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新德里游记:退休老太背包独行印度38、告别新德里

[游记]新德里游记:退休老太背包独行印度38、告别新德里

2008-06-10    17u.com

三十八、告别新德里

11月10日:新德里——戈勒克布尔(GORAKOPUR)

今天是告别新德里的日子,到戈勒克布尔的火车是下午5点40从德里始发,虽然今天还有最后的任务——去参拜圣雄甘地,可是懒惰的我还是沉迷于电视里播放的二战经典影片,跟着血战大西洋的潜艇一起昏天黑地。边看电视边收拾行李,直到11点半实在混不下去了,才恋恋不舍背着行囊下了楼。

在前台寄存好行李出了门,穿过拥挤的站前马路,又爬到桥上去等车,一辆公共汽车2个卢比把我卸在德里门。看着大巴没有拐弯又继续直行,我也只能连连跺脚叫苦不迭,明明可以多坐一段,可是无奈车上的人没人听懂我要去的地方,只好以容易说明白的德里门作为目的地。

下了车四下张望,路上平白比地图上多了几条岔路,于是怎么也弄不清到底该走哪条路,问了半天居然没人知道鼎鼎大名的甘地博物馆在哪里。转来转去终于在对面的路口找到个警察叔叔,才算给咱指了条明路。到了前面一个大路口,甘地博物馆红色的二层小楼就坐落在转角处绿树掩映的院落里。

进了博物馆的门,首先摆在面前的是本签名簿,每个前来参观的人都要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和国籍。把项目填好之后我又粗略翻了一下,附近的两页没看到熟悉的签名,想必是来印度旅行的中国人青年居多,由于时代距离大,对甘地没什么印象,所以也就不把这个地方作为旅行的目的地的缘故吧。

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从楼下到楼上,跟随着甘地的成长一直走完他的一生,这位毕生致力于国家独立的印度国父,印度人民的精神领袖,他奋斗的一生在我脑海中的脉络更加清晰。为了平息印度各派宗教之间的争端,他日夜奔走祈祷,最后被极端分子刺杀。看着那件血迹斑斑的粗布白衣,似乎还能看到里面那颗热血沸腾的心。

在二楼最后一个展厅里陈列着各国政府首脑发来的唁电,墙上还挂着蒋中正亲笔手书,“乃圣乃仁”四个楷书汉字在展厅里格外显眼。中国和印度的交往渊源已久,二战时期盟国借道东印度修筑支援中国抗战的史迪威公路,印度的工兵团也参加了这项工程。印度脱离英联邦独立后,中国和印度成为友好邻邦。

在二楼的楼梯口挂着一排电话,不时有参观的印度人去摘下听筒倾听着,他们告诉我,那里有甘地的声音。于是我也过去摘下了听筒,里面果然传来一阵混杂的声音,虽然我一句也听不懂,但是却依然从中感受到了伟人鲜活的气息。

从博物馆出来,沿着大路一直往北,又来到了鲜花掩映的甘地纪念馆,这里展出了大量的与甘地有关的历史图片。为了反对英国殖民者的统治,抵制英国货,甘地号召印度人民穿自己织的土布,图片中大量出现甘地用纺车自己动手纺棉花的镜头。最经典的还是甘地手拄竹棍,脚穿人字拖鞋,身裹白粗布四处跋涉的形象。

在图片中我还发现了甘地在马图拉参拜布林答般神庙的镜头,作为印度教的忠实信徒,他牢牢信守着毗湿奴所倡导的仁爱和不杀生的素食主张。就是靠着那套非暴力主义理论,居然领导着印度人民取得了国家的独立。

出了纪念馆不远的马路对面,是一大片绿茸茸的青草地,里面镶嵌着甘地的陵墓。中间那块黑色的大理石,铭刻着甘地的名字,上面点燃着一盏长明灯,周围铺满了鲜花,来瞻仰的人们络绎不绝。

半个多世纪前,人们按照印度教的方式把甘地在这里火化了,他的骨灰撒进印度的每一条大河,这里只是个标志性的陵墓。尽管这里没有埋藏甘地的任何遗物,可他临终前的那句话似乎还在墓地的上空萦绕:哦,神啊(HE RAM)。

瞻仰完甘地陵墓,我匆匆赶回旅馆取出行李,又坐上公共汽车到了旧德里火车站的路口,这里离车站还有一段距离,路口的一辆三轮车把我拉到车站。说句良心话,旧德里火车站比新德里火车站可强多了,不但红色的车站建筑很漂亮,秩序也远比新德里车站好多了,人也没有那么拥挤嘈杂。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109062.html20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