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祁连明珠——马蹄寺石窟群游记

[游记]祁连明珠——马蹄寺石窟群游记

2007-07-24    sina.com.cn

马蹄寺石窟群位于甘肃省张掖地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区境内,祁连山麓。包括金塔寺、千佛洞、南北马蹄寺,上、中、下观音洞等七个小石窟群,总计洞窟七十余个,是甘肃境内仅次于莫高窟、麦积山、炳灵寺而位居第四的石窟群。

清晨,我们乘车出张掖市东行,两旁的庄稼在微风中摇曳,枝叶茂密的灌木丛错落有致,千姿百态。在祁连雪水的滋润下,张掖地区地下水充裕,灌溉着大片大片的绿洲,使得这片土地自古以来就是物产丰富、能牧能耕的宝地,在河西走廊上,素有“金张掖”之称。越往里走,地势越高。在绿草如茵的地面上,淡紫的、深黄的、洁白的野花星星点点,交相辉映,显得格外鲜艳。

汽车欢快地跑着。远处的群山,重峦迭障,层次清晰,在蔚蓝色的天幕下,一道气势雄浑的曲线,勾画出祁连山险峻的身姿。大约走了两个多小时,在层层的绿色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两个白色的塔尖在苍松翠柏间时隐时现,“看!那就是马蹄寺的吉祥物——舍利塔。”朋友兴奋地对我说。进入山中,气温陡然下降,蓝天白云,已让人感到丝丝凉意。

这时,在眼前出现了一片土红色的砂岩峭壁,依着山势,雕凿着洞窟、石塔、佛像,这就是千佛洞了。千佛洞石窟的数量很多,但是风化程度也很严重,站在下面,只能依稀地看到佛像的造型,根据记载,这些石雕应是北魏早期的作品,塔的下方有很多大小不等的洞窟,是僧人修禅的地方。尽管破坏严重,但我们依然可以看出整个造型的古朴、优美。

离开千佛洞,我们继续向前走,去访马蹄寺。

马蹄山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几百年前,一匹天马又饥又渴,从天而降,在这个水草丰美的地方,憩息了几日,养足精神,借着山石的支撑,一嘶长鸣,腾空而起,向无际的天空飞去,在天马踏过的山石上留下了一个深深的马蹄印,人们把天马的下凡看作是吉祥的象征,从此,就把这座山称作“马蹄山”。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多占”,慕名而来的僧侣们在这里建造了他们的天堂——马蹄寺。

马蹄寺石窟开凿在南北走向的悬崖峭壁间,坐西面东,南北两寺中间隔一道小山岗,南寺洞窟很少,但有大片的森林与草地,湍湍的河流自山上流下,叮咚作响,河岸边分布着几顶藏族和裕固族的帐篷,不时从里面传出笑声和歌声,几十匹健壮的骏马驮着游客或奔驰,或悠闲地走走停停,绿色的草地上盛开着紫色的马莲花,空气中混合着青草、泥土、马粪、羊肉、酥油茶的味道,时时提醒你这是一个异域仙境。北寺石窟的前面,是一片平坦的空地,地面上瓦砾砖块很多,据说这里原建有一座很大的寺院。而如今,却已变成一片废墟,只有山腰上的一座青瓦红墙的古寺,香烟缭绕,暮鼓晨钟,众多虔诚的弟子们相携来到这深山,祈望他们的天国与这青山绿水一般永在。

顺着山坡我们先来到了藏佛殿,藏佛殿的木构建筑早已毁坏,只留下一个构造复杂、规模宏大的洞窟,深约二十余米,洞口处盘雕的天国的祥云还依稀可见,破旧的门框上系满了朝圣者献上的哈达,白色的哈达迎风飘拂,似在向我们诉说往日的兴盛。离藏佛殿不远就是著名的“三十三天”。“三十三天”自上而下,共有七层,各层洞窟之间,由开凿在崖壁内部的隧道相连,隧道很窄,仅容一人,而且陡峭无比,险要处更需不断地转动身体,攀登十分困难。由于是藏族居住区,这里的宗教是喇嘛教,洞内的塑像、壁画无一不显示出藏传佛教的特征,它们大都已经被破坏,只能从斑驳的彩绘中,看到昔日的绚丽与灿烂,在感叹之余,我们不禁深深地遗憾。每一层都有大小不等的洞口可以向外张望,日光也从这些洞口直射进来,使得每一个洞窟光线都很好。整个洞窟实际上就是开凿在整座山内部,这种构造在中国的石窟群中都是很少见的。来到顶层,木头建筑的栈道吱吱作响、岌岌可危,望着脚下陡峭的悬崖,让人有些目眩。极目四望,近处的山岗,云杉林立,墨绿一片,群山包围下的马蹄寺,象一株深山中的奇葩,放射着异彩。

从“三十三天”北去不远,我们来到了格萨尔王殿,香烟缭绕,酥油的香味又浓又软地萦绕在我们周围,正殿供奉的格萨王英俊雄伟,两旁的文武大臣气宇轩昂,经过后人精心的整修、彩绘,栩栩如生。年老的喇嘛向我们讲述着格萨尔王的传奇,据说这里面还有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相传,当年格萨尔王率兵争战,美丽的王妃跪在格萨尔王面前,亲吻着地面,依依不舍。后来,格萨尔王战死沙场,美丽的王妃便化作一弘瀑布从高高的山崖上倾泻下来,生生世世望向格萨尔王战斗的地方……藏族人民把格萨尔王奉为神灵,在开凿石窟的同时,也把他们心中的神供奉起来,祈祷保佑他们平安、吉祥。顺着老喇嘛手指的方向,我拿起望远镜,果然看到远处的山涧有一条细细的白线,宛如一位白衣飘飘的女子。在海拔如此高的地方居然能有一道瀑布,实在是个奇迹,我宁愿相信这就是美丽的王妃,正深情地遥望着她心爱的丈夫,用她那一腔热情滋润着他们为之自豪、而又深爱的土地。

顺着茂密的森林,听着鸟鸣山谷,溪水流响,我们来到了金塔寺石窟,石窟开凿在距地面约六十米的红岩峭壁中部,有一条二百一十一级的陡峭石梯可以到达,附近居民也把这里叫做“石腰洞”。金塔寺分东西两窟,中间由栈道相连,西窟内的壁画、塑像已所存无几,东窟宽敞高大,中间方形塔柱直通窟顶,几乎占据了洞窟的大部分容积,塔柱四面塑像分三层,基坛上方第一层,安放着如来的全身坐像,左右各有一个侍从菩萨。第二层为坐佛,最上一层是千佛像,在群像之间,饰有飞天、云彩。金塔寺的塑像,大多数由后人修补过了,但仍保存着原来的形态,塑像形体丰满,表情生动,姿态优美,体现出北魏肉身塑的风格,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塑像或坐或立,姿态不一,表情各异,但身躯大都微微前倾,整个塑像群给人一种肃穆庄严、高不可攀的神圣之感,仿佛向人们昭示着佛的伟大、人的渺小,天国的美好、人世的苦难,从而使你心甘情愿地皈依我佛,这应该就是佛教艺术的魅力所在吧!

在这风景如画的山谷之中,在佛祖的面前净化了我们的心灵,青山不老,绿水常流,愿人类的智慧与无名的艺术家的杰作,永远散发出珍珠般的光彩。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c3db7f010005yd41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