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印度之行第四夜斋浦尔之夜二

[游记]印度之行第四夜斋浦尔之夜二

2008-03-15    sina.com.cn

斋浦尔之夜二(26~27)

早晨起来就到离城二十多分钟的车程的琥珀堡。琥珀堡要比斋浦尔城市的历史要早。确切的说,应该是斋浦尔的前身。它是由曼·辛格在1592年建成的(在此之前,曾有旧堡,曼·辛格修建此堡以为中心),其实在1592年之前几百年,这个家族就已经是在拉其普特甚至整个印度都非常有影响力家族了。莫卧儿第四代皇帝贾汉吉尔的母亲,即阿克巴大帝的妻子,便是安柏(Amber,即琥珀堡“琥珀”之名)王公之女(最近印度拍的大片《阿克巴大帝》就是围绕这两个人的爱情故事展开的)。而建成现在的琥珀堡的曼·辛格,更是莫卧儿帝国军队的最高统帅。在莫卧儿朝廷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作为如此人物的宫殿,当然是非常与众不同的。那种雄踞山上雄伟高峙的气派,俨然是和朝廷分庭抗礼一般,拉其普特人的桀骜与高傲,在这个建筑上表现得十分明显。而进去之后,看到那么多排场的建筑,也让人感觉和朝廷关系走得最近的人在排场上永远是沾着皇家气派的。

骑象而上,一路感觉很好,但是不很稳当。在等待骑象的时候,我曾买了一个“缠头”,就是印度人戴的头巾。挺漂亮,挺华丽。也知道这大概就是中国景点卖的瓜皮帽之类,但是觉得还是挺高兴的。尤其是砍了半天价,把价钱砍得很低的情况下(150卢比)。开始觉得自己买了一个“鸡肋”,但是不久它竟然成了大家轮番戴着照相用的“必备道具”了。一些印度人也笑着赞许道“马拉加,马拉加”(案:拉其普特人第一个声音近似瓦,本来应该是马哈拉加,但是“哈”这个音很轻,主要感觉就是马拉加。)我一开始觉得挺高兴的,旁边的印度人见了都非常友好的这么叫着。然后我就去问沙先生“瓦拉加”什么意思,也许是我当时没说对,也许是我的发音特别不标准,他竟然说不清楚我说的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在郁闷之余,我忽然非常“中国式”的小心眼起来,我竟然怀疑这不是什么好话。因为我们可爱的同胞经常会对不太了解中文的老外进行这种误导,以满足自己某种心理(抑或生理)需要。比如我常常会听到中国人一脸灿烂的微笑对老外“傻逼,傻逼”的打招呼,然后老外报以诚恳的笑容和感激的表情……但是我又不大相信那么多印度的老少都有如此爱好。尤其几个热情真诚拉其普特小伙子告诉我这种头巾(也可能是指其缠法或某些细节特点)是拉贾斯坦的拉其普特人独有的,叫“德拉帕(音译)”,说的时候,很自豪的样子……终于,在下午,我在观看斋浦尔王宫的时候,才趁着人家说的时候问到了意思,这个意思就是“King”,即印度语中的“国王”“王公”或者“罗阇”,应该不同于回教的“苏丹”或者莫卧儿那些级别高一级的皇帝(Emperor)。

书归正传,我戴着这个印度头巾骑在象上,随着韵律向上,走过了城堡的大门,折一下,就到了正门。里面的广场上人很多,大象就停在广场一侧有高台的地方。这些大象的鼻子上,脸上都画着有宗教吉祥意义的各色图案。经常可以看到的是盛开着的莲花,这和我们国家是一样的。走下高台,看着这些庞然大物,真的觉得非常神奇。及至上了城堡高阶,到了宫殿门口,我还是频频回首,想多看一下这些强大而温顺的神圣动物。

真正城堡宫殿的入口是一个非常巨大而且美轮美奂的土耳其式大门,就是我们经常可以在新疆看的那种。但是一般经验,这样的土耳其门里面往往里面没什么华丽东西,或者没什么很高很气派的建筑。可是事实证明,这里面的内容绝不会辜负有这样一座华丽无比的大门——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中的世界。我们博洽的沙先生向我们详细的介绍了这座门的特点。首先,他说这座门的风格——即杂糅了波斯、土耳其和阿富汗三种风格特点而统一在一起的风格。这座门的波斯风格体现在那些抽象的对称几何线条的运用,对于不出现“物”的诉求,既是属于伊斯兰教的,也是属于波斯民族性的;而在这里,几何图形的运用尤为精到。土耳其风格主要在于其上点缀的花草树木和花瓶的装饰纹样,这些表达生活情趣(抽象的几何图形和抽象的概念对于突厥民族也许太绝望了,尤其是在莽莽的荒漠当中,对于树木和生灵的渴望,往往是他们生活中更美好的理想)又不逾越伊斯兰教规范(退一步,不许出现动物……)的图案,往往是他们独钟的。而阿富汗的影响,主要体现内的小穹顶的星星的图案,那些被线条或没有被线条分割的星星,成为了一种悠远的夜空的遐想,这——沙先生说,是阿富汗的风格。当然,如果这么说,这整个的门就是典型的伊斯兰教风格了。没错,除了门上镶嵌的那只吉祥的大象能提醒人们这是一位印度教王公的宫殿之外,没有什么信息可以向我们提供它的非伊斯兰教特性。这是因为这个地方虽然信仰是印度教,并且骄傲勇武的拉其普特人总是被认为是印度教信仰的保护者,但是几百年上千年伊斯兰教的影响,到底改变了当地的民族文化。沙先生对风格的解释已经很有意思,而对大门上面繁密多彩的图案纹样的颜料的介绍,就更有意思了。他告诉我们其中的绿色是由菠菜叶和芒果叶调成的;红色的做法是用甘蔗汁加石灰,再放上两天;白色是石灰;蓝色呢,有两种,一种是靛蓝,一种是一种叫土耳其石的宝石的研磨粉;黑色也是两种——煤和油灯炭;而黄色竟然有三种不同来源——一是硫磺,二是姜黄,三是给牛吃红糖,再收取它们的尿液晾干……但是无论哪一种颜色,似乎功效都很好,历尽沧桑,却鲜艳依旧。这样美的颜色,再加上上面整块大理石雕镂的阁窗,我很难用赞美的形容词附加它的美丽和惊艳了。这让我觉得不管路途中遇到多少麻烦和耽搁,都不虚此行了。

文章引用自: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7e5401008j4k.html19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