后面为太极殿,又称退殿、寝殿、寝宫,依“前宫后寝”惯例而建,原供伏羲,后祀神农,建筑规模略小于先天殿。
伏羲庙各院内遍布古柏,为明代所植,原有64株,象征伏羲六十四卦之数,现存37株。挺拔苍翠,浓荫蔽日。伏羲庙大门内侧东西墙角原有古槐两株,相对而立。现存东边1株,树干中空,经鉴定为唐代听植。
每逢正月十六伏羲诞辰日,周边群众扶老携幼,纷纷前来伏羲庙朝拜祭祀“人祖爷”。一时,宝烛辉煌,香烟缭绕,钟鼓鸣天,善男信女异常虔诚,庙内充满着一派庄严肃穆的景象。
伏羲庙门坊又称大门、正门、前门、头门。明弘治三年(1490年)创建,嘉靖二年(1523年)、清顺治十年(1653年)、乾隆四年(1739年)重修。嘉庆十年至十二年(1805~1807年)间由原来的3间扩建至5间,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年)间又重修,始成今制。面阔5间计17米,进深2间计5.4米。悬山顶,绿瓦龙吻,质朴典雅。 详情请登录http://www.fuximiao.com/

转自:http://cnc.17u.com/blog/article/141087.html25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