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关于山西晋韵楼 |
[游记]关于山西晋韵楼 |
2008-05-22 sina.com.cn |
山外青山楼外楼 曾几何时,粤菜称霸,川菜风靡,湘菜当道,山西餐饮界可谓城头变幻大王旗,本应唱主角的晋菜几乎被彻底边缘化,就在这时,晋韵楼横空出世。 2006年5月晋韵楼大酒店被评为“中国诚信企业示范单位” 2006年5月晋韵楼大酒店被评为“2005中国餐饮业年度十佳企业” 2005年12月晋韵楼大酒店被太原市评为“特色名小吃店” 2005年10月晋韵楼大酒店荣获山西省旅游饭店行业十强企业 2005年9月晋韵楼大酒店获“中华美食”金奖、“面食·面点创新”金奖、“消费者喜爱的面点”金奖 2005年9月开业到现在,晋韵楼何以有如此骄人的成绩?而这连连不断的的惊喜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为此,我们采访了晋韵楼董事长韩永旺先生。 积淀三晋文化——以晋韵为根 远远望去,位于太原市体育西路的晋韵楼一点也不像是一个酒店,楼上的两层塔式楼顶,高高的耸立着,倒像是一座端庄典雅的古建筑。 走进去,一种糅合着三晋文化深厚内蕴的古朴气息扑面而来。晋韵楼的董事长韩永旺先生在提及晋韵楼的命名时说到,“自己是主角”。构思一座酒店的布局也是如此,最重要的是主题,要明白“自己要做什麽”。在晋韵楼里,三晋文化就是主角。 丰富多样的三晋文化被设计师错落有致地镶嵌在8000平方米的大楼内,每层以不同的晋文化定位,一楼是根祖文化、民俗文化、醋文化、酒文化、面食文化;二楼为晋商文化、大院文化;三楼罗列着三国名人居;四楼是三晋名人轩;五楼以帝王文化为主题,设有超豪华包间唐王阁(李世民)。 根祖文化、民俗文化、醋文化、酒文化、面食文化是山西饮食文化的精华,一进大厅,一棵古老的大槐树立在左边,接着,由南向北各种文化依次以木雕、石雕、壁画的形式展示。最吸引人的就是踏过青石桥的面食文化了,两个硕大金色铜钱顶饰下,是一个成“8”字形的明档面吧,吧后的墙壁上展示着山西做面食所用的工具,这里有现场面人表演,所做的面人也以山西的名人、风俗为主。 二楼收银台外表是一个巨大算盘。正对着柜台的朱红的大门里就是按晋商大院的形式排列的大堂,东面靠窗是一个小戏台。走到大院的尽头有一座滴水檐,这座仿照五台山文殊殿滴水檐让大厅里充满凉爽之气,“滴滴答答”的水声让人仿佛置身于清泉之侧。再向前走就是大院包间,每个包间展示一种山西的大院文化。灵石的王家,榆次的常家,祁县的渠家,太谷的孔家、曹家等,在这里都可以一一尽览。更加巧妙的是每个包间都设计了与名称相匹配的菜肴。如,在乔家包间可以品尝到地道的乔家私房菜。 三楼则是三国名人居,在这里汇集了三国的各路英雄:孔明居、奉先居、孟德居等。每一个包间内又根据不同的主人设计了不同的风格,并在包间里悬挂着关于主人的故事的图画等。三楼的中间则是一座结义亭,描述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围绕着的就是玄德居、云长居和翼德居。 四楼为三晋名人轩。走廊的装饰背景画全是山西籍历史名人,有尉迟恭、王勃、罗贯中等等。包间也以其名命名。譬如,以“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的字命名的“北冥轩”,以盛唐诗人王维的字命名的“摩诘轩”,以武则天命名的“武媚轩”等。 五楼设有超豪华包间唐王阁(李世民),是酒店最高档的包房。包间内设有会客、书写、休憩和洗浴之所,包间布置都回归盛唐之风,雍容华贵中不失一种典雅和书香。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4e80f7010007xo.html101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