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九月的金城断断续续的下了一个月的雨,充足的雨水让我对此次出行多了一份担心和顾虑。 二零零六年九月三十日,二十二点四十五分,火车站,焦急的在出站的人群中寻找着她的身影。 一个熟悉的背影在视眼中出现。 看着她那略带疲惫的身姿和微微焦急的眼神,我在慌忙之中掩藏了内心的激动和高兴。 我对自己说,我们的敦煌之行就从现在开始。 隔天,国庆节,天空放晴,好天气自然会有好心情。 此时此刻,是她得到了上天的眷顾。 此行是要走一遭已被传为神话的丝绸之路,去看一看历史遗迹,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结识一下夹在沙漠和祁连山之间的河西走廊,拜会那久已向往的敦煌。 5000年前,丝绸之路就成为连接亚洲和欧洲东西方贸易的要道。它虽然在地理上只是跨越亚欧大陆的一条通道,然而它对世界文化的意义却远非如此。它东西两端分别是东西方文明的源头,就向织造丝绸的经纬线一般,它将中国、埃及、印度、希腊、美索布达米亚编织在一起,成为一个永远不枯竭的想象源泉。 我们要走的是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段。 在河西走廊中,有五个沙漠中的绿洲城市,它们是:凉州、甘州、肃州、瓜州、敦煌。自张骞出使西域之后,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往来,丝绸之路也成为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 我们要沿着昔日的路线,坐着火车经过这些地方,希望可以感受到全新的中国及世界的灿烂辉煌文化。” 夜,非常静,月亮升起。只有火车行驶的声音。 她就在身旁,似睡非睡的趴在桌子上。 满脸的倦意。 隔着车窗向远处眺望,凝视着深蓝到冻住的天空,短暂的晕眩,竟使人迷惘于是现在还是千百年前走在这条路上。 此时此刻,美是那么的触手可及,又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隔天,阳光明媚,天空湛蓝。乘车前往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敦煌市东南公里,在鸣沙山东麓50多米高的崖壁上,洞窟层层排列。 莫高窟是集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的文化艺术宝库,内容涉及古代社会的艺术、历史、经济、文化、宗教、教学等领域,具有珍贵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壁画,在莫高窟内参观时,只能用手电筒观看,每位导游带一个手电筒,听着还算过得去的普通话,心中无不赞叹当时的手工工艺和人们的毅力。 层层排列的洞窟,光线十分的阴森幽暗,望着墙壁上残留的破损灯具,仿佛那数千支巨烛和用牛油做燃料的青铜灯,还在风中闪动着神秘的火焰。 拱形的墙壁上,绘制着无数形态各异的佛像。香烛供奉着面目狰狞的巨大佛教护法神的塑像,在闪动的烛光中,更显的诡秘可怖。 也许就是因为这种力量,才能使人的心神完全被拘慑,完全忘记自我,听说有的香客脚上甚至拖着沉重的铁镣,在佛洞里爬行。 自己也仿佛沉浸入这种似真似幻、虚无玄秘的感觉中。 忽然间感受到了宗教力量的神奇伟大。 空气中似乎还氤氲着香烛的气味,风中回荡着钟鼓铜钹声,沉郁的阴影中灯光摇曳,耳边似乎还有低沉快速的经咒声随着佛堂前的祈祷声响动。 我们低头沉思,沉思这里的佛和曾经在这里的人。 希望我们的虔诚也可以得到佛组的眷顾。 傍晚六点过的大西北,太阳依旧明晃晃的,仅有几片轻纱般的薄云点缀着头顶的那片湛蓝色,风把空气吹得无比干燥。 夜晚回到敦煌,人困马乏,直奔夜市。阿不代的烤肉,肉夹馍,搓鱼,真是羊羔美酒,歌声悠悠,不亦乐乎! 灯火辉煌的敦煌夜市。 我们在夜市的人群中穿梭。 突然间心底有种冲动,想用首歌来表达我的感受! 那是升向天边的一条‘丝路’。 [添加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