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简介 临水宫座落在古田大桥镇中村,福州至古田公路114公里处,临水宫是一座风格别致的仿唐代宫殿建筑,始建于唐贞元八年(公元 792 年),后经元明清历代重修扩建,至今已有1200 多年的历史,是分布国内外各地临水宫的祖殿,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临水宫是祀典道教女神陈靖姑的庙宇。据史料记载,陈靖姑(公元767---792),生于福州下渡,其夫刘杞系古田人氏。相传陈靖姑曾赴闾山学法,能降妖伏魔,扶危济难,年方二十四就毅然施法祈雨抗旱,为民除害而殒身于古田大桥临水。死后英灵得道,成为 " 救产护胎佑民 " 的女神。邑人感其恩德,建殿崇祀。历代帝王加封敕赐,五代闽王赐予三十六婆官,树碑纪念;南宋淳佑年间,理宗帝追赐为"慈靖夫人",赐额" 顺懿";清乾隆帝封赐其为"太后"。 景色特点 临水宫依山建筑,红墙绿瓦,参差错落,气势恢宏;与周围层峦叠嶂遥相映照,更加雄伟壮观。全宫占地 2000 多平方米,分前后左右四分殿:前殿南墙设两重仪门,越数级台阶达大院,院内存有古戏台、钟鼓楼、拜亭和正厅,以精雕细刻的廊柱、雕梁、画栋、斗拱扶摇而上,形成大小藻井。正厅中间供奉着相传以陈靖姑真身所塑造的神像;左殿是太保殿;右殿塑有三十六婆官像;后殿由陈母葛夫人殿、梳妆楼、三清宫组成。临水宫周围还散存着与陈靖姑身世相关的百花桥、梳妆桥、顺天府宫、夫人潭等10多处遗迹,是人们探幽访古,游览观光的胜地。 风俗习惯 畲族民歌是畲族文化的集中体现。畲族人民喜 唱山歌,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他们常以歌代言,以歌传情,歌颂劳动, 表达爱情,唱述本民族历史和神话传说等。唱法多用“假声”,有独唱、对唱(即“盘歌”)、齐唱和二重唱(即“双音”)。曲调大同小异,主 要有福鼎调、霞浦调和福宁调。畲族传统节日、婚俗、武术、医药等也别具一格,富有民族色彩,为闽东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风味特产 鱼丸、阿七糊汤、阿荼汤丸、炊饼绿豆糕、气糕、双仁片、鸳鸯面、腐片、腊兔肉、继光饼、海蛎包、鸡冠松、酸辣泥鳅面、抽骨鳝鱼、甘薯粉条、糯米米时、马铃薯米时、茶叶、食用菌、四季柚、槟榔芋、晚熟荔枝、晚熟龙眼、油柰、无核柿、板栗、大黄鱼、石斑鱼、对虾、二都蚶、剑蛏等。 交通概况 距县城39公里。 门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