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北行之敦煌游记 |
[游记]西北行之敦煌游记 |
2007-10-29 sina.com.cn |
大中小 到敦煌火车站是上竿十点多,我们从火车上结识了一位上海的老先生,看样子是头老驴了,于是我们结伴而行,打车去第一站敦煌。这次让我感受到了AA制的好处喽,打车AA,吃饭AA,嘿嘿,那感觉贼好! 里面不让拍照,只能外面整两张了!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洞窟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后经历代增修,今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雕像2415尊,是我国现存石窟艺术宝库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座。 去过龙门石窟,到了这儿就有鲜明的对比了。龙门石窟主要是石头雕刻,而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给我感觉特别的是他的彩绘与众不同。这里彩塑分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壁画类别分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佛教史迹画、建筑画、山水画、供养画、动物画、装饰画等不同内容,系统反映了从十六国开始直至清朝等多个朝代的文化,成为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 这是敦煌石窟的标志建筑,这里,坐着莫高窟中最大的一尊佛祖像! 莫高窟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物宝库。在藏经洞中就曾出土了经卷、文书、织绣、画像等5万多件,艺术价值极高,可惜由于当时主持莫高窟的王道士愚昧无知,这些宝藏几乎被悉数盗往国外。唉,真的很遗憾! 曾经在梦里相思的敦煌飞天,今天,我算是来过了! 初见鸣沙山,感觉似沙漠! 听完现场讲解员的讲解,我们按照原计划,赶往鸣沙山了。因为游完了敦煌,下午就一个景点,所以,我们赶上晚上去嘉峪关的车应该是没问题了。 驼铃声声中,游人走过! 鸣沙山中最出名的一个就是敦煌鸣沙山了,尽管它已经被“旅游”折磨得有些变形。它的出名和沙丘盆地间有一弯月牙泉有很大的关系,几十年前,旅游还未高度开发时,泉边芦苇丛生,茵茵一片。现在泉水萎缩得厉害,泉边围起了铁栅栏,有些煞风景。不过,既到敦煌,鸣沙山不可不看,对于没见过大漠的人来说,他就是一个小沙漠了。 孤独的月牙泉,哭泣在干涸的大漠! 从上山到下山,以及在月牙泉边驻足,无论是从哪个方面都让我觉得120元的门票让有点贵了。在这里,我没有找到想要的风景,倒是沟起了我对血色黄昏的极度渴望,何年何月,我才能亲近那大漠的孤烟,还有那腥红的血色? 漠海仓穹 风,给了沙最优美的创意! 敦煌市场里小吃很多,但四川小吃居多,我们吃了一碗面条后,继续上路。同行的驴友黄叔已经为我们买到了去嘉峪关的车票了,临走时仍没忘记再买上点红提,带着路上甜心哦!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05bf42701000bmo11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