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下船去甘露岩。大家看,左边这块红色岩石像一口硕大无比的钟,右边那块像一面独步天下的鼓,甘露岩便在这钟鼓石之间,所以有个说法叫“左钟右鼓,庙(妙)在其中”。 这个Miao,既是寺庙的“庙”,也是巧妙的“妙”。 这里就是甘露岩寺的山门,这块碑刻上题的是宋朝进士邹恕写的一首诗:“兰若半空中,云山第几重;瀑流千丈练,鹤宿五棵松。晓雨禅房黑,霜林木叶红;悬崖回首望,归思过前峰。”表现了甘露岩寺的建筑特色和四周的秋季景色。其中的“兰若”,就是寺庙。时光飞逝,山水依旧,庙中香火依然不断,傲霜的枫树依然挺立,只是那遒劲的古松少了两棵。 大家请看,眼前就是甘露岩寺的奇特建筑。甘露岩是一个天然的内窄外敞的洞穴,高约80米,深30米。洞的上下为砾岩,中层为砂岩,寺内岩层滤净,渗出的泉水清甜甘冽如甘露,人称龙泉,寺庙因此被称为甘露岩寺。宋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了凝和尚依附岩壁建造了这个寺庙。这里的建筑有什么独特之处呢?各位请看,这个洞穴上部宽30多米,下部宽却只有10多米,呈倒三角形,古人把这地理上的劣势变为建筑上的优势,以独木擎天解决岩势上宽下窄的难题。一根柱子落地,上面建起了四幢楼阁,整个重檐歇山式的层楼叠阁包括上殿、 蜃阁、观音阁、南安阁等建筑,皆仗一柱支撑,顶部无需片瓦,造型别具一格。这个寺庙的全部建筑都是木质的,用T形拱头相连接,没有用一根铁钉。据考证,12世纪时日本重源法师到福建考察,回国后在举世闻名的奈良东大寺大佛殿的建造中大量使用的一种“插拱”,就是取样于甘露岩的T形拱头。50年代,甘露岩寺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建筑研究 所还专门派人来考察,在《人民画报》上发表了该寺的照片。可惜60年代初,庙里僧尼用火不小心,把整座寺庙烧毁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建筑,是1964年根据原有建筑风格重新修建的 。 关于甘露岩寺的建造还有一个传说:以前这庙很小,供奉送子观音,香火很旺。北宋时有人特地从城里赶来求子,并许愿道:“如果生了儿子,一定重修寺庙,岩有多大,庙盖多大。”后来这个人果然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叶祖洽,长大后还中了状元。为偿还母亲的夙愿,叶状元调集天下建筑高手来此建庙。然而,由于地势险峻,庙一直盖不起来,皇帝派来的工匠也发愁,只好说运来的木头这根不好,那根也不行。丢弃的木头就放在这个山垅里,堆积成山,这个山垅也就叫了挑树坑。有一天,一个名叫周斫(zhuó)头的工匠看见一个扛木头的壮汉将一根又粗又直的大圆木,平稳地放在一个Y形铁叉上,正在树荫下休息。他顿时受到启发,马上当众宣布:“明日开工,不得有误。”弄得其他人莫名其妙。叶家主事闻讯赶来,忙问设计方案,周斫头便投其所好地说道:“府上状元姓叶,一木四横;这岩下窄上宽,像倒过来的‘品’字,加起来意思就是当朝的一品官,寺庙就这样建。”叶家老少听了,无不欢喜,还提议把这根柱子叫状元柱。所以,这庙的香火更旺了,人们来求子,都爱抱一抱状元柱。各位如有兴趣,现在也可以试一试。 [鸳鸯湖] 现在大家请上船继续游览。瞧,前面是个山垅,因田边流水淙淙,像敲锣打鼓,所以取名锣鼓坑。用泰宁方言来称呼,锣鼓坑就谐音成“老公坑”了。这里的生态环境保护得较好,每年都有许多鸳鸯成双成对地从外地迁来过冬,所以这个小湖泊又称“鸳鸯湖”。 鸳鸯湖口的这座山峰,由于暴雨烈日的侵蚀,山峰表面灰褐粗糙,仿佛一位饱经沧桑、满脸皱纹的老人,我们姑且称他为“月下老人”。 [情侣峰] 正前方这座孤立的山岩,看上去像一对充满柔情蜜意的情侣,他们紧靠在一起互诉衷肠,身旁还有一个小孩子。从整体上看,这个场景就像一张全家福的照片。这就是情侣峰。相传玉皇大帝有个弟弟叫逍遥君,他与王母娘娘的一个侍女相爱,私奔到人间,在这山清水秀的地方定居了下来,还生了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女孩。玉帝和王母发觉此事后,大为恼火,便派天兵天将抓他们回天庭。这些天兵天将知道玉帝与逍遥君手足情深,况且看到他夫妻男耕女织、恩爱幸福,便请玉帝开恩。玉帝想,两个人门当户对也就算了,现在弄了个侍女当弟媳妇,我玉帝的脸往哪里搁?于是便要考考这女子的才智。他亲自下凡,看到这个侍女果然 美貌非凡,便以自身出对,对侍女说:“你看我——一身蟠龙,龙缠身,身动龙飞;”侍女笑了笑,马上答道:“您看我——一头顶凤,凤骑头,头摇凤舞。”也是以自身作对,而且在气势上不输于玉帝。玉帝听了很满意,便破例恩准他们留在人间。大家看,他们沐风浴雨,恩恩爱爱,千年万年也不变心,这是对爱情忠贞的最好写照。 [大赤壁] 眼前这个景点叫赤壁丹崖,通称大赤壁。三国赤壁之战,周瑜巧借东风,以火攻大败曹操,历史上很出名。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误把湖北黄冈赤壁当作赤壁大战的战场,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我们眼前这一大片赤石峭壁宽约500多米,高约100米 ,壁面寸草不生,如城垒突兀,倒影红透湖水,因此巧借古之“赤壁”的名声,直呼其为大赤壁。各位以为这个景点的命名如何?金湖景区主要是丹霞地貌,丹霞地貌在全国不少地方都有,但是丹霞地貌与这么大的水面结合,碧水丹山,斐绿叠丹,这就很少见了,大赤壁集中体现了这一特色。这里虽没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景象,但绿水浩荡,丹崖壁立,斑斓绚丽,气度不凡,别有一番意境。 大赤壁附近还有镜屏峰、蚌壳岩、公子峰、梅泷湾等景点。左侧那一块方形岩壁,高约100 米,宽60多米,厚只有1米左右。侧面看,就像一只大象的鼻子;正面看,又像一面漂亮的大镜子。    [水上一线天] 大家知道,我国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名山中除五岳、黄山之外,还有峨嵋山、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青城山、武当山等佛教、道教名山。很多名山都有“一线天”这类景点,可是,各位是否领略过“水天一线”的独特风光?现在,我们马上就可以欣赏到水天一线的秀丽景色了。 水上一线天,是金湖景区很有代表性的景点之一。这里岩危壁峭,合掌双峰相互挤轧,湖水上涨浸过山腰,形成深绿色的狭长水巷,只容一只小船擦崖而过。我们现在看到石壁左侧的五个大字“水上一线天”,是原国家旅游局局长刘毅题写的。现在小舟徐徐而入,这条水道宽仅2米,长300多米,峭壁高约百米,仰望只见残天一线,俯视惟有水光一脉。水尽处豁然开朗,进入这一个圆形深潭,各位抬头仰望,四周都是悬崖峭壁,中间只有一块蓝天,有没有一种坐井观天的感觉,各位一下子都成了“井底之蛙”。峭壁竦立间突出的五道石棱,人称五马落槽。这边有块岩石,像观音菩萨的侧身像。峭壁上长满各类花草,其中有石兰、吊兰和还魂草等,还有两股飞泉由上而下直泻深潭,响声铮铮然,更显得潭色如碧。这里空气清新,如果是夏天,还可以尽情享用一下大自然慷慨赐于的“天然空调”。 [幽谷迷津] 接下去,我们去游览的幽谷迷津也很有意思。幽谷迷津俗称“二线天”,旧称二十四溪,是指弯弯曲曲二十四弯的意思。这条水道长2公里左右,两岸悬崖峭壁,花草攀崖,修竹成林,禽鸟时现。船只在幽静的峡谷中左弯右转,给人以峰回路转、扑朔迷离的感觉,因此雅称为幽谷迷津。前面尽头有块岩石挡住去路,看似船只进不了,其实可以进去,真是“山穷水尽 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现在船只沿石壁擦过,大家看,这里有一块圆溜溜的巨石,在两边水中各映出一线;仰望,则形成一个弧形,这就是“水上二线天”。 我们从左边水道进去,里面另有一番风光,周围是奇岩怪石,古木参天。现在我们下船,步行200米,到翠谷雪花涧去。这条溪涧,清浅冷冽,涧底铺满细沙碎石。如有兴趣,大家可以像童年时代那样淌着水追逐鱼儿,把整个身心沉浸在明净的大自然中。 这是朝天井,水流飘下来像雪花一样。那螺旋口岩石,明显是水流冲刷形成的,不难想像,其中沉淀了多少岁月的风霜雨雪。悬崖上的苔藓,一年四季都这么翠绿。我们向前走去,可以走得很远很远,想得很多很多,那种感觉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只好请大家各自慢慢去品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