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览建在崖壁上的敦煌莫高窟 |
[游记]游览建在崖壁上的敦煌莫高窟 |
2007-09-17 76uau.com |
游览建在崖壁上的敦煌莫高窟 希望大家对环境好一点,给象莫高窟这样的宏伟建筑一个好的环境,让大佛在人们的心中笑得时间更长一些,也是在给我们自己一个机会。曾经的文明在我们的手中已经残缺不全了,不能再让他受到更多的威胁。这个相信与艺术并没多大的关系,保护的不仅仅是艺术,相信是能够做到的。相对来说沙漠还是可以减退的,绿洲会越来越大,水源也会越来越多,相信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是另外一片天地! 我不信佛,对艺术也仅有一知半解,我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来到这个佛教圣地。来参观莫高窟,一是为了体验一下敦煌艺术博大精深,气魄宏伟;最重要的是为这个身处沙漠边缘的圣地安危担心。 经过事先在有关方便得到的资料先对莫高窟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据《李怀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记载,洞窟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经过历朝历代的开凿和修缮,已经具备相当的规模,是我国现存石窟艺术宝库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座。 在石窟大佛那慈祥略含笑容的面容面前,内心的震撼,崇敬和虔诚之心油然而生。大佛在此一坐就是几千年历经了人世间的沧桑,在得意和失意的时候都能永远笑对人生。本人没有多少艺术细胞对艺术不知道该怎么去描述,有的只是震撼 、和说不清的感触,看到有的地方只是呆愣愣的站在那里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的存在…… 莫高窟就建在崖壁上,崖壁之上就是沙砾滩,西边和鸣沙山相连,这个地方常年多风,气候也特别干燥,年降水量很少只23.23毫米,蒸发量却在4000毫米以上。正是因为这样,沙尘暴经常出现,也正是这样,沙尘被风带入洞窟成为常事,沙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佛像和壁画的颜色有许多脱落,变得模糊不清。虽说理论上风沙对莫高窟的危害是可以根除的,但是最根本的还是要解决沙漠的问题。 对于沙漠,了解的人少之甚少,相当多的人会感到很陌生,能够真正进入沙漠的更是极少数。只有科学家和对环境有着切肤关心的探险家以及像我们这样偶然的有机会到来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沙漠在我们现实生活之中,其他的对于沙漠的理解只是书本上的讲解。其实沙漠里我们的生活并不是很远,在我国北方,每年春天都出现沙尘暴。细小的沙尘在风的作用下可以漂浮到很远的地方,我国的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都不同程度受到沙尘的危害,黄河以北就早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说到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少不了的,“塔克拉玛干”名字的由来出自波斯语“沙漠上连无叶小树也不生长”。 它是我国第一大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就是说它的面积还在不断的扩大,在史书上就可以找到许多在沙漠中的文明,现在已经被这个流动沙漠所吞噬。当然,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并不是人为的因素所造成的,它是人们所熟知的沧海变桑田产生的,不过它形成的不是桑田,在沧海消退之后,留下了大量的泥沙,独特的地理环境使他距离海洋太远,暖湿气流无法到达,造成气候极端干燥,在风力作用下就形成了风沙活动,以至于形成了沙漠,最终慢慢扩大,又在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下更是愈演愈烈,才形成今天的规模。 是沙漠严重的地方往往就是曾经文明发达的地方,发达造成了环境的破坏,以至于人类不得不离开,在沙漠中发现文物不是什么稀罕事,挖出矿藏就更不鲜见。我所担心的是,我把曾经的文明证据都用掉之后,子孙再来考证的时候,发现这里已不存在石油、矿藏,他们还怎么去相信这里曾经是沧海,现有的意志也被沙漠所掩盖,我们怎么去向子孙说明这里是曾经的文明?
|
转自:http://www.76uau.com/bbs/viewthread.php?tid=505329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