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艺术宝库莫高窟--搜狐游记中心-搜狐旅游频道

[游记]艺术宝库莫高窟--搜狐游记中心-搜狐旅游频道

2008-06-10    sohu.com

汉武帝派大将军卫青、霍去病征西域,设四郡——瓜州(武威)、甘州(张掖)、肃州(酒泉)、沙州,西域乃定。最西一州沙州,即今之敦煌,在当时乃是连通中原与西域的“咽喉之地”。关于敦煌的含义,出于东汉应劭之语:“敦,大也;煌,盛也”。因此可以想见,它曾经是中国古丝路上的繁华都会。世界上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为敦煌的辉煌历史保存着最完整的证据,建筑、雕塑、壁画,以及飞天、乐伎、菩萨等,呈现给人们的是一个“极乐世界”。对于敦煌及敦煌石窟,国内外学者一个世纪以来的不倦探寻与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科——“敦煌学”。

(上图:三年前拍的莫高窟九层楼)

据说,1600多年的高僧乐尊(从亻)云游至敦煌三危山下,开凿了莫高窟的第一个石窟,从此以后经过历代开凿,莫高窟规模日渐庞大。保存至今的石窟有492座,窟中壁画45000平方米、塑像2410多尊、佛龛小千佛数以万计。这些建筑、彩塑与壁画的风格,不仅继承发扬了汉文化的传统、而且结合西域民族文化、融合吸收外来文化,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佛教艺术体系,有着极为重要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是值得全人类共同珍视的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

(上图:今年拍的莫高窟九层楼)

然而说到莫高窟,有个人是必须要提的,可惜要提的不是好名声,百年以来追随他的,是滔滔不尽的骂名。这个人叫王圆箓,是个道士,祖籍湖北麻城县,出生在陕西,因生活所迫至甘肃从军,后流落于酒泉,并入道修行,人唤王道士。在云游敦煌时,无意中发现了莫高窟藏经洞,从此长期居于此。王道士走进莫高窟的时间大约在1892年。当时他已年近不惑,看到莫高窟无人管护,一片残破,受到严重的自然侵袭和人为的破坏,于是担当起了守护的责任。他四处奔波,集攒钱财,用于清理洞窟中的积沙。1900年6月22日,王圆箓在清理沙土的过程中,揭开了藏经洞这个秘密。王道士的墓志铭上这样写道:“沙出壁裂一孔,仿佛有光,破壁则有小洞,豁然开朗,内藏唐经万卷,古物多名,见者多为奇观,闻者传为神物。”如果事情发展仅止于此,该是多么完美的结果。

然而,另两个人出现了。他们一个是英国人斯坦因,一个是法国人伯希和。这对“英法联军”,仅付了1200两白银,就从贪心不足的王道士手中“买”走了数万件敦煌瑰宝。其后,王道士又将文物卖给了俄国人和日本人,彻底变成了窃国大盗。王道士最终还雇人在莫高窟塑了一些缺少不堪的塑像,在洞窟之间打了许多穿洞,破坏了许多壁画文物,不管是出于他的无知还是别的原因,都令百年后的国人愤恨不已。

转自:http://diy.travel.sohu.com/youji/capture_detial.php?id=437835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