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福建泉州游记—漫步泉州(19)—————走近洛阳桥—同程旅游博客

[游记]福建泉州游记—漫步泉州(19)—————走近洛阳桥—同程旅游博客

2007-07-24    17u.com

洛阳桥,又名万安桥。位于泉州城东13公里,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

我们面前的这座桥就是闻名海内外的洛阳桥。

也许有人提出疑问,洛阳桥应该在河南洛阳,此桥为何取名洛阳桥呢?

据有关资料记载,唐宋以后,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时有战争爆发,所以造成大量的中原人南迁,迁到泉州及闽南一带的多数为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带的人士,现在泉州乃至整个闽南地区所用的语系称为河洛语,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闽南语,这些中原人士,来到了泉州,看到这里的山川地势很象古都洛阳,就把这个地方也取名为洛阳,此桥也因此而命名。

我以前乘车去福州,总是匆匆而过,远远一瞥,不得机会亲近这座驰名天下的名桥.,今年七月的一天,终于偿了夙愿!

当时洛阳江“水阔五里,波涛滚滚”。人们往返只能靠渡船过渡,每逢大风海潮,常常连人带船翻入江中,所以当时的人为了祈求万无一失地平安过渡,就把这个渡口称为“万安渡”,桥也因此称之为“万安桥”。

当年主持修建洛阳桥者为泉州郡守(太守)蔡襄。相传蔡襄为天上文曲星下凡,他自幼聪明博学,十八岁高中状元,遂本朝为官,但他从小受其母教诲,为官后要为郡人修桥,为民解难。所以他在朝廷不久便申请回本府为官,为泉郡守(知府)。他回到泉州后为洛阳江水深浪大,难造桥基而日夜发愁。一天他突然梦见观音大士指点他派人向海龙王求助。蔡襄一觉醒来十分惊奇,便给海神写一封求助公文,问手下衙吏:“谁人下得海。”一个衙吏随即答道:“小人夏得海!”原来此人姓夏得海,误以为老爷叫他,随口应答。于是派他前往海神处投递公文。夏得海知道此去必无回,便告别了妻子,买了一壶酒喝得大醉卧在海滩上,想让潮水卷走了事,哪知一觉醒来,黄色的公文袋变成了红色公文袋,于是连忙回来交给蔡襄,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一个“醋”字。蔡襄冥思苦想,终于领悟了海龙王的启示,当月甘一日酉时动工,果然此时海潮退落,三天三夜不涨潮,桥基终于顺利砌成。

桥北矗立着的蔡襄的石像

看着这高大的石像,不禁感慨万端!

我想,任何年代,只要他做过对人民有益的事,人民就永远纪念他!

桥南有着一座蔡禳祠.

蔡襄祠始建于宋代,历代均有修葺,现存建筑为清代修建!

蔡襄祠里有许多碑刻及拓片,一进大门见到的就是这两个碑亭,可惜上面的字多已模糊不清了!

两旁的迴廊及大厅的两旁林立着的石碑令人应接不暇,叹为观止!

这就是"万安桥记”碑刻!

此碑世称为“三绝”碑。文章精练,用一百五十三个字记载造桥的时间、年代、桥的长宽、花费的银两,参与的人物等,书法遒美,刻工精致。此碑为洛阳桥增辉不少。

这碑文由蔡襄自撰自书。

附蔡襄撰书的《万安桥记》全文:
泉州万安渡石桥,始造于皇祐五年庚寅,以嘉祐四年十二月辛未迄功。址于渊,酾水为四十七道,梁空以行。其长三千六百尺,广丈有五尺,翼以扶栏,为其长而两之。糜金钱一千四百万,求诸施者。渡实支海,去舟而徒,易危而安,民莫不利。职其事者:庐锡、王实、许忠、浮图义波、宗善等十有五人。既成,太守莆阳祭襄为之合乐宴饮而落之。明年秋,蒙召返京,道由出是,因纪所作,勒于岸左。

堂上有许多拓片,无暇一一细看,只有这朱熹的"正氣"两字摄人心魂,不禁驻足良久!

转过后堂,只见阶下有这么一道石刻,许是清道光年间泉州的哪一位郡守设立的吧?这也太怠慢了?,因不是现任市长,管理人员竟弃之如此!

从蔡襄祠出来,走不远就到了洛阳桥了!

记得从前,福厦公路是从这古桥上通过的,当时人们全然没有保护文物古迹的观念,千年的古桥每日里承受着南北往来车辆的重载,想想真让人心疼.........

而如今,离古桥不远处另建了一座新桥,承载了南北交通的重负,而呈现在眼前的洛阳桥,却已修茸一新--------------应该说修整恢复旧时颜貌了!

历经数百年风雨潮汐幸存下来的石雕兵俑和古朴玲珑的石塔,依然肃立在长桥的两侧,尽忠职守地守卫着。

洛阳桥在建筑上非常值得一提的,首先是它的筏型桥基。所谓的筏型基础就是沿着桥梁中轴线的水下底部抛置大量的石块,形成一条连结江底的矮石埕作桥基,然后在上面建桥墩,这种建造方式对中国乃至世界造桥科学都是一个伟大的贡献。为了巩固桥基,在桥下养殖了大量的牡蛎,巧妙地利用牡额外壳附着力强,繁生速度快的特点,把桥基和桥墩牢固地胶结成一个整体,这是世界造桥史上别出心裁的“种蛎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的先例。当时没有现代的起重设备,就采用“浮运架梁法”,利用海朝涨落的高低位置,架设桥面大石板,显示了我们先民建桥的非凡才智。船形桥墩也颇具特色,它有利于分水。洛阳桥成功地建成了我国第一座海港大石桥,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的伟大创举,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称赞说:“洛阳桥是福建桥梁的状元”。

我那天去的时候恰逢涨潮,看不大清楚-------转贴一张别人的照片!

徜徉在中亭古榕下的《万安桥记》石碑前,一边聆听着桥下澎湃的潮声,一边发思古之悠情,叹赏“江山万古莆阳笔”留下的“雄文杰字”,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这座圆锥形的石塔,起初我还以为是什么现代派的建筑物,走近一看,却原来是"镇风塔"!

这块岩石上据说有着"仙脚迹",你能辨认出来吗?(乌黑处为大排档泼水所致,看来这里晚上经营着大排档,周围环境搞得污糟不堪,我拍摄照片采用的是"春秋摄法",不想有损我们泉州人的颜面----------可这"上帝化身"上面的污黑又无法避开,唉!)

虽然两边桥头都明令不准机动车通过,可还不时地见到摩托车奔驰而过!

前面桥旁的一座孤零零的石塔颇是令人注目(红笔圈处)

不知此塔何名目?又作何用途?

瞧,上面的文字(符号)还有些古怪呢!

为了探个究竟,我冒着掉下海的危险,特地转到前面去看----------

漫步在这千年古桥上,仿佛与历史进行一次对话。巨大的石梁不再沉默,石塔与碑亭也平添几分生动,那模糊的佛像浮雕也变得灵性盈盈,连筏形桥墩也活脱起来,用同一种古老的语言,讲述很久很久以前关于桥的故事与传说。

泉州的洛阳桥,历经了几近千年的风雨沧桑,虽风光已成为历史,如今“门前冷落车马稀”,但它却被保存下来了!泉州人在教育孩子时常说:做人要“站着像东西塔,躺着像洛阳桥”,可见洛阳桥在大家心目中的份量。

走近洛阳桥,站在这万安古渡上, ,想当年这里是南北要冲之道,定是何等的喧闹繁华, 南宋时任过泉州知州的王十朋,在其吟咏洛阳桥诗中有“南通百粤北三吴,担负肩舆走骇牧”之句。这是说,当时洛阳桥上南来北往的人们,步行、坐轿、骑马者均有。而如今环顾四周,却是游人寥寥,一片幽静,沧海桑田,转眼一瞬间,令人顿生念天地悠悠,独沧然涕下之感。

再见,洛阳桥!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41912.html37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